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Talk #第三十一期

转自微信公众号「马小峰」!

我已有三年多没回重庆了。

上次回去时,还没毕业,答辩后就急匆匆地回到了北京。

现在终于有些时间了,就打算回去看看(再不回去的话,读研的同学就要毕业了)。大二期间,有幸进入刘老师的实验室学习,当然和我同时进实验室的还有小郭同学、叶同学以及婷婷。婷婷算是 Free Talk 最早的粉丝之一,两年前我做 Free Talk 时就说过给她预留一期,等我有时间来重庆给安排上。

后来婷婷还读了刘老师的研究生,我们都觉得在刘老师实验室的两年收获很大,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认识很多人,结交了不少朋友,比如现在在微软的Grace学姐,在以色列的Shmuel教授等。

16年那会,刘老师刚来到西大,要重新组建一支团队,招科研助理,我和叶同学踊跃报名,结果被光荣录取(好像也没别人报名),本以为当助理要跑腿、打杂,没想到这些刘老师统统不让我们干,让我们学习,一人一本英文自动机的书,而婷婷也差不多和我同时进实验室。

你当时是因为什么进入实验室的?

我当时是上刘波老师(可以认为是小刘老师,和上文提到的刘老师不是一个人)的课系统分析与设计,学做网站嘛,当时还想做前端。他说他在外面工作过,有很多实践的经验,我问他一些开发的问题,他说,诶,我们实验室正在做网站,你可以过来实践一下,然后我就机缘巧合进来实验室,一进来就开始做网站。

由于实验室刚开始组建,因此人不是很多,所以我们经常一块吃饭,有空一块出去玩(下图爬缙云山)。

为什么说在实验室开阔了视野?是因为刘老师名气实在是太大了,认识很多国外的专家学者,因此会经常组织一些学术交流,而我们作为实验室的成员,自然成了组织者,也有很多机会和他们交流,比如开会时、吃饭时以及出去玩时。

所以在刘老师实验室呆的两年,相对于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也敢于与外国友人交流而不那么怯,刘老师也鼓励我们去和他们交流,虽然在实验室总是批评我们,但走到外面时,说:嗯,你们还是不错的。

到最后毕业时,小郭保研到国科大(我还是习惯叫中科院),叶同学去了英国留学,我去了北京工作,婷婷留下来读研。

后来是什么促使你读了刘老师研究生?

以前完全没有读研的想法,就是想着毕业后找一份工作,那时候的眼光局限在毕业后找一份什么工作,所以去学做网站嘛,就是那个时候阴差阳错进了实验室。

而且因为那时候喜欢拍照,实验室组织什么活动我就会去拍照,刚好刘老师很喜欢拍照,就经常一起探讨。

还有就是当我和刘老师聊的时候,觉得他知识实在是太渊博了,肯定读了很多书,经历了很多,想到他的那种沉淀就会很佩服,你就很想成为他那样的人。久而久之,就会感觉自己知识还不够,还想再学一点,而且刘老师也问有没有读研的想法,那时候觉得去工作的话也不差这三年,于是就读了研。

确实,刘老师很喜欢拍照,尤其喜欢拍一些花花草草,我们一起吃过饭后,在回去的路上,就经常看到刘老师拍照,拍的还挺不错的,我没能找几张让大家欣赏一下,不过我问婷婷要了几张她早期的作品。

而且我还从她朋友圈盗了两张图片,拍的是轻轨,很好地诠释了和地铁的区别:

下面这张图片不知道是谁拍的,反正我是从其他朋友那里盗的,我觉得拍的太好了,像漫画一样,供大家欣赏一下重庆的景色。

好了,思绪赶紧拉回来,下面接着正事。

你觉得刘老师带学生的风格怎么样?

