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行脚─随师侧记之二

 记录:忠云

  楔子

  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四日我获悉,将跟随 师父到大陆参访,心中极为振奋。学法将近八年,未曾尽过身为弟子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衷心企盼着也能「随侍师侧」。


  六月上旬,耕云禅学基金会收到中国佛教协会的正式邀请函--「谨邀请贵会 李挽 ( 耕云 ) 先生等七人禅学参访团,在北京作十天的参访,佛协会长赵朴初将会见和宴请全团,并安排座谈会和禅学讲演……」云云,近月来,停发宗教人士及团体入境许可证,引起国内外一片沈闷,而在此敏感时刻,受中国佛教协会的正式邀请,乃「安祥禅」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和谐人际关系。因此「燕山行」成行了。


  七人参访团安排的日程是七月十六日至七月二十五日,当时分析自己的因缘具足,正值学校放假,孩子可托付妺妺和妈妈,先生也表示赞成,只要  师父能赐予我随行的机会,我一定会欢喜无量,雀跃前往。由于兴奋加上期望,久久未能入眠,睡梦中却看到自己在机场与 师父会面,醒来欣喜无比,自知北京之行一定会如愿了。


  果然不错,陈董事长电话告知 : 「恭喜你, 师父答应了!」 当时的喜悦,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七月十六日

  清晨五时半,参访团员六人等在基金会集合,将书籍和礼品等物整理就绪后,驱车前往中和。六时半,师母送 师父和我们上车,并祝我们一路顺风。


  七时二十分到达机场,田璧双董事、叶灯辉师兄,应家兄妹已等候多时,由他们陪伴 师父,团员们开始办理出境手续和行李托运。八时四十分搭乘中华航空班机飞往香港,第一次搭乘飞机的我,心中有些紧张,但与 师父同行,不但没有晕机不适的现象,而且感觉比坐汽车还平稳,身心舒畅,忧虑全消,心中充满无比的欢喜。


  由于中国民航班机延迟,在香港等机一个多小时, 师父与我闲聊时说:「你会不会对孩子放心不下呀 ? 」 我向 师父报告:「在没有学安祥禅前, 孩子的确让我牵肠挂肚──几乎夜夜惊哭,而且还有气喘,后来,因努力调适心态、保任安祥,遵照 师父教诲的方法:『老姜汁涂抹孩子的背部,再用吹风机吹。』现在孩子已完全正常,所以我不会放不下了,非常感谢 师父的慈悲。安祥禅的确太好了!」 师父说:「只要你继续努力,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呢!」的确,正因「安祥」实在太好了,  师父才会不辞辛苦的应邀到北京,希望所有有缘的同胞们,也能同享安祥的美好。


  下午四时抵达北京国际机场,早有中国佛教协会办公室主任赵国忱先生、佛协国际组的印亮法师、河北佛协会长净慧法师和在中国民航服务的王主任、何师父等十余人,在场等候。大家见面热诚的招呼,备受礼遇,净慧法师一一介绍其随行弟子,而他们都是安祥禅的忠实读者,看着他们对 师父的恭敬态度,可见「安祥禅」在大陆的影响是肯定的。


  五时三十分,全体下榻于北京国际饭店,赵主任简单说明此次活动程序的安排及明天(次日)的节目后,就先行告退,让大家稍作休息。晚上,万褔联谊会的袁教授夫妇来访,经过介绍后共进晚餐。


  餐后送 师父回房休息,大家齐集陈董事长房间,共同研讨即将展开的参访活动,每人都有事做。我是随行唯一的女团员, 师父要我担任采访,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能与 师父亲近十天,紧张的是不知自己能否圆满地达成采访工作的使命?


  十点各自回房,准备迎接翌日的到来。


   七月十七日

  早上八时许,印亮法师带领我们到中国佛教协会,也是北京著名的古剎──广济寺。该寺位于巿中心的阜内大街,相传建于金朝,经过数次整修,现在是全中国佛教的神经中枢,寺内深广幽静,收藏历代文物及经卷甚丰,颇为珍贵。

  

  上午的活动是佛协主办的禅学座谈会,约有四十人参加。座谈是由佛协的周副会长绍良老居士主持,到会的有佛协的萧、游两位副秘书长、赵主任等领导,佛教界的净慧法师、传印法师、明哲法师、印亮法师等十余人。学术界有人民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方立天教授、社科院佛教研究室主任杨曾文教授、北大中国哲学研究室讲师张学智先生、北大的讲师陈继东先生、人大讲师邢东风博士等约二十余人。


  首先由净慧法师介绍佛协的领导及参加的法师、学者专家们,再由陈董事长介绍参访团团员,接着由佛协周副会长致词,希望借着这次的安祥座谈,使两岸的学术交流、文化活动带来美好的远景。


  座谈会以「大陆禅学研修现状和禅的当代意义」为主题。首先由净慧法师报告近年来大陆禅学研究的现况,分为学术界及宗教界两大部份。


  一、 学术界的研究重点:

   ( 一 ) 以六袓坛经为中心的研究

   ( 二 ) 以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为主题

   ( 三 ) 以哲学思辨来探讨禅学


  由于改革开放,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上学术界研究风气的活跃,促使佛教界的研究逐渐兴起。


  二、佛教界的研究重点:

   ( 一 ) 响应学术界之批判为重点的研究

   ( 二 ) 从禅的本身出发,以「安顿生命」之研究为主

   ( 三 ) 传统禅风的保存与发扬。例如禅宗袓庭「南华寺、云门、临济、赵州」等道场之恢愎与重建的工作


  最后,净慧法师将大陆禅学的流传归纳成三个系统:


