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中台:业务中台架构设计(阿里中台建设方法论)

概述

数字中台建设的整体策略是从业务着手, 自顶向下逐层调研业务, 再自底向上对业务逐层抽象归纳, 形成业务全景图。 根据业务全景图, 我们设计出应用全景图; 根据应用全景图, 我们逐层细化, 设计出应用功能清单。
中台的架构过程就是一个从上到下、 逐层抽象的过程。 首先将业务抽象阶段找出的业务对象按照主题和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 聚合为一个主题域。 然后将主题域结合技术的视角, 设计出整体架构。 对业务中台而言, 它是三层模型; 对数据中台而言, 它是四层模型。 在分层模型的指导下逐层展开, 结合业务的详细场景, 设计出每个领域或中心内部的逻辑模型。 对业务中台而言, 它是组件模型; 对数据中台而言, 它是逻辑模型。


数字中台架构的总体策略图

业务顶层设计

业务顶层架构, 也称为业务规划蓝图, 是指通过对企业调研分析、 行业分析, 按照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 对企业资源、 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统筹规划。 业务顶层架构不仅要梳理出当前业务处理模型, 还要设计未来的业务处理模型。 业务处理模型包括业务领域的划分、 业务流程的梳理、 业务规则的梳理。


某企业的业务顶层架构设计

业务中台设计方法论

业务中台本质上是一个体系或系统, 它实现了企业核心的业务运行机制, 因而处于企业运行生态的核心位置, 所有应用系统都必须与之建立联系。 众多的可复用能力只是中台的形, 核心的业务数据和业务流程才是中台存在的本质。因此,中台是企业业务运行的核心机制, 共享只是中台的一个重要属性。

  • 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功能, 但是它是更加抽象的功能,是多个相似功能的抽象实现。
  • 能力的基础是结构和运行机制, 功能则是具体的展现方式。


    中台建设4句要诀

1.能力支撑是基础

业务中台居于整个企业数字化平台的中间层, 从全局的角度来观察, 业务中台是上层应用建设的基础, 它提供了应用功能所依赖的业务能力,应用功能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
通过对业务能力顺序编排实现业务流程,并将不同能力的返回结果聚合为一个有针对性的数据集, 满足用户需要。
中台能力为应用功能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衡量业务中台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中台业务能力的丰富程度。

2.中心自治是承载形式

中心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它能够独立运营, 支撑多个业务场景。 同时, 它也是中台能力的物理载体, 既提供了中台能力的编码实现, 又在运行时生成一个物理进程承载多个中台能力。 从业务上来讲, 中心实现的业务范围比微服务更大, 中心是多个或多类型业务实体的聚合, 而微服务一般指一个业务实体或一类业务实体的聚合。
从技术角度看, 中心具有复杂的内部组件结构和数据流关系, 微服务追求的是简单和轻量, 一个中心可以由多个微服务组成。
中心自治在业务上要求中心能够独立运营, 而不需要横向依赖其他中心提供的能力。 (独立是相对概念, 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一个业务都可能与其他业务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这里的独立是指进程的独立、 物理代码的独立。)
在技术上, 中心具有独立的生命周期, 包括中心启动、 运行、 停止三种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运维的技术手段观察和控制某个中心的生命周期, 而不会影响到其他中心的生命周期。

3.三层模型是骨架

业务中台是一套体系, 具有层次结构和相互联系:

  • 领域模型分为核心域、 支撑域、 通用域
  • 业务中心间的关联关系错综复杂
    业务功能按照目标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为了管理好企业资源而存在的业务功能, 以及为了管理好经营活动而存在的功能。 因此,需要将经营活动划分为核心类业务活动和支撑类业务活动。


    业务中台的3层架构模型

    业务中台从下向上可拆分为业务实体层、 业务协作层和业务活动层,该分层结构不仅定义了业务中台的结构, 也定义了数据流向、 服务依赖关系、 单次事务的调用次数等。 我们可以基于此定义中台的开发规范。
    1) 业务实体层( Business Entity Layer, BEL) : 由对静态业务实体进行管理的中心所构成, 也就是我们分析的企业静态资源管理。
    2) 业务协作层( Business Collaboration Layer, BCL) : 由以完成或管理支撑类业务活动为目标的中心所构成。 本层的中心并不一定是业务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或者说主流程的一部分) , 但是没有这些支撑类的业务中心, 我们的服务和业务水平就不能更上一层楼。
    3) 业务活动层( Business Activity Layer, BAL) : 由以完成或管理核心类业务活动为目 标的中心所构成。 本层的中心都是企业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 它们为业务活动提供了核心运行机制。
    中台的内部层级关系确定下来后, 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层级间的依赖关系了。 层级间的依赖, 其实就是不同类型中心的调用关系和异步数据流动关系。

  • 第一层静态资源是一个企业经营的基础, 上层业务活动需要实时获取企业资源以完成业务活动, 这是商业的本质规律。
  • 第二层是业务协作层, 本层的目标是支撑核心层的业务活动, 因此从逻辑上看, 本层只有提供能力随时准备给核心层调用, 才能实现支撑的目的。
  • 第三层业务实体层向第一层和第二层提供了能力以被调用。
    业务活动和业务协作反作用于资源层, 是希望资源层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上层的反作用以事件异步流动的方式向下传递。 支撑层也是同样道理, 活动层对协作层的反作用往往不需要实时, 因此异步流动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我们将同层内各中心按业务流程的先后顺序, 从左向右排列, 那么中心领域事件会从左向右驱动业务流程的运行。 反过来, 下游业务中心往往需要根据上游业务的最新状态来选择业务动作, 此时,就需要进行反向实时调用。

4.五步法是指导思想

上面阐述了数字中台建设的整体策略, 核心思想是从业务抽象到领域建模, 再到架构设计。 因此业务中台的架构思路和整体策略保持一致, 并进行必要的补充。


五步法

参考

《中台战略》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问中台:业务中台架构设计(阿里中台建设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