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学知行合一与A3的关系(一)

ID:Jimmyghosttalk

昨天是自己在写作的第一天,在开篇文《GTD与精力的反思》中提到了知行合一,有朋友对其比较感兴趣,经过思考也觉得很有必要写写这方面的文章,接下来将会有3~5个篇幅专门对其进行论述。朋友们可以通过在公众号文章下面留言或者通过微信私信,本人会根据情况,专门撰文解答,感谢支持分享!我是京墨鬼臼,一个爱读书,爱解答的纯情男子,欢迎大家关注转发。

前言

什么是知行合一,是说道做到,还是心随意动,接下来将开始我们的探讨。

知行合一这一说法是源自于心学,而心学是王阳明此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人物的立言之说,也是其成为圣人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为圣人的标准,亦是王阳明自小便有的志向。以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中所论述,王阳明自小便为自己的志向而不停摸索,一直执着而为之。读其生平研其学说,心学中隐隐透露着王阳明其极度专注及锲而不舍的卓越品质。这些品质也恰恰是对心学研习者的潜在要求。心学中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致良知,二是知行合一 。(这是鄙人观点,若有不同意见欢迎提出)

心学源自于儒家

在阐述心学的核心观点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心学是怎么来。心学源自于儒家,心学观点的提出最早源自于孟子,陆九渊也能算的上是其的一个奠基人。既然心学源自于儒家,其必然承袭了儒家许多观点,诸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人之所需谓之儒,论语中其亦有“己所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会,我们又何从知他人之欲呢?答案是需要阅历,或者说是一种经历,世上有太多人只经而不历,历乃源自于反思,而反思在于心。阅历的潜台词是要去行,积极去行才能得反思之悟。论语中又讲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这句话的教诲,以逻辑结构来看,”不愠“的触发条件是知道别人不知道,我们又如何知道别人不知道呢?仍然还是回到阅历或者经历。从以上可以知道,儒家经典实现的前提条件是知、是行,而能指导知与行是正确的反思。这里可能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篇幅有限,以后会专门撰文论述。

致良知

回到本文重点,讲知行合一必然要讲到致良知,他么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良知、良知,是先知而后良,还是先良而后知呢?何为良,何为知。良可为心之善,善可使心处乐。善良很难定义,从不同的角度来讲,一件自认为善良的举动,可能在他人眼里是恶,亦或一件自认为邪恶的举动,可能在他人眼里是善。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为善之心,必然使人快乐。

善良的评价标准,往往会有截然不同,这源自于知。每个人的知总会存在差异,认知的角度也会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一个天赋那就是学习。我们无法知晓一切,但是能做的是尽可能保证初心为善。保持一个友善的心并不断学习。这就是我以目前水准所理解到的良知。人在善念善行之时,他内心的副作用是最小的,换句话说良知可以减少内心的负面影响,可尽可能减少自责、沮丧等各种负面情绪;那知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人最大恐惧往往是因为无知引起的,我们生活中“我不知到xxx,然后不敢做xxx”的句式司空见惯,在重要考试中因不知道结果而害怕,在追女孩子的过程因不知道对方的心意而焦虑,诸如此类。

良知,以知为名词,可理解为使其为善的知识,或者说是良好的知识;以知为动词,可理解为以善念去了解这世界,或者说是善于去知道。文言文过于玄奥,后人解读时又何以定论,但无论从以上哪个角度去理解,良知对于内心来讲,其可以保证一种良性循环,保障人的积极主动和不断明晰。不善知又何谈善行,所以致良知可以是知行合一的前提必要条件,无良知又何谈知行,知行的阅历又不断反哺良知。

知行合一的实践

心学源自于儒家,源自于中国,其发扬光大并得到充分实践却是在日本,明治维新四杰及日本后来对外侵略战的军方高层,无一不是痴迷心学或深受心学影响者。抛开民族仇恨来看,日本无疑是在二十世纪百年历史中的一个发展奇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心学已在日本实践上百年,其中有许多实践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学。上文讲到知、讲到善、讲到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现今的展现方式又是什么?在下一篇文章《浅析心学知行合一与A3的关系(二)》中,将结合丰田汽车生产系统(TPS)三个核心思想进行论述,即JIT、5S、A3,限于当前水准有限,若有纰漏请及时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心学知行合一与A3的关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