  一、由虚云、来果禅师弟子流传的传统禅学。

  二、诺那活佛密宗大手印、大圆满引入禅学的弘扬。

  三、四川袁焕仙居士系统的禅学传播。


  从这些报导,显示无论是学术界或宗教界均出现「研究禅宗」的热潮。「安祥禅」的应运而生,使难懂、艰涩的禅,有门路可入、有方便可循。无怪乎两年来《安祥集》在大陆普受欢迎,北京大学更积极筹组禅学研究社,而且以「安祥禅」的有关著作做为参考,这真是可喜的事。大陆的感谢函纷至沓来,有的因熟读《安祥集》改变心态,而使久疾痊愈;有的因此而豁然贯通,感受到法喜禅悦,在在显示「安祥」有立竿见影之效。


  净慧法师报告后,由周副会长请 师父介绍安祥禅。 师父于言谈中特别强调:提倡生活化的宗教──安祥禅,是基于一种「使命感」,是基于一种对国家、对同胞的爱。宗教选择的错误,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中国自古以来的宗教,没有靠天的,都是靠自己,中国能不亡国,就是靠硬骨头。禅是纯中国的,是自我发觉、自我肯定、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然后自我完成。安祥禅确实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发挥和谐的作用。最后以历史引证:禅宗最兴盛的时候,就是国运最强盛的时侯(讲话全文另行记录)。 师父的讲话,引起与会者热烈的响应,相继踊跃发言。谨摘录与会者的发言如下:


  人民大学方立天所长说:

  “刚才净慧法师和耕云居士的谈话,很有启发性,我也谈谈自己的感受。综观各种宗教,确实佛教的道理较好,而其中又以「禅宗」为佳,我认为要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来探讨传统文化,不能只是停留在儒学上,势必要同时深入佛学、宗教才行。依我的看法,佛教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广。而佛教中又以禅宗、禅学最受到重视,因为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功能。


  现在谨就下列几个方面来探讨 :


  一、 对生命的安顿提供的方式。


  人有三种矛盾:

   1 .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人若不能和谐相处,彼此斗争、冲突,将带来很大的痛苦。

   2 . 内在的矛盾:意即生、老、病、死的问题。

   3 . 与自然界的矛盾:例如目前十八省巿闹水灾,安徽、江苏首当其冲;我们浙江北部有瘟疫,这些矛盾怎么面对?


  禅宗提供了面对这些矛盾的方案,为一些人所接受,这是它的内涵与功能。


  二、人的生命历程中,其行动思想,有善与不善两种性质。一些禅师们在道德境界上,提供一种理想境界,因为从善而使他的道德感受很愉悦,因此支持他坚持做下去,这个是相当可取的。


  三,禅学具有巨大心理调整的功能。耕云大师的大作,由邢东风博士转送的,我已经拜读。「安祥」与我们在面对人生、社会、心理上如何调适,有很大的关系。


  四、从心理调适,配合禅学修持的方法,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帮助,也是当前禅学受到广大巿民欢迎的原因。


  五、禅学提供另一种思维,它是直接思维,是非理性的。我的想法是:无论从事社会生活、科学研究、宗教生活,都需要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非理性思维并非错误,而是绝对存在的,禅学的思维,是可以解决非理性活动。非理性思维能解决精神领域及美学领域──文学、艺术。


  由于禅学有这么丰富的内涵和不同层次的功能,所以不但在传统文化中有极重要的地位,目前在西方也引起强大的回响,这些都不是偶然的。禅学非常重要,能适应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群体的需要,将来是否能继续推广,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人大的宗教研究所、国文系、历史系、社会学系,对禅学都很有兴趣,我们希望研究的领域越来越深,越来越发展。”


  社会科学院杨曾文主任说:「禅学的研究发展,须靠禅的修持与理论。要重视方法的完善,及指导者的为人,并加强禅的研究力行,才能将禅发扬光大,弘扬世界,莫让日本专美于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邢东风博土接着说:

  (邢博士于四月份见过 师父,又因其研究南宗,所以对安祥禅有相当的体认。 师父在他报告后,还特别希望他能以「理论研究」来指导、实验安祥禅。)


  “我对袓师禅,特别是惠能大师以后的南宗有研究,也聆听过耕云大师的讲座,受到启发。从中国禅、袓师禅,包括耕云大师提倡的安祥禅,揭示所谓的「生命共相」,从理性的层面来理解,它可能是「灵性」。「灵性」的具体表现就是「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国古代禅师的自由、解脱、展示人生理想境界,充满无限魅力。因他们最早体验到禅,就以最完美的方式揭示出来。


  国外「铃木大拙」的禅,毕竟与中国禅有距离,中国人研究禅的高质量作品很少,而佛教内部的高水平修持者,对社会的影响比较有限,目前政府也提倡发扬传统文化,而禅是传统文化中的奇葩,菁华。所以我们有责任做理智的分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阐发「禅」。从禅学研究和修行体验二方面,耕云大师已充份作了表率。


  禅不可说,但在末法时代,人们根基浅钝,若是不说,更难领悟、接受,所以需要既有很好的学识修养,又有很好修持的人,我觉得佛教界和学术界要互相合作,培养这样的人才。


  很多学者认为各种宗教,如果没有体验,就没有发言权。但我觉得禅比较特殊,它不一定要从打坐中去体验,就是刚才耕云大师讲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其实,中国的禅师在他的语言、自由活动中,已经表现出生命的灵性。他们讲话无法有逻辑思惟线索,不管你懂或不懂,非常自如、幽默,即充满智慧,所谓「智慧」就是表现生命的灵性。”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王新先生接着介绍天台止观,认为它与禅并重。而且行住坐卧、语默动静无不是禅的修学方法。


