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世事洞明:【一页纸7月早起共读】《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一辑③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一辑,2022年1月读了2册。


半年之后,在熊逸老师的“现代人的大历史观”引领下,用早起共读的时间,继续踏上“读史大工程”恢弘之旅。

Day 1-君王谥号为什么越来越长?

“谥”这个字,右半边是“益”,有“增加”之意,“谥号”从字面看,就是给死者新取一个名字。

在周朝传统里,天子和诸侯的谥号原本都是一个字,两个字的谥号是进入春秋时代,随着礼崩乐坏而出现的。进入战国以后,周天子和诸侯们都开始从一个字的谥号变为两个字的谥号,时代越前进,统治者们的谥号字数越来越多。

唐玄宗很喜欢给列祖列宗的谥号添字,风气一起,越来越长。司马光时代,宋神宗的谥号是英文烈武圣孝皇帝,6个字;继位的宋哲宗为父亲加了10个字,下一任宋徽宗又添了4个字,变成了20个字……

商议谥号的都是雇佣制度下的大臣,对皇帝的褒贬功过进行客观评价变得不可能,谥号自然就“通货膨胀”起来。

20220714


Day 2 山崩在古人眼中意味着什么?


宋末元初,退隐在家的大学者王应麟,对《资治通鉴》为什么要记一笔“虢山崩”,给出的经典回答是:国主山川。

这个命题出自《左传》,意思是高山大河是国家的命脉。这句话有三层解法:
朴素的意思:一个国家必须依靠山川形势;
周朝人的意思:高山大河有神秘力量,可以保佑人,也可以惩罚人;
汉朝人的意思:统治者所作所为,国家的善恶兴衰,会和天地山川发生感应。

王应麟相信,既然“国主山川”,山崩就是亡国征兆。虢山当时属于魏国,山崩预示国难,魏国将来被秦国吞并。而从天下角度看,何止魏国,所有诸侯国将来都会被秦国吞并,周朝覆灭,秦朝取而代之。

王应麟也是在借古伤今,因为他生活的时代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很多宋朝遗民将宋朝灭亡的原因追溯到王安石变法,恰恰在变法势头最劲的熙宁五年(1072年),少华山发生了一场很严重的山崩。

就在这一年,54岁的司马光离开权力中心,退而著书,默默编修《资治通鉴》,对于“虢山崩”这种历史事件,他只记录,不评论。

20220715


Day 3 “日食”的天人感应,如何演变为一种话术?


周安王五年(前397年)发生了日食,《资治通鉴》对此事的记载是四个字“日有食之”。

《诗经》对日食的记载就是“日有食之”,《春秋》有“日食必书”的说法,只要发生,必须记录。对古人来说,日食是上天对人类的示警。

司马光时代,人们对日食成因,不但理解到位,还有能力做出非常精确的日食预测了。当司马光为什么还要学《春秋》那样记载日食呢?

联系儒家的“神道设教”思想,统治阶层一定要表现出虔诚,带领人民恭敬祭祖。作为大臣,只要心照不宣地把天人感应当真,那么皇帝就不能无法无天,皇帝顾忌的不是日食本身,而是大臣们借着日食呈现出来的集体态度;对皇帝而言,如果三天两头被大臣指摘,也没有面子,如果变成老天爷批评自己,都好接受。

因此,《资治通鉴》固执地延续《春秋》的传统,认证记载各个时代的“日有食之”。

20220717


Day 4 秦国设陕县有什么好处?

周安王十二年(前390年),秦国和晋国(主要是魏国参战)在武城交战。输赢胜负如何,《资治通鉴》没交代,《史记》也只是多交代了一点,说秦国在陕这个地方设置了一个县。

秦国地盘上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函谷关,是秦国向东进兵的出口,陕县在函谷关的东北,在陕设县,等于在函谷关外设置了一处要塞,进可攻,退可守,向东扩张之心昭然若揭。

所以郡县的出现有两层含义,一是加强中央集权,而是加强边防。

战国时代,年年大敌当前,没有岁月静好,生存法则,就是以中央集权为第一,后来商鞅变法 ,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四处设县,中央集权程度越来越高。

20220718


Day 5 蜀国为什么面目模糊?

