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郑强的《复盘思维:用经验提升能力的有效方法》,感觉作者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书的内容分为三篇十章,从复盘的概念到复盘的流程,再到复盘催化师及工具,作者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读后让我获益匪浅,更让我深深认识到,复盘,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建立复盘思维,迈出改变人生的“第一步”
我们学习复盘思维,通过复盘概念和流程的学习,让我们能够迅速掌握复盘的方法,建立起复盘思维。
虽然建立复盘思维并不是终极目的,而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但是不要小看这“第一步”,因为0.1>0。
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不愿意谈“主义”“理念”,总觉得这些内容有些空,有些虚。
而往往走了一大圈,回过头来再看,才发现那些我们曾经嫌弃的、看都不看的“又空又虚”的价值观、理念、出发点等内容,才是一个问题的最终“归宿”。
我第一次接触“复盘”这个概念,与作者的感觉不太一样,我并没有觉得它有多么高大上,反而觉得这是现代人尤其是网络语言在“故弄玄虚”。
把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词汇,用一个逼格很高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像我们现在说的“粉丝”,不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说的“追星族”;而“卡哇伊”其实就是“可爱”的意思,不过是日语的音译罢了。
但当我真正沉浸书本其中,我才发现太“自以为是”了,那个观点只是“你以为的”,并非复盘的真正含义。
复盘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总结和反思。它不是个体性的、临时性的、无规律的行为,而是一套完整严密的认知体系。
复盘是一种系统的、有目的性的、有策略的行为,不仅有总结和反思,还要有及时纠错的机制,更需要植入“目标和方法”。否则,仅仅重复1万次动作的人永远也成不了专家。
我们经常说,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就是这个意思。
成语“后来居上”讲的是汉武帝时期,汲黯、张汤和公孙弘三位重臣的故事。
其中,汲黯资历深厚,在东海太守任上政绩突出,被召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还被汉武帝誉为“社稷之臣”。但是从此他就再未晋升。
而张汤和公孙弘,在汲黯平步青云的时候,不过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可是后来却凭借政绩和汉武帝的赏识而扶摇直上,官位都超过了汲黯。
这让汲黯很不爽,于是找到汉武帝,说农民堆积柴草,都喜欢把先前的柴草放在下面,而让后面的柴草堆在上面。
汉武帝不解,汲黯进一步解释,自己资历老,可是却被张汤和公孙弘“后来居上”,就像被压在下面的柴草。
汉武帝听后,心里当然不悦(汲黯把自己比作农民)。后来他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不能不学习啊。
汲黯被“后来居上”,看似与汉武帝选拔官吏有关,其实正如汉武帝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与汲黯个人不学习有关。
位列九卿后,汲黯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而张汤和公孙弘,却凭借学识和政绩飞黄腾达。
但汲黯不懂反躬自省,没有对比自己与张汤和公孙弘的差距,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求自我改变。
却用“后来居上”的故事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抱怨,把自己无法更进一步归咎于汉武帝。
结果他终其一生,高光时刻也仅是位列九卿,而反观张汤和公孙弘,张汤曾代行丞相事,公孙弘则更是封侯拜相,位列三公。
所以,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而这个自知之明,需要我们建立复盘思维。
从思维到习惯,人生才更完满
我们学习复盘思维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建立一种思维,而是将这种外化的思维,转化成内化的习惯。使复盘就像我们一日三餐那样,顺其自然。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有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说一只小狗进入沙漠,结果死掉了,为什么?
大家的第一印象是小狗是渴死的,其实答案是:小狗是被尿憋死的。
原来,小狗撒尿有个习惯,就是要找棵树干或电线杆,抬起一只后腿来。如果没有树干或电线杆,至少也要找个轮胎或墙根,总要有个让它能够抬起后腿的地方。
可是,沙漠中除了一望无垠的黄沙外,一无所有,小狗找不到可以抬起后腿撒尿的地方,无法适应环境,自然被尿憋死。
诚然,这个脑筋急转弯有点调侃和戏谑的成分,而且这是个习惯的反面案例,但其中折射出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强大,甚至可怕。
好的习惯可以助力我们获得更加完满的人生,不好的习惯却可能带给我们灾难,甚至丢掉生命。
所以,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光有复盘思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让这种思维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