刘老师会给学生很大自由,也不会强制学生做什么事情,他通常都是建议。

比如他建议我们定期写个总结,或者把这些资料看完之后写个总结,但我们经常都不写,不写他也不生气,他就是那种不会管你管得很死,自愿,我们都觉得刘老师更适合带博士,或者自主性非常强的硕士。

他只是建议我们要写总结,但我们没有一个具体的模板也不知道怎么写,所以大家很少写,现在毕业的时候才发现总结很重要,基本上每两个星期一定要写一个总结,读了文献一定要按照模板把报告写出来,否则过一段时间会忘的。

当你需要的时候,你会很熟悉,诶,这个东西好像在哪里看过,但因为你没写总结,脑海中只有个模糊的印象,想不起来了。所以这也给我一个教训,我打算在工作的一开始就养成定期写报告,定期整理的习惯,而且我本来就是做产品经理,肯定要看很多文档,还是要多写总结,但像这些东西,你只有经历过这个坎才能明白,别人通过经验直接告诉你总结很重要,你可能认同这样的说法,但却不会这样做。

确实,总结很重要,我在美团工作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写wiki,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要落实到文档,所以感觉很花时间,但到最后你会发现,做总结其实是最省时间的方式,工作中不管是做述职报告还是Presentation,随手把之前的总结拿出来,加以整理就可以,不需要现找材料,读研究生的时候,要经常做Presentation吧,写总结就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到时候不需要手忙脚乱。

后来婷婷快毕业的时候,一个朋友给了她一个总结模板,分享给大家:

没总结就没反思,没反思就没成长。这个模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认为什么重要,模板里没有,也可以往里面加,同理也可以删。

我认为刘老师早年在英国留学,受国外影响,可能带学生的方式也更开放,给学生的自由很多,所以那些独立性很强的学生就更适合做刘老师的学生,但国内这些学生很少。

但我们都认为刘老师是一个很好的人

对,刘老师特别关心我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怕我们不开心,有些学生太脆弱,网上偶尔会看到某某高校研究生跳楼这样的新闻,他觉得要开心地做学问,开心地玩,有时候看我们在实验室坐的久了,就问我们为什么不出去转转。

还有师母,感觉刘老师和师母很像神仙眷侣一样,他什么都给师母说,比如刘老师把我们批了,就会和师母说,哎呀,今天又把谁谁谁批了,但他心里总是很关心学生的,也会在群里说我为什么要批评这个事情。师母偶尔见到我们的时候,因为都是女生嘛,我和雪莲都会和师母走得比较近,师母就会和我们说,刘老师只是就事论事,他心里面也是很关心你们的,师母还叫我们去他们家玩,很热情,都很好相处,不会让你觉得一个大教授很难接触。

刘老师看到我们为发不出文章而焦虑时,就安慰我们,经常说他硕士一篇论文都没有,然后出国读博士的时候才有一篇比较“像样”的文章。但刘老师读书那会就很纯粹,对哪个方向感兴趣,就认真做自己的事情,不会有太多文章的压力,但是我们现在不一样了,你硕士没有论文就不能毕业,学校普遍有规定,必须发某一等级及以上的文章,毕业论文才有机会送去盲审,当然盲审也有可能被毙掉,也是延毕。

其实看到网上很多研究生博士生做出傻事,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吧,我认为我们学生都是可选择的,与生命相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是次要的,就像我爸说的,大不了,书咱不读了,退学,回家,另谋出路。所以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身体和心理都很重要,是前两位的,其次才是科研,如果身体和心理出了问题,还搞毛线科研啊。

还有什么是你读完研究生之后才明白的?