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年),“秦伐蜀,取南郑。”

按今天的行政区划,秦国位于陕西,蜀国位于四川。秦国想要开疆拓土,一条路是出函谷关向东,去打中原诸侯,另一条是向西南去打蜀国,向东南去打楚国。

南征,对应今天的地理,大约在陕西汉中,在秦、蜀关系中的战略地位可见一斑。然而蜀国历史如何发展,文献记载相当欠缺。正像李白《蜀道难》所言:“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进入战国时代以后,蜀国的活动常常见诸历史,但即便时隔多年,在蜀国彻底被秦国吞并,成为秦国的大粮仓,蜀地也没能摆脱荒蛮感,被当成流放罪犯的地方。

蜀文化真正融入华夏系统,是汉朝才发生的。

20220719


Day 6 如何解读吴起的“在德不在险”?

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年),魏武侯继位。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

吴起还举了三苗氏被大禹所灭,夏桀被商汤所灭,商纣被周武王所灭三个例子,得出结论:国之宝藏,并不在天险,而在于德政。

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所讲的“德”,不是目的,而是“基业长青”的手段,一言以蔽之,就是凝聚力。统治者对“德”的需求,本质上就是对凝聚力的需求。

周朝有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大事只有两件,一是祭祀,二是打仗。周朝仍早早就意识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忧患从何而来?最好的忧患就是身边有敌人虎视眈眈。就算没有敌人,也有必要制造敌人。

共同的恨,永远比共同的爱更容易凝聚人心。

20220720


Day 7 吴起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西河对话之后,《资治通鉴》记载了有关他的三件事:与田文争功;离开魏国投奔楚国;在楚国的作为。

魏武侯继位不久,国家总理职位空缺,田文上位,吴起不服,与田文理论:统帅三军、安定百姓、镇守河西,这几方面谁更厉害?田文答:您更厉害。但: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

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在主少国疑的过渡时期,稳定,而非发展,是政治的第一要务。以吴起这种上进心爆棚的人,一旦上位,肯定要搞改革、出业绩,必然导致人心惶惶,导致本已不稳定的局面越发不稳定。

按理说,新旧权力平稳过渡后,资历应该让位于能力。但田文之后的总理是公叔,又出现了管理学上又一个经典难题:一山不容二虎。公叔通过阴谋诡计,成功离间了吴起和魏武侯的关系,吴起离开魏国,投奔楚国。

到了楚国后,吴起的身份是外臣,被楚悼王重用,吴起大刀阔斧第引领楚国走向变法图强之路,但也因为向世袭制开刀,得罪了贵族势力;而且因为楚国变强,开疆拓土,楚国土地变多,总要稀释核心地区的人口,改革带来的红利对很多楚国人来说反而成为负担。

”于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

一代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吴起,最终把自己带上了人生末路。

20220721


Day 8 模范昏君赵敬侯为什么能执政十多年

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年),秦赵韩三国都有国丧发生,新旧权力交接随之而来。

赵武王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

赵敬侯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但《资治通鉴》完全略去了他的生平事迹。根据《韩非子》记载,赵敬侯是一个彻底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纵酒好色,胡乱杀人,但是,他居然过了十几年安稳的好日子,对外没有丧权辱国,对内没有大臣作乱,还让赵国在国际舞台上相当活跃。这样一个模范昏君,竟然没遭报应,实在没天理。

韩非子借赵敬侯的例子阐述了一个道理:一名合格的统治者,只要会用人,能洞察臣子说话的真伪,就算荒淫无道,国家也能屹立不倒;相反,如果统治者缺乏这种禀赋,就算节俭勤劳、严于律己,国家也会灭亡。

难怪《韩非子》经常被人唾骂,它讲的都是实打实的管理技术,对仁义道德完全不屑一顾,对被统治的芸芸众生也毫无恻隐之心。

当一个现象无法与所持观点相呼应,就算高手如司马光者,也会因尴尬而缄默吧。

20220722


Day 9 吴起的人生终局是怎样的


周安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余家。”

吴起在楚国之所以能大展拳脚,全靠楚悼王的重用和支持,但他也因改革而四面树敌。楚悼王死后,贵族们马上作乱,追杀吴起。吴起无处可逃,趴在楚悼王尸体上。叛乱分子射死吴起时,免不了射中楚悼王遗体。楚肃王即位后,尽数诛杀叛乱分子,将七十多家贵族满门抄斩。

《吕氏春秋》就很欣赏吴起的急中生智,死到临头还能布下战局,痛快淋漓地为自己报仇雪恨。

吴起一死,人亡政息,短短几年的改革事业轰然破产,但楚国的国力确实有了明显提高,作为南方诸侯,实现了饮马黄河的壮举,应该说有吴起很大一部分功劳。

20220724


每天读点书·1年100本

一页纸早起共读(9天完成)

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前402年)~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今天起,世事洞明:【一页纸7月早起共读】《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一辑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