  北大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张学智先生说:

  “我是研究中国哲学史,佛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尤其宋明理学更是深受禅学的影响。禅学的直觉思虑方式很高明,很有贡献,我觉得还会发生更好的作用。二、三十年来著名的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梁涑溟先生,熊十力先生,都希望把禅宗的直觉方式和西方的理智方式结合起来。希望大家都能在这方面努力。”


  最后是北大哲学系讲师陈继东先生发言:

  “自从上次与耕云先生见面后,对「安祥禅」发生了兴趣,这次座谈会的主题之一就是「禅的当代意义」,而耕云先生的安祥禅就是把禅的古老思想和现代社会生活联接起来,禅如何有益于我们现代生活,安祥禅对我的影响最深。佛教中,只有唯识学建立自己的哲学,所以对中国社会影响不大,而「安祥禅」已经把禅的感想汇入现代人的生活,指出合理的人生是什么?如何建立合理的生活?使我深受感动。现在佛教界、学术界的学者专家,一致认为禅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不管是以研究角度,或是修行的角度,来发扬禅学,以祥和社会、凈化人心,提升人类的精神文明,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他们对应运而生的安祥禅予以高度的评价并表示浓厚的兴趣。周副会长也非常肯定此次访问团访问的意义和影响,希望以后能够多作这种活动,以利益更广大的人群。”


  约十一时半,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赶来,他首先表示很惋惜不能参加刚才的盛会,原因是为了筹措「救灾」的募款;不过,回去会听「录音的记录」;接着,赵朴老提到有些人把「佛教」当迷信,其实「迷信」是因为佛教为正信,才有这个名词的产生。他说毛主席曾提到六袓惠能,证实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把唯心论提到了最高峰。又有一次,他问一位随从:「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我喜欢妈妈!」「你妈妈是不是学佛的?」「主席,您怎么知道?」毛主席说:「学佛的人慈悲、善良!」赵朴老说:「这是毛主席对佛教的评语。」


  赵朴老一再赞赏安祥禅,直说「安祥」两个字用得太好了!两位圣者的初会,充满祥和愉悦的气氛,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如沐春风,深深感受到他们的性灵光辉,他们对众生的悲悯、无私无我的伟大胸怀,实为后学者的最佳典范。


  随后,双方互赠礼物以作纪念。陈董事长代表参访团致词,表达参访团对赵朴老的敬意,并对佛协邀请参访团的盛意及辛劳,表示万分的感谢。


  中午十二时,佛协宴请参访团全体团员和参加座谈会的学者专家、法师们。席间,赵朴老发表欢迎台湾禅学参访团的讲话,他首先指出:


  「禅,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生命哲学的最高成就,已经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一个以审美和确立人生生活型态为内容的禅学热,正在中国及世界扩大传播。中国作为禅的故乡和发源地,如何响应禅学日益受到举世瞩目的殊胜因缘,这是值得我们佛教界和学术界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赵朴老在致词中对 师父在弘扬中华禅学的贡献表示赞赏。他说:

  「耕云先生早年曾随禅宗高僧虚云、来果二老参究,数十年中苦心孤诣,真修实证。自从得个入处后,便以言所悟,行所言的真实践履弘扬禅学,并特地抬出深契佛心祖意的『安祥禅』广接大众,强调以正见、正受检验禅者的心态,在弘法度生的行愿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耕云先生的《安祥禅》等禅学著作,不但在台湾深受学禅者的喜爱,这些著作在大陆出版发行后,也已成为禅学读物中深受欢迎的畅销书。这就说明了,耕云先生及他所领导的禅学研究会在响应当前举世风靡的禅学热中,做了非常有价值的工作。」(致词全文另文刊登)


  师父致答词时,也盛赞中国佛协成立以来,卓有成效的护教弘法业绩,称赞赵朴老是乘愿再来的肉身菩萨。


  这是一个难得的聚会,从教内到教外,从学术界到宗教界,从台湾到大陆,这些全国禅学界的菁英共聚一堂,亲切交流,有如一家人,如此盛况,堪称前所未有。


  餐后,赵朴老又匆匆告退,继续为救灾的工作忙碌。朴老年近九十高龄,但身体硬朗,精神抖擞,慈祥的面容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数十年来,在中国大陆,他是护教护法的大功臣,弘法利生,功德广大,台湾的印顺、南亭等高僧,都非常赞叹,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下午二时,参访团由凈慧法师及印亮法师带领,赴西山八景之一的灵光寺参观佛牙舍利塔。该塔建于辽代,于八国联军时被毁,约四十余年前在旧塔基内发现佛牙舍利后,重新建造一座高五十一米,八角形十三层的高塔。塔基须弥台高出地面二点七米,面积廿二平方米,塔身外形采唐宋时期北方流行的单层密檐形式,配以碧瓦金剎,绮窗复拱,有朴素简洁与挺拔秀丽的风格。塔内作七层,主殿佛牙舍利堂中,设置金刚座及彩绘屏风,上置藏式纯金舍利塔一座,系从故宫移来,上镶各色珠宝玉石,光彩夺目,佛牙舍利供奉其中,其余各层分别典藏汉、蒙、藏、傣各族经典及法物。


  佛牙舍利塔平时是不开放的,这次佛协为了接待参访团而开放参观礼拜,实属殊胜因缘。亲见佛牙舍利,有如亲见佛陀真身,缅怀佛陀的无量悲心与智慧,使参访团的北京之行意义更为深远。佛陀的心髓,因 师父的悲愿而重现世间,所谓佛法难闻难遇,但愿有缘众生,千万珍惜这一殊胜法缘。