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完全不一样,本科阶段有固定的学习科目,而研究生基本上要靠自己,要研究什么方向其实刚开始是不确定的,你要探索,而导师更多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

你刚进这个领域,你需要让导师把控方向,比如这个领域是否有研究价值,通俗地讲是否可以发论文(否则怎么毕业),这些东西你是不知道的,你经历毕竟有限。但导师可能没那么多时间管你,这时候你就要积极主动去找导师沟通。

另外还有一个收获就是:你不会轻易的去评价一个人。反而会尊重每一个人,以前不懂事就会觉得他能读硕,我也能,或者他能读博,我也能,就还是和别人比的那种不好的心态,现在怎么说,还是想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你没有经历过他经历过的事情,就不要对他妄自评价,人家可能就比你提前关注到了某些东西,或者私下就是做了很多你不知道的功课,可能之前还是有那种攀比的心态,现在就更能理解这些东西了。以前认为都是靠成绩,现在你会发现有多因素在里面,可能运气也是一方面。就算你不同意他做研究的方式,但要尊重他们,他感受到快乐就可以了,如果他感到焦虑和你沟通,你可以给他一些建议,这样也挺好,不能说“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不要评价别人的选择。

我知道你即将要去华三做服务产品经理,展望一下你的工作吧?

首先吸取了研究生不作总结的教训,要经常作总结,我想一步一步构建自己的壁垒,就像刘老师说的,你进入一个领域,就要重新开始,就是我什么都不会,重新学,至少我从这家离职之后能够有能力挑选下家,而不是离职就等于失业,所以你要有危机意识,为自己工作,能够达到自己随时离职都有再次找一个好工作的能力。

还有我知道很多东西急不来,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但就有很多人就想要及时的快乐,就像我饿了,就要吃饭,这是可以及时解决的,那种延迟的满足更令人快乐,就像我减肥,刚开始一个月两个月,我并没有感受到那种快乐,因为我一开始就知道需要很久的时间,就是运动了之后发现停不掉了。一旦你get到快乐之后就会去坚持,再坚持你会发现又瘦了,就是减肥这件事情让我发现很多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当你经历过之后,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你现在不害怕研一的同学超过你,因为你经历过这个过程之后,就会知道他们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和你一样的认知水平。

不过工作的话,我那天还很迷茫,说我进了社会,我追求什么呢?你在学校里面,你学习很好,唱歌很好,或者演讲很棒,人家就觉得你很厉害,但你进了社会以后,好像就只看你钱赚的多不多,我觉得就没有尺度了,好像其他不以赚钱为目的的时间花费,都会被认为“不务正业。

对,说到减肥了,与三年前相比,你确实瘦了不少,什么时候开始减肥的?

研二一个老师上课,说你们没事不要天天在实验室坐着,出去运动一下,天天在实验室也没看你们出什么成果,别到时候成果没有,身体也没搞好。

我就是被这个触动了,因此打算减肥,和雪莲一起去健身房,控制饮食,去游泳馆,师母还在游泳馆教我自由泳,她还会蝶泳,她说你每次学都要有一些新的体会。她游泳那么多年了,每次游都还有一些新体会,我觉得好不容易啊,从同样重复的工作中,都有一些新的收获,那种思维很重要,不要太机械,要有自己的思考。

对了,你在重庆七年了,会说重庆话吧?

当然了,我家在贵州,和重庆话很像,小郭待了四年只会喊嬢niang嬢niang,还有一句:你好烦哦。

我记得还有一句:好热哎哦,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不行,这么恶搞小郭真的不好,毕竟我也只会:“老板儿,这橘子好多钱一斤”这一句。

我毕业时回北京比较急,没好好拍照,既然婷婷挺会拍照,就让她帮我补拍了几张

四运


漫步

还有一张对一号门毛爷爷的仰望:

当然了,一起吃的干锅,第一口就是熟悉的味道,好吃哭了,本想加个滤镜,后来发现加滤镜纯粹是画蛇添足,原图就挺好。这是里脊和千页豆腐两掺,我又饿了。

OK,这期 Free Talk 内容有点多,毕竟又回到了母校,大家且看且点赞吧。

还是老规矩,最后送上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当你觉得你的生活已经忙乱到没时间去做其他事的时候,你应该空出一些时间去做其他事。

––– 樊登

转自微信公众号「马小峰」!

你可能感兴趣的:(#Free Talk #第三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