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模块学习感想 ——融合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教育是一个人离开学校,把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忘光之后,所留下的东西。”作为教师,我们的课堂能给学生留下什么?教育的核心价值不在所教的科目,而在于心智能力的学习——获取思考的能力。

    在本模块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教学方法,如:同侪教学法(当学生的答对率介于30%—70%之间时可以使用,利用小组的形式各自发表观点说明原因,促使同伴之间彼此教学,达到澄清核心概念的目的)、发现式学习法(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通过自己经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新知、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拼图法(通过经历“拆组—重组—恢复原组”的形式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TBL团队合作学习法(通过课前预习、分组方式、准备度确认与问题设计,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学、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游戏式小组合作学习法(将游戏设计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目标)、差异化教学法(更大程度地兼顾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探究式学习法(指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或学科领域内发现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实现表达与交流)等。

      以上每一种方法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表达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等,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阅读完王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给教师的建议40讲》后,我在反思我的教学行为是否运用到了以上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

    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也会运用到利用小组的形式各自发表观点说明原因,然后在统一汇报小组答案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同侪教学法,但我得到的效果是不稳定的,其实在分组讨论前,我已经初步了解到有一些同学是明白解题思路,我原本希望通过分组讨论促进更多的学生明白其中道理,但是有时候却会得到相反的效果,那些一开始是明白的同学,经过一轮小组讨论后,居然也不明白了。之前我一直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这次通过共读王博士的文章后,我才发现,我缺的是一次数据化的统计,只有学生的答对率是介于30%—70%之间时,才有进行同侪教学法的价值与意义,这就必须要运用到信息技术的辅助,通过反馈器在课堂上快速的统计出这个比例。这样的小组探讨形式其实对应课堂的有效学习是非常有益的,有利于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找到教学的衔接点。

    此外,通过共读王博士的文章,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当面对一个50多人的大班级,我们的教学到底该面向谁?在课堂上如何才能真正地兼顾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呢?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把“通过”与“不通过”的学生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分层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获得进步的学习机会,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把大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类,按照不同学生需要,实行不同的分组,给他们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业成绩。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模块学习感想 ——融合信息技术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