   七月十八日

  北京一早的气温稍凉,颇为舒适。八时,净慧法师、印亮法师带领我们到法源寺──中国佛学院,参加「耕云居士禅学讲演会」。法源寺在北京城内,是现存历史最久的名剎。红色的山门,左右石狮两座,门额上,大理石雕镌着金色的「法源寺」三字,显示出一个古老寺庙的雄伟气象。


  中国佛学院的副院长,住持传印法师,笑容满面的在门前迎接我们,引导到贵宾室休息。他先介绍佛学院的现况,目前有五十余位的学僧,是从三百多个报考人中挑选,竞争相当激烈,所以能维持一定的水平。接着他请 师父见谅,因为只能容纳一五 O 人的讲堂,却挤满了四百多人,非常拥挤。但也显示耕云先生的到来,有如一场「及时雨」,为久早逢甘霖的大陆佛教,带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九时十分,跟随传印法师进入会场,此时,正下着不算小的雨,只见走廊挤满了人,场内座无虚席,很多人席地而坐,讲台前放置十几部的录音机,还有录像机──准备将整个过程作为录像带,盛况空前。


  首先,传印法师热烈的介绍台湾禅学参访团的团员,接着说:

  「这个法缘──法的因缘,是文革后,法源寺开放以来,第一次有这样殊胜的场面。一大群大学生,一大早就到这里,即使下雨也阻挡不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向往者。大家都知道,耕云老居士是弘扬最难弘扬的『禅宗』,这不是一般的事情,如果没有大愿、大力、大慈、大悲是办不到的。


  从赵朴老的介绍得知,耕云居士早期曾亲近过禅宗大德,虚云、来果老和尚,参究向上一着。袓师说:『禅是平常心』。但愈平常就愈不平常,难就难在这里。耕云居士深入浅出的弘扬,把这极不平常的禅法,发扬成为平平常常,让我们都能接受,这个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希望各位居士、各位同学,在耕云居士言下、一念不生的地方来体验、把捉,切切不要当面错过。现在就请耕云先生为我们讲演。」


  师父九十分钟的开示,把禅的发展做了完整的介绍,并从「时代背景的不同」和「禅宗作略改变的必要性」两方面来分析「为何将袓师禅稀释成安祥禅?」更就安祥禅的修持要点、如何契入,作出详细的说明,其中还持别提出「法伦」──法底伦理的重要性。


  「法伦」的重要,是 师父在台湾不曾公开提出的。学习安祥禅八年,我可以肯定地说:我的身体更健康,家庭、孩子、工作均有完全不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生命有了正面、积极的认识。想想愚昧如我,能有如此的转变,完全归功于「诚」和「感恩」。


  自己曾当面感激 师父, 师父说:「你把我当父亲,我也把你当孩子护念着。」多一分的感恩之情,心力就更上层楼,我想这就是「法伦」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记得有位同门师兄,追随 师父四、五年后,终于肯定安祥禅,当面向 师父表达感激之意, 师父说「很好!但你第一次见我时,心中很不以为然,不是吗?」这位弟子面有愧色。 师父对每位弟子学法的心态了如指掌,但不论弟子诚敬与否,总是以无限的包容,耐心的等待,不断地以法乳喂养,让弟子自我肯定。从这个例子中,一方面让我们感受到 师父无限的包容力,另一方面更告诉我们,学法的「诚敬信行」愈具足,心力愈强,否则浪费了四、五年的光阴,实在冤枉!


  师父讲演后,由基金会陈董事长简介此次访问的因缘。董事长持别谢谢知音──净慧法师,他是中国佛学院的杰出校友,因为他的同见同行,使安祥禅的美好得以让更多的人品尝。最后代表禅学参访团赠送佛学院一套「现代佛学丛书」、「禅的认知与修学」、「佛法在世间」的录像带。而传印法师也馈赠书画给 师父留念。传印法师说:「耕云老居士的讲演,的确让我们得到非常深、非常深的安祥心态,老居士的讲演滔滔自如,也没有讲稿,如果没有真修为是做不到的。老居士这种大愿、大力,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这些年轻的学子,要以这种精神荷担如来家业。庞蕴老居士曾说:『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所以希望大家要努力体会安祥的境界。昨天,我刚读一半的《观潮随笔》,得到莫大的心力,这个法的的确确是无价之宝,一定要共同努力,二六时中保持安祥,动静皆安祥。」


  最后,把四百册安祥禅的丛书送给与会者,大家争相索取一空。很多人向隅,只好先登记再补送。有书的人又赶紧抢着请 师父签名,传印法师随即请 师父到贵宾室休息。他们就转请董事长签名,顿时,陈师兄成为大明星。突然,有位男士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告诉我:「我是位学者,烦请您告诉耕云先生,他胜过铃木大拙,我很钦佩!」我很为这位学者高兴,因为他已经找到了!


  休息时,净慧法师特别提到「签名」的原由:「这里称为「信息」──借由签名,得到修行者的加持力。」这验证了我的感受,每每打开 师父的来函,或听到 师父说话,心态总是为之一变。 师父的慈悲,令人赞叹!


