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恐惧

恐惧是六种基本情绪之一。每个人或多或少体验过人生中的恐惧时刻:遇到可怕的动物,遭受到巨大的打击,感觉怎么都无法完成的任务。

恐惧可能来自于几十万年进化中固定的一些印记,但更多的是后天习得的一些恐惧性条件反射,比如把光和电击联系在一起,那么光可以引起恐惧;把上课和批评联系在一起,那么上课也会引起恐惧;把爱情和家暴联系在一起,那么爱情会引起恐惧。也就是说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一个令人恐惧的结果匹配,那么这个中性刺激也会变得让人恐惧。还有哪些例子呢?

孩子的世界里,吃饭与被教训,起床与被教训,说话与被教训,学习与被教训,这些都会变成恐惧性条件反射,让原本中性的事件都与身体的反应联系起来,这些不是通过控制能控制住的。一开始就不要让这种联系发生。

对成人来说,也许有更多的联系发生。

很多人际间的紧张就来源于这些联系。比如对于观点争论的恐惧,对于被考试的恐惧,对于未来生活期待的恐惧,都因为这些中性事件曾经引起过一些令人厌恶的结果,而这些结果当时并没有得到释放,它们之间的联系却被放入了杏仁核。

恐惧性条件反射可以通过两条独立路径到达杏仁核。

1、低通路:感觉信息投射到丘脑,传递到杏仁核。快速而粗略。丘脑并不会进行复杂的分析,但它会给杏仁核一个粗略的信号来指明该刺激是否大致类似于某个条件反射。

2、高通路:感觉信息到丘脑,到达感觉皮层进行精细的分析,投射到杏仁核。

兼顾速度与准确性让人的行为更合理。

杏仁核有所反应时,不但会出现情绪上的表现,更会出现躯体的一些反应,比如呼吸、心跳、血压,这些都是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

杏仁核是情绪学习内隐表达的必要条件。

假如一对夫妻,外出聚餐总是和令人恐惧的吵架联系,久而久之,那么外出聚餐就会引发情绪的厌恶以及生理的不适感,但是如果杏仁核损伤了,那么依然会感受到对于吵架的厌恶,但是仅仅聚餐就不会引发情绪反应了(说明杏仁核在情绪学习内隐表达的作用)。假如海马损伤了,那么外显表达会受影响,聚餐可以引发生理上的不适感,但至于这个过程为什么会不适,就说不上来了。

这个比喻有点牵强。

简而言之,就是杏仁核把两个刺激联系在一起,受损后,不会影响意识中的情绪表达,但缺少与之相符的身体反应。

具体的机制需要进一步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