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识智识自——说文解字话人生系列

就人类来说,拥有文字是社会进入文明的标志;就个人来说,认识文字是个体融入文化达到一定层次的标志。在教育普及的现代社会,认识文字已经成为个人融入文化的起点。

但是,这些都不够重要。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中国文化的基因就是汉字,中国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可以在对汉字的再认识中达成。

为什么说是对汉字的再认识呢?因为一般的教育只告诉大家汉字是语言的符号而已,没有做到从文化基因的角度来认识汉字。

各位,汉字,是华夏文明的密码。如何解读它,决定了你在何种层度上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解读它,也决定了你在何种层度上认识华夏的传统智慧;如何解读它,还决定了你在何种层度上认识自己的心性。

所以,我们今天的话题叫做《识字识智识自》。顾名思义,通过识字,也就是对汉字的再认识,进而来认识智慧;通过对智慧的再认识,达到更深入地认识自己。

很多人喜欢谈智慧,还有人声称“智慧这个词,自古没有人说清楚”。可笑,先不谈智慧这个词是否能够说清楚、是否有人说清楚。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只怕这些喜欢谈智慧的人连智慧的智字都不认识。

有人说,陶老师你太瞧不起人了吧,好歹也是上过几年学的,咋地常用字还不认识呢。呵呵,有些学校的教育也叫教育么,简化成那样的文字还叫汉字么?

其实也不怪他们,国人太浮躁了。天下苦秦久矣!陈胜吴广这一声呐喊,策应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文化浮躁的现象。

这一浮躁的文化行为,史称隶书之变。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各路豪杰纷纷响应。可惜在这千古一乱中,我们不仅损失了阿房宫。更重要的是,战乱中的文字变革过于仓促,使我们紊乱了汉字内在的脉络体系。

在篆书中很多汉字之间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隶书之后通通不见了。因为篆书到隶书的笔画变形导致从字形上看不出来了。由于隶书的形成,恰逢秦末战乱,未经国家层面的系统化整理,多数仅由文化水平较低的下层隶吏完成,所以很多字隶书之后变得面目全非。

智慧的智字就这样也变了,变得走了样,变成了知字下面加个日字。

当你认为智慧的智字,是知识的知,下面一个日子的日的时候,你对智慧的认识一定是跑偏的,你对智慧的解读一定是错误的。

因此有人说,什么叫智慧?日字上面是知字,就是每日一知的意思,每天知道一点点,日积月累,然后有智慧。

这种说法咋听也有道理,但是对于智字,这是他个人解读,与智字真正的内涵无关。

各位,凡是这样从隶书之后的字体解读汉字的,都是不准确的,甚至偏差到胡说八道。

智慧的知字下面根本就不是日字。那是自己的自字隶书之后变成日字的。也就是说,智字不是知字加日字,是知字加自字。

智=知+自,你说是什么意思呢?你的解读至少与自己有关吧,而不是扯到日字头上去了。这一下对智字的解读可是天壤之别啊。

各位,我还要进一步提醒大家,自字不仅代表自己,而且特别与鼻子有关。我们从字源上可以看出来,智慧的智字,与呼吸是有关的。就算不提自与鼻子的关系,智字在篆书上还有一种写法,多一个部分,与呼吸有关。

中国文化三大组成部分,儒释道。儒家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道家庄子说“凡人呼吸以喉,圣人呼吸以踵”;佛说“生命在呼吸之间”。

看完儒释道三家对呼吸的论述,你可能稍微理解为什么智字与呼吸有关了。

好了,不管智慧与呼吸是什么关系,总之,智慧一定是要与自己有关的。真知一定不是停留在别人嘴里,真知必须体证在自己身上。

各位,智慧和你的生命是什么关系呢?这是今天这个话题的关键。请大家思索一下,智慧和自己的关系。

我有一个心愿,那就是通过说文解字,解密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协助大家进一步了悟智慧与自己的关系。

融入自身的知识才能形成智慧。没有融入生命的知识都不能称为智慧。知识是外在的,智慧是内在的。知识可能与生活无关,智慧一定为生命增添色彩。

我有一个心愿,那就是通过说文解字,探索中华文化的文明初心,协助国人深入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我有一个心愿,那就是通过说文解字,解读汉字发明人仓颉的智慧,协助全世界真正明白汉字对于人类的价值。

所以,在这个一阳初始的日子里,为大家推出《陶正之说文解字话人生系列》,希望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们喜欢。解读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朋友们希望的解读方向,也敬请指出。

今生的使命之一,是成为仓颉在当代的代言人,通过说文解字为中华文化正本清源,为汉字文化赢取在世界的话语权,为华夏文明成为人类最璀璨的文明而尽一份菲薄之力。

希望你能共力,中华复兴需要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识字识智识自——说文解字话人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