  传印法师一再感谢 师父,使他们能从「净教」中,把心法打开,并且拿出贵宾签名簿请 师父题字签名,也请访问团的团员一一签名,并且慎重说明此举的重大意义,这是千古流传的历史纪录:安祥禅于一九九一年七月十八日正式传入。


  在愉悦中,大家共进午餐。 师父说:「大陆的佛教有完整的系统,更应超越台湾佛教,否则消失存在的作用,就会消失存在的意义。如果政府能鼓励、奖励出家,这是一种感人情怀,就可扼止人口的快速膨胀;如果寺庙能安排社会工作、慈善工作、文教工作,设立调解机构,那么佛教对社会的安定、和谐就有很大的贡献。如此最多五年,佛法就能复兴。」 师父时时以社会国家的安定、和谐为念,希望大陆佛教真能努力往这方面发展,使佛法的甘露普降世间,才是佛的孝子贤孙。


  餐毕,参访团由传印法师、净慧法师带领参观法源寺,但见苍松翠柏、银杏、丁香遍植,听说清代常有诗人相约在此,举行「丁香大会」。寺内佛教文物图书馆,集中保存了很多珍贵的佛教艺术品和善本经典。两位法师一一为我们详尽解说,真所谓「如数家珍」,使我们大饱眼褔之余,也上了宝贵的一课。在喜悦中,结束了今天的参访。


   七月十九日

  清晨七时,净慧法师、佛协赵主任、印亮法师等一行已准时来接参访团赴河北石家庄。经过两天的座谈会与讲演,一大早又要赶路,只见 师父仍精神奕奕,他老人家为法奔波,不辞劳累的精神与耐心,实在令人感动。「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利益一切众生供养。」 师父在此行中表露无遗,身历其境,亲沐法乳的随行弟子,也个个抖擞精神,踏上前往河北石家庄的旅程。


  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距离北京约二百七十公里,沿着京石公路,正常行程约五小时。当我们上了车,在中国民航服务的何居士和一位女作家武华女士也要和我们同行。何居士是位很热诚的安祥禅忠实读者,对 师父非常恭敬,因为在四月曾拜见过 师父,受益良多,所以从我们参访团到北京的这几天,他总是随行在侧,令人非常感动。武华女士在车上与我闲聊,得知她是位作家也是位老修行,因与河北佛协常有往来,有缘拜读《安祥集》、《迈向生命圆满》,觉得很相应。所以当他得知 师父要到临济袓庭说法,满心喜悦,虽说家住承德,而且承德往北京、北京往石家庄的车票都是一票难求,或许是诚心有感,因缘具足,都恰巧踫到有人退票,于是达成心愿。在车上我们交换学习安祥禅的心得,相谈甚欢,他请求我为她引见 师父, 师父慈悲应允。后来,她告诉我:和 师父短暂的相处,却感觉好亲切、好祥和,反而有些相交多时的朋友,却有如两条平行的冰凉铁轨,令她十分感叹。


  由于绕道的影响,到达石家庄河北宾馆,已经是下午二点多了,饭店的厨师已经休息,净慧法师的弟子们已等候多时,他们找来一些方便面及酱菜,用开水一泡,大家就这样解决了别具风味的一餐。然后稍作安顿,又要在宾馆会议室举行禅学座谈会。


  下午四时开始座谈,参加者有河北电台的人员、记者、河北师范大学教职员、由天津赶来的教师等三十余人,他们绝大部份都是《安祥集》的读者,对安祥禅非常向往。


  会中分别由净慧法师与陈董事长介绍与会人员,并说明这次活动的机缘,随即 师父为大家讲演「如何修学安祥禅」,然后展开讨论及解答问题,发言踊跃,至六时许才结束。


  晚上七时,河北佛协在宾馆准备三桌素席,接待参访团人员及远道的来宾。河北省宗教局李永来副局长等与 师父共进晚餐,大家谈到河北是禅的故乡,有很多古迹及文物值得整理发扬,正定的临济袓庭与赵县的观音院,都有复兴整建的计划,且河北官方是非常肯定与支持的;并且有结合境内的其他古迹,规划发展一个禅文化的观光区,展望前景非常光明。


  和我同桌的河北电台播音员吴老师,他的声音酷似宝岛李季准先生,相当有磁性。他告诉我说:「河北电台的同仁们,对安祥禅十分推崇,有些亲友职务在身,无法来听耕云大师的演讲。」他还介绍了一位同仁的女婿,是位学者,他说:「我的岳丈本来很容易生气,看了《安祥集》后,完全改变,所以今天我来听听看,到底什么力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扭转一个老年人的观念呢?」虽然他自称是以学术研究的动机来听法,不是来学法修行,但只要他能接受安祥禅的理念,且能改变自己的想念和行为,不就是在修行的路上了吗?祝褔他能早日体会到安祥的美好。


  石家庄的行程预定三天,但是我们却未曾告知 师父,以致于 师父以为是一天而未带换洗的衣沕。到了晚上,我们这群不尽职的弟子才突然发现,出了这个大纰漏,临时又没有地方买,造成 师父在大热天,一件衣服连穿了三天。虽然我们想了许多补救的方法,如当晚将衣服洗干净,用吹风机吹干;或者暂穿陈师兄的休闲衫(尺寸较大的),但 师父都说不必,告诉我们:「这算不了什么,以前在部队行军,不比这更糟吗?」 师父安之若素,毫不介意的态度,凡事包容,慈悲、宽广的胸襟,真是我们的楷模。


   七月二十日

  上午八时,参访团一行在净慧法师、赵主任等的陪同下,自石家庄河北宾馆出发,前往临济寺。车行约一小时,到达该寺山门,只见车前排列信众达数百名之多,一时锣鼓笙乐齐鸣,鞭炮声不绝于耳,场面壮观,表现出无比的热情。进入山门,首先看到的是石刻的临济袓师法相,穿过山门,在全寺庭院的中心,耸立一座高达数十丈的舍利塔,塔呈灰墨色,非常古拙典雅、雄伟壮观,是该寺仅存的历史悠久的古迹,全寺的建筑可说是以舍利塔为中心,沿着外围兴建,主殿是在寺的后进正中。在方丈有明法师、首座弘川法师等接待下,参访团一行在大殿礼佛,并参拜了法乳堂及传灯堂, 师父对两堂雕刻的禅宗法脉源流及中日禅缘等资料很感兴趣,认为寺院要在佛教文化的宣传上多动脑筋,禅风与文风应有效地结合起来。


