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回老家,听从叔叔的提议,一大家子去奶奶的娘家探亲。也就是爸爸、叔叔等兄弟姐妹的外婆家,因为这个外婆不在了,所以大家都是说去舅舅家了;同时也是我叫舅爷的家。那天去的队伍有些庞大的,叔叔、姑姑夫妇以及其他家属。浩浩荡荡的队伍,我点了一下人数,足足十六个人。
叔叔提前给他的舅舅打电话:说明几点钟出发,大约几点到达,大概去多少人。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就一起从我的娘家出发。我开门上小叔的白色小轿车,妈妈和两个姑姑也紧跟我后面一起上了车。车子启动,绕着一座山的山脚走,小公路弯弯曲曲的,不宽,两辆车的宽度,刚好能会一辆车。我们一边聊天一边看路旁的静物。车头往前开,由于转弯较多,一个接一个的山体出现在我们眼前,一直开着没见有笔直的一段路。
我们聊得尽兴,不知道过了多久,经过一条老旧的、刚好能通过一辆小车的小桥。小桥应该有很长历史,桥面是青砖铺成的,两边的护栏是几个上了青苔的、粗糙的墩,看上去很有年代感。过完这条小桥时,看到一个小商店,我突然有熟悉感。原来是小时候爸爸带我走亲戚经过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了,因为也是来过一两次,而且离现在已有二十来年光景了。我记得这个地方名好像叫“大桥”,现在看来这桥好小,也许是对于以前那个只有牛车的年代,这桥算是大的。
过了“大桥”,车子开始走缓缓的上坡路,也是围着一座小山,车窗外是梯田,空气超级清新,有一种旅游度假般的感觉。走了大约十分钟,达到目的地。这方圆几里只看到一户人家,我知道这就是我们要来的人家了。两个姑姑感慨:“有六七年没来过这里了。”
舅爷家的大门口前面是一块很大的空地,应该能停放六部车,地面不是水泥地,有泥土的气息,很原生态的感觉。不过地面平整、干净。下了车,我感觉到很新奇,认真看了看大门,我已经记起来我小时候是怎么样和爸爸来这里的。瞬间一阵温馨感飘过。门口进来是院子,走近院子,我确定我在这院子里玩耍过,和这里的小孩,可惜我都不记得他们了。记得那时候是大年初走亲戚,我在这里收到好多红包,有三十多元压岁钱。这对那个时候来说,这是一笔不少的数目。
这个家的门口没有变,里面房子的位置也没有变。只是以前的泥土房变成现在的红砖平层楼房了。六位舅爷舅娘们笑容满面地出来迎接我们,后面的几辆车大叔、姑父们也陆续下车走进门。不一会儿,舅爷在家的儿子、媳妇们给我们倒茶、递茶。
问候了长辈,大人们坐在院子聊天叙旧,小说笑着说还记得小时候在这里摘“木粥子”(一种味道很酸的野果),吃得太多,牙齿都酸软了。大家哈哈地笑了起来,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气氛很和谐美好。
整个院子很干净,一楼没有装修,看到红砖的墙面。但干净爽朗的房子,看起来很柔和、复古,我能够感受到它的美感,农村人家有这样的家庭环境,确实让人佩服。
我和弟弟沿着楼梯走上二楼,这个房子的建筑和我们村里的不一样,围着院子四周,每排房子的走廊是相通的。小孩子们在这里抓迷藏的话,一定玩得尽兴,因为这里活动范围足够大、藏身的地方也多。
再上楼顶上,后山的景观、房子周围的一切景色尽收眼底。后山苍翠的树木、大门口左边的绿油油的菜地;右边的龙眼树,再下来的小矮房……
这种原生态的景色,让我着迷,我心在雀跃。大自然的亲切,农家乐的欢喜。我真高兴我参加了这次探亲活动,我还为姐姐没来觉得可惜。
没多久我和弟弟下楼,我想近距离观察这些花花草草、大树溪流……我们走出大门,向右手边两颗龙眼树方向走去。因为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走近此处凉爽怡人。原来龙眼树树荫旁低下来两米处,有个大鱼塘,一根水管大的竹子打通卡节,连接山泉,让水流到鱼塘中。鱼塘上浮着一些青草,应该是舅爷放下去喂鱼的。池塘好多鱼,我只认得草鱼,最大的鱼应该有十斤重,灰黑色的鱼背在水中游来游去,休闲得让人羡慕。山泉上边有一条小路,小路上来的山坡是片果园。种植有龙眼、荔枝、芒果、番石榴树和百香果棚,青色的藤棚里长满了生熟相间的百香果。我忍不住爬上去摘了一个熟透了的紫色百香果。再我忍不住拿出手机拍几张照片留念。我说:“如果我在老家生活的话,我也要种一个这样的果园,这样我就可以实现水果自由了。”弟弟不以为然地笑笑。我知道他不相信我能实现这个愿想。
