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听课所得)

第一课时:

1.介绍一下杨绛

2.解决本课生字词

3.梳理文章围绕老王和杨绛写了哪些事

第二课时:(设计主问题,防止碎问)

学习目标:学会从关键句角度理解一句话。

补充:还可以从比喻句(例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语双关(例如太阳迟早会出来。)

项目设置一:

    细读文章,探究“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意思?

具体要求:

1“不幸者”指谁?他/她不幸在何处?

2“幸运的人”指谁?他/她幸运在何处?

关键词:“幸运的人”

                “不幸者”

                “愧怍”

学生活动:

默读文本勾画、批注,交流展示

板书

老王:不幸者

物质——没有亲人,身患眼疾、残疾,塌败的住所,破旧的三轮车,工作困难(五无老人)

精神——忍受嘲讽,侮辱

杨绛:幸运的人

有女儿,有钱,有家,有司机(四有知识分子)

追问:“四有”真正说明“我”就是幸运的人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细读文本,找依据

生回答:默存生病,杨绛不敢做三轮车

师补充背景资料:文革,干校

过渡:对于老王“我”应该感到“愧怍”吗?

项目设置二:

朗读“送香油,送鸡蛋”细节,寻找依据,小组讨论3分钟,请代表回答。

学生活动:默读,勾画,交流讨论

学生展示:不该“愧怍”原因

                    该“愧怍”原因

(评:一个小型辩论会)

追问:杨绛为什么感觉自己该“愧怍”?体现了杨绛是什么样的人?

善于自省,提倡关注弱者。

作业:1阅读《我们仨》

2随笔200字,“老王,我想对你说……”或“杨绛,我想对您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听课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