  稍事休息后,就以该寺左角兴工赶建的篷子作为讲演厅,内外挤满了信众,还有许多是在树荫下坐下来。首先由净慧法师介绍 师父及参访团和佛协赵主任等,然后敦请 师父讲演。


  这是 师父到北京的第二次正式讲演,历时一个多小时。首先强调:从南岳怀让禅师到临济大师,都是非常重视法的伦理。南岳怀让在开悟后,仍亲自侍候六袓十五年,由于他的尊师重道,表现出非常圆满之法的伦理和精深的造诣;临济大师是中国最杰出、最典型的禅师,他与师父父子情深,绝不是泛泛的关系。现在临济宗所以绵延不断,正印证了禅林中的一句古训:「师道不立,修法不成」。


  接着, 师父赞叹石家庄是个地灵人杰的好地方,尤其有赵州、临济两位大师的护持,修行容易成就。 师父也特别赞美净慧法师,说其与赵州古佛有很深的缘,现在又在此荷担如来家业,重兴一千多年前的道场,有这么好的导师,希望大家的修行能一日千里,否则就辜负了这一段因缘。


  然后, 师父解说安祥禅修学的方法,重点在一个「诚」。用一颗至诚的心,就是由衷。用由衷的心态去反省,把心上的污垢去掉,就会成功,人生就会通畅,智力也会提升;用由衷的心去做研究工作,成效会提高。那么今年会比去年好,明年会比今年强。


  总之,能心安无愧,处处讲求和谐,在受用方面以安祥为究竟,如此理事具足,无需外求,「安祥」是必须的,也是足够的。


  师父的讲演获得热烈的掌声,会场一片祥和之气。


  十一时左右回到客堂休息,信众纷纷到临济祖庭索取书籍,一时大排长龙,为的是请 师父签名。 师父不辞辛苦,一个个详问名字,然后题上一句法语,并签上「耕云」两字,每位信众均兴高采烈。席间,河北宗教局刘局长,与我邻坐,也很热情的为我介绍附近的一些名胜。最令人高兴的是他听了 师父的讲演,真正体会到佛教是教人如何做人,而非只是念经、拜佛;是一种智慧的宗教。他很佩服 师父,他说:「一般法师只懂佛教的事情,但耕云先生还精通天文、地理、科学,希望他能多到河北来讲演,也能出版著作造褔大众。」


  今天是参访团到大陆以来,天气最热的一天,同时也是最热闹、最热情的一天,一大群人挤在篷子内,既无冷气,也无电扇,连墙都没有,等于是在露天的大自然之下,大家挥汗如雨却不以为苦,这种求法的精神,真情的流露,的确令人感动。


  中午在临济寺内用餐,满桌的素菜,特大的饭碗,无不显示北方乡间纯朴务实的特点,主人及旁立信众们,见参访团团员只吃半碗饭,但西瓜却一块接着一块。他们那里知道参访团节目紧凑,风尘朴朴的早已没有食欲。加上身处热烘烘的大地,没有冷气消暑,当然只对西瓜情有独锺了。


  餐后略事休息,随即乘车前往赵县柏林寺,约下午二时抵达,同样的又是数百位信众齐聚在山门前迎接,中午炎热的太阳下,他们那种真诚期待的热情,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从谂禅师的道场,寺址现在已是巿中心的大马路旁,寺内土地空旷方正,赵州古柏耸立正中,显得挺拔雄伟,非常壮观。十几株千年古柏,翠绿苍劲,分布四周,动工重建的大雄宝殿,显示古剎重兴在望。据净慧法师介绍,此地交通方便,古迹甚多,上级已规划为文物保存区,发展观光事业,而佛协也计划在此筹设佛学院,以培育弘法人才。


  在热情如火的信众围绕下,参访团进入该寺空旷的场内,在一座高达数丈的观音像前顶礼,祝愿道场早日复兴,禅门正法发扬光大。接着,一行人鱼贯进入接待室,由于热气逼人,我为了替 师父消暑,悄悄地请一位寺众,帮我找点水弄湿手帕,好给 师父擦汗。当我把湿凉的手帕呈给 师父时, 师父小声地对我说:「尽量不要麻烦人家。」由此不禁联想起,有天早上要离开旅馆时, 师父对我们说:「即使是住旅馆,也尽量不要弄脏和麻烦人家。」这种处处为别人着想,体谅别人的慈悲心,让我认清自己的执着,也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慈悲,非常感激 师父。


  休息时,我们品尝了耳熟能详的「赵州茶」, 师父特别建议,引进优良茶种,把赵州茶恢愎起来。品尝茶香,仰望庭前的古柏,涵泳着「庭前柏树子」、「吃茶去」的公案,亲临道场,回味袓师风范,多少体会到赵州老人的悲心广大。可怜的众生,骑牛寻牛的到处寻寻觅觅,不得安宁,若能喝喝茶就此休歇,一切都是现成,放下即是!


