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记文传辩论

今年的“启鸣杯”辩论赛,我校东北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辩论队摘得了团体季军。赛后,我们有幸采访到这支队伍。

对于辩论,文传辩论队前队长刘汉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人面对一件事都有自己的观点,所以每个人都会辩论,其实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成绩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要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重点是开心就好。” 刘汉卿如是说。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这应是刘汉卿对这一届文传辩论队的期望吧。

辩论为何散发出如此巨大的魅力?领队李明玉对此感慨颇深。“辩论,其实就是对于一件事例,几方人持不同的观点,然后各自阐明自己的道理,使自己的立场能够经受得住对方的考验。辩论赛是一个平台,承载着我们对思考和辩论的热情。同时,它也是一个团体活动,可以与其他的队员同舟共济,增进感情。并且辩论赛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交锋碰撞,这是极具趣味性的。”

在这次的比赛中,文传辩论队遇到的对手可谓“虎狼之师”。因此,在准备比赛时,每个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场上的四辩,大二的辩手赵林对此历历在目。“在初赛时,文传辩论队便与往届的精英队——金融队正面交锋。可大家并没有轻言放弃。当时辩论队里的每个人都抱着要漂漂亮亮地打好这场比赛,要将自己实力全部彰显出来的信念应战。”回想起备战时的一幕幕场景,赵林流露出了满满的欣慰与怀念。尽管经历了许多昼夜颠倒,她对备赛初期啃的硬骨头仍记忆犹新。万事开头难,“辩论赛最重要的就是立论。一开始,由于大家意见不统一,因此形成了四套思路,难以确定最终的立论。这个情况维持到比赛前三四天,通过队成员连续几天的挑灯夜战、头脑风暴后,才将四套论缩成了两套论,直至立论成型。”这种讨论强度与难度或许好比旷日持久的“监狱审讯”,也正是他们废寝忘食的态度,辩论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作为最佳辩手的李子铭这样总结道:“相较于个人的发挥,一场比赛的胜利最需要的是团队的配合。个人的出彩,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他的队友积极的付出与配合。个人与团体的协调一致,才能将整场比赛引向胜利。”在准备每场比赛的时候,大三队员负责提供立论思路,大二队员进行立论准备和上场比赛,大一队员协助查阅资料。力求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协调有序。李子铭还强调,竞技类比赛不应该出现个人英雄主义:“一人的能力如果足够优秀,那么他的队友也应该是优秀的,他的对手也一定是优秀的。队友是让自己走的更顺畅更舒服,而对手是让自己走的更仔细更小心。”不能将比赛的胜利简单归结于个人因素,这才是辩论的应有之义。

每一次的比赛对于辩论队成员都是一次历练。在李子铭的心中,“辩论首先提升了自己的思辩能力,它让自己在面临一个问题时,能够透过与其他人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辩论队的每个人也能由辩论这项爱好惺惺相惜,共同成长。“通过辩论,能够认识到和自己一样有相同思维,相同爱好的人。同时通过每一次的实践,也能够拓宽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作为以后重点培养的新血液,大一辩手宣子豪对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满怀感激,也对今后辩论队的发展充满憧憬:“我觉得在我们的团队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包容精神。不论是在比赛还是训练,都需要大家能够不停地去包容别人的想法和观点。所以我很感谢学长学姐能够包容我们,并且尽心尽力地培养我们,提携我们成长。今后我也想将这份包容合作的精神传递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

在我们采访这只队伍的过程中,我听到过最多次的词汇便是——“团队”。在打完前两场的比赛之后,其他两只队伍的队长都曾跟李明玉感叹过,文传辩论队在赛场上涌现出来的那种万众一心的团队精神尤为突出。无论是赛前集思广益,还是赛时更唱迭和,我们都能看到队员们心是往一处想的,劲是往一处使的。也许会有其他辩手会比文传辩手表现更加优异,可他未必如文传辩手拥有这种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反而与队友难以有机配合。孤军深入反而会遭到对手的联合夹击,而只有同仇敌忾才能打败一切来犯之敌,这才是文传辩论队的致胜法宝。对于文传辩论队而言,我已经看到这种团队精神注入了队伍的灵魂,并有理由相信,只要辩论队继续存在,这种精神便会不间断地传承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文传辩论人。

同时也正如李子铭所说:“对于辩论队,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对于每一场比赛都能够认真的去对待,因为打好每一场比赛,为团队添彩,为学院争光就是我们的职责。”尽管队伍规模不算庞大,但他们始终坚信,文传辩论队可以是小队,但永不会是弱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也在此衷心祝愿文传辩论队今后能够昂首阔步,百折不挠,绽放个人的风采,再续团队的辉煌!

你可能感兴趣的:(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记文传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