紧接着我们又走下来小路,走到那排矮房子看看,我们想把这里的风景全部看个遍。原来矮房子是三个猪栏,猪栏的前边和右边都有高高弯腰的竹子生长。第一个猪栏有五头肥厚的大白猪;第二个猪栏是一头穿黑点衣服的老母猪;第三个猪栏是七八只黑白相间的猪仔,看起来喂了有两三个月了,它们在猪栏里嬉戏、打闹。奇怪的是,这些猪栏,一点猪粪猪尿的腥臭味都没有,当然猪栏也是干干净净的,很清爽的。看到右边竹子旁的水龙头,地上的水管有,我就知道舅爷舅娘们会经常来给猪们清理它们的家。
这些猪并不怕生,知道有人来把长鼻子大嘴巴,从围栏缝里伸出来,发出“哼哼”的声音,可能它们以为主人来给他们好吃的了。看到它们满足的表情,它们似乎不饿,已经是吃饱喝足的状态。我在旁边的竹棚摘一条嫩绿的小竹子,放到一头大白猪的大嘴巴,逗它,其他的两头肥猪也跑出来。我把竹子给它吃。忽然听到小姑的声音:“你们两个真搞笑,猪都要逗,没见过猪呀?猪不吃竹子的,别把那么多竹子扔人家的猪栏。”我扭头一看,她站在鱼塘边看着我们。其实猪已经吃了我摘的竹子,我回复:“不是没见过猪,是好久没见过猪了,而且也没见过这么可爱的猪。”此时,我想小姑已经对我无语了。
我们再往菜地的方向走过去,菜地的围栏挺高的,到我一米六个子的下巴位置。站在菜园门口,看见里面一排排菜地,有空心菜、韭菜、西红柿、玉米、番薯藤……像翩翩起舞的姑娘们。已经满足了我眼睛对绿的渴望。
菜园不远处是一个鸭棚,鸭棚旁边是鸡栏。鸭棚出来有一条小小水流,十几只三斤左右重的鸭在小溪流里“嘎嘎”玩耍,见到人来有些受惊,都往鸭棚里跑了。我忍不住对弟弟说:“这里的生活真好,原生态,自给自足。我曾在抖音上看到有博主在农村生活,每天分享自给自足原日常生活,有一千多万粉丝。要是每天在这里拍喂鸡、养鸭、摘果……应该也能涨粉,账号应该做得不错。因为很多人向往这样的生活的。特别是城市里呆久的人。”弟弟说,可是舅爷舅娘们不会懂这些。
没过多久,便听到有人喊:“吃饭啦!”我们马上走回去,毕竟是客人,不想人家再喊。回来看到满满三大桌菜。鸡肉、鸭肉、鱼肉、扣肉、酸笋、青菜、米粉……好多菜。我在不喝酒,女士多的一桌坐下来。开吃后,我首先夹的是我最喜欢吃的酸笋,又脆又嫩,完全没有嚼不动的笋渣,而且酸和咸的比例刚好,咀嚼时有竹笋原生态的笋味,我情不自禁说了句:“竹笋真好吃呀!”一位舅娘笑着说:“好吃就多吃点。这是自己做的,之前有些来不及坎,不然会拿些出来晒笋干。”坐我旁边的姑姑也说比市场买的好吃多了。
我再吃一块鸡肉,肉质细嫩略有嚼头,鲜美入味,越吃越有味,就连骨头里都带着鲜甜。有点吃货体质的我,还是觉得好吃。这于我而言是一餐非常丰盛的大餐。
吃完饭后,我还暗暗想:自给自足的生活真令人羡慕。原汁原味、原生态的食物口感、味道果然不同。为什么这样想呢?是因为我长期在大城市里,很少吃得到这样的食物,才有这样的体验吗?
再想到,我们在大城市打拼,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让我们失去了好好品味食物,好好感受生活的机会。勇拼苦干,不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可是身体越来越累,心也越来越累。我们追求的好生活似乎离我们很远。很多时候,我们误认为好生活是有好多钱,要什么有什么。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很多什么不缺的人,并不见得就幸福快乐。在我看来,真正的好生活,与兜里有多少钱,掌着多少权,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用心生活,用心对待身边的一汤一勺、一居一室、一花一草。用心守护、感受自己的一片天地,便是富足。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这样富足。
很多事物,在我们用心对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赋予它们生命、与其相处下来,就会有一种不舍的情感。就像是自己亲手摘种的一个菜园,自己亲自松土、撒种子、浇水、除草,在每天看着它们的变化,在不断长大,会自觉间产生一种成就感、欢喜感。看着它们犹如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珍贵、美好,幸福感也因此油然而生。我想我的舅爷舅娘们就是这样生活的。
当我们用心地对待自己的吃食住行,认真对待每一餐饭、每一个房间、每一朵小花时,生活便像一首歌婉转动听的歌曲;一首有韵味的诗;一幅意境深远的画,这是精神富足。当身边的一切都是自己用心参与,带有自己的影子,自己的气质,那么即便是在深山老林,也会觉得富足,美好!(文/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