  净慧法师为我们介绍此地的兴衰典故,周围环境及重建规划等,详尽而深入,使大家对袓庭的复兴信心倍增。临别,柏林寺致送 师父一只院内柏树制成的手杖。 师父嘱咐放在基金会作为纪念文物,参访团同时也捐助美金壹仟元给赵州道场,作为建筑费用。


  在信众热情的接待与欢送下,大家依依不舍离开柏林寺,顺道前往著名的赵州桥一游,该桥于一九八三年重新翻修,是一座拱形石桥,桥上的石板路留有驴的脚印及车轨的深痕,这也是一段公案。


  有人问赵州:「什么是佛法?」曰:「赵州桥」又问:「如何是赵州桥?」曰:「渡驴渡马。」赵州桥就因此而名震遐迩。千余年来,走过此桥的参访行脚的禅客何可胜数,但能有几人因此而得度呢?还不都是在原本如此处打住,一笑置之罢了。


  赵州桥的另一端是一个公园,但见园林亭阁,环境幽雅,门上书有「天下第一桥」字样,日内有一座陈列馆,专门陈列历代中国古桥的设计、图形、建材及工艺、石造的桥墩、面板、侧柱、护栏及护板等,收藏非常丰富,有如上了一堂造桥的课程。


  这两天,由于天气酷热,相当辛苦,但信众的热情让我们深受感动,有位画家澈夜作画赠予 师父;有的信众又是饮料、又是水果地嘘寒问暖;而最可贵的是听到有位女信众告诉我说:「安祥禅挽救了我破碎的婚姻。……」这些回响,让我深觉 师父辛劳的汗水没有白流,安祥的美好实在令人感动!


   七月二十一日

  早上六时多,当我打开房门,迎面看到净慧法师和一位年轻人,净慧法师告诉我:「年轻人是从保定赶来的,他看过《安祥集》,很想拜见耕云先生。但由于不知道整个行程,当他赶到石家庄,我们已赴临济袓庭;当他赶往临济袓庭,我们又返回河北宾馆。昨天晚上十一时多才赶到这里,他请我引见,我想太晚了,所以请他今天早上再来;昨天晚上他就在外面草地上睡了一夜呢!」我一听,心中为他这种求法热情感动不已,马上报告 师父。 师父对于他的至诚既感动又怜惜,当场邀他共进早餐,餐中他介绍自己:「我姓胡,是保定人,目前在教书,我吃素、念佛、打坐。自从拜读《安祥集》后,非常相应,我因为头部长个瘤,又因这个部位血管密布不能开刀,非常痛苦,但只要我到寺庙中,似乎疼痛就有减轻之感,所以我想出家度此一生,今天特地赶来拜见耕云先生,请您给我开示。」 师父说,「你还年轻,又要工作,需要相当的体力,修行不一定要吃素。学法要从心态上去改变,要时常反省,保持心安,修正心态后,身体会越来越好,因为疾病来至于错误的心态。你的瘤长在那里?」此时胡姓青年撩起头发,原来在左边的太阳穴附近, 师父当场为他加持。只见他苍白失意的脸庞顿时红润,散发出光彩。随后他满口袋地找,想掏出所有的钱供养 师父, 师父除了赶紧让师兄们阻止他掏钱,自己也在口袋里掏出钱说:「难得你这样热诚,我还想拿钱给你买车票呢!」


  眼看着一位精神萎靡的青年,经 师父慈悲开示后,容光焕发地离去,这样的一幕真使人为之欢喜、赞叹,而难以忘怀。也证实了 师父常说的一句话:「正法是立竿见影,通得过实验的。」


  八时许,作家武华和河北电台的吴老师和我们一起搭乘佛协的车至石家庄火车站,沿途他们准备录音带,把握与 师父相处的秒秒时光。到了车站,站前广场已有十多位朋友,还有从天津南开中学来的几位教师,他们把握时机,围绕着 师父请求开示,他们追求真理的精神,台湾同胞实在是望尘莫及。开车前十分钟,大家才依依不舍地送别,期待下一次赶快到来。


  净慧法师是河北佛协的会长,他以主人的身份随行护送 师父返京,在车厢中亲切交谈,曾表示将敦请 师父明年到华中、华南地区访问,俾能法雨甘露,普润大地,使更多更多的有缘众生,共蒙法益。


  车行四小时,中午到达全国最壮观的北京火车站,其建筑已经老旧,但发辉了极大功效,以每天至少十几万的人潮来看,管理还算有序,唯以首善之区的首都车站来说,就环境卫生真是够瞧的了。


  回北京国际饭店,用完简便午餐稍事整理,下午应中国民航的热烈要求,又举行禅学座谈会。他们接触安祥禅不久,但都有高度的兴趣和认同,所以特别要求安排。 师父也不顾连日的辛劳,慈悲应允。会中双方介绍出席人员后,由参访团团员分别报告修学安祥禅的过程与心得,再由在航空界服务的王主任、何老师、蒋先生等报告学习安祥禅的机缘与体认,并由衷地表达了感恩之情。最后由 师父作了三十分钟深入浅出的讲演「修学安祥禅的要领」,并回答有关问题,座谈会一共进行了二个小时,在意犹未尽的情况下散会。


   七月二十二日

  今天除了晚上的答谢宴外,没有安排座谈会等活动,感觉较为轻松。由于唐、曾、柯三位师兄初次到北京,所以利用上午去参观名胜,买些当地土产回家。郭师兄和我还有陈师兄要继续留在北京,所以就由我们三人随侍 师父。吃完早餐,依照往例,我们总会和 师父一起散散步。就在踏出饭店的门,我突然跌了一跤,结果抱着 师父的腿爬起来,当时极窘。我很惭愧对 师父说:「本以为扶着 师父,是怕 师父走不稳,没想到是我自己跌跤,被 师父救起来,实在难为情。」 师父说:「没什么难为情的!」针对这件事,我一直在找原因:哇!原来如此!


  随行 师父的这几天来,心中一直是只有空空朗朗的安祥觉受,而在跌跤之前,我出现了一个杂念。每次进出饭店时,门口总有服务的年轻小男生和小女生,他们以京片子说:「您好!」或「您早」,煞是好听又长得极为可爱,我就因为起了这么一念,马上跌了一跤,因为这件事,使我想起「野鸭子公案」,庆幸自己能及时回头,否则就枉费了 师父的苦心,实在很感激 师父的慈悲。


  十时左右,航天大学的马教授和袁教授来访,由郭师兄和我随侍。马教授是气功大师,修为颇深,本身虽是回教徒,却非常有正见,自从接触「安祥禅」之后,就肯定这是正法,广为介绍,今天马教授除了介绍气功疗法相关的问题外,也提出他对安祥禅的看法。


  马教授说安祥禅具备三个原则:

  一、 简易:简单到一般人「不该想的别想,不该做的别做」,以一般人都很容易做到的为修行的主体,所以最简、最易。


  「热了出汗,冷了打颤,渴了喝水,饿了吃饭」简单的一句话,只要有禅学修养的人,一听就悟了。这非常难能可贵。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接近禅,只有具备「简易」性,才能推广。


  二、 变易:「耕云先生已把现代科学与禅学结合起来,例如提到水是氢二氧一;大胆承认马克斯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不因主观或政治因素而否定,完全是客观、超越。所以能适应现代,把握「变易」,使其有更大的兼容性。


  三、 不易:具备不变的原则,「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反对偶像崇拜,不烧香、不拜拜。


  有这三项原则,如果每位弟子都能知道 师父的教导,继续发扬光大,使安祥禅成为两岸同胞的精神食粮,任何人都能接受;若不接受,也能容忍、不反抗、不对立,那么可以造福全国和全世界。敢大胆地说,历史上将会记载:继惠能禅宗之后,安祥禅是廿世纪末起衰振兴的又一个「惠能禅学」。但现在只是出现雏型,必须弟子们珍惜,努力发扬。


  接着,马教授对安祥禅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三个建议:

  一、面向现实:学禅若只是背上一千条公案,或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这都是「头上安头」,因循成习会使禅乏人问津,最后只有几个老人聚在一起自叹「酒后知己千杯少,世人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世风日下,完了……」。结果,历史一直继续着,而自己却完了,被淘汰了。「安祥」的确超越了宗教,超越一切,那一个不需要安祥,两岸人民有如两兄弟,大家都需要安祥,都需要尊重自己,不迷信,因为多烧香并不能增加安祥。


  做为时代的禅,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能不注入时代的特色,汇入时代的精神,有了生命才能造褔人群,所以禅要讲求效益,希望是「少一点公案,多一点现实;少一点古董语,多一点现代语。」弟子们能提供自己的研究心得、想法集思广益,把安祥禅更加发扬,不能只守着老旧,否则会一代不如一代。


  二、面向科学:禅要有科学依据和可以印证,才能产生对时代的吸引力。禅不再是只传法一人就归隐,也是耕云先生为什么会到大陆来的原因,您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您的讲演已经和现代科学结合了,但是希望还能就科学,物理、化学、量子力学……种种研究,注入时代的血液,使安祥禅走向全中国、全世界。安祥禅要达到造褔人群的主旨,就要面向科学,要使别人一提到「安祥禅」就有这个印象;它不是迷信,它是科学的、有学问、有真理的。


  三、面向未来:面向青年就是面向末来。大陆的青年受到西方的影导,物欲、情欲炽盛,这是不安祥的因素,要青年接受禅很难,他们总以为禅是老和尚打坐;不知禅是一种安祥的心态,友爱全世界的爱心。所以发展禅要发展青少年的活动。例如「安祥合唱团」把安祥溶入于音乐,寓教于乐是一种健康美学。若还能设计「安祥操」,「安祥舞」……,又洒脱、又健康,也是安祥禅的广告,一定会深受青年人的喜爱。一旦吸引产生兴趣,要认识禅就容易了。


  安祥禅要有层次,亦即能因材施教,例如一般广大的民众群是一个层次;学者、科学家、哲学家是一个层次;佛门弟子又是另一个层次,若不能因材施教,是会吓跑人的。方法灵活,有新的创迼、活力、内涵,能吸引更多人共同趋向安祥,奉献人生,享受人生,创造一个美好、理想、公平的人间世界,迈向生命的圆满。


  马教授的这番见解,的确是肺腑之言,所以 师父说:马教授是位很好的心灵工程师,也是难得的知音。


  共进午餐时,袁教授再邀请 师父前往海淀区铁道中学,观赏金帆青少年合唱团演唱禅曲及民谣。 师父非常重视今天晚上的答谢宴,本无意前往,拗不过袁教授的盛意,餐毕随即前往。该团的团员大都为海淀区居民的子女,而该区是全国人文荟萃之地,著名的北大、清华、北医大、人大、航大等最高学府的所在地,可说是全中国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地。所以这个合唱团先天就有一种不凡的气质。尤其在名指挥家秋里老师爱心的调教下,是一个高水平的队伍。穿着整洁的团服充满朝气,歌声清纯嘹亮,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每曲由他们表现出来,真是别有一番韵味,令人赞赏不已。还有,秋里老师那种全身与音乐溶为一体的指挥也让我大饱眼褔。


  演唱会后,举行一个简单的签约仪式,因为「金帆少年合唱团」今天获得教育局的批淮,可以同时使用「安祥少年合唱团」的名字。 师父一再提醒我们晚上有重要聚会,要提早回饭店以免堵车。回想 师父的慈悲待人,只要是收到信件总是马上动笔;这些日子在北京参访, 师父总比约定的时间早半个小时打开房门等候,反而是随行弟子每次总会拖延时间,难怪 师父会一再提醒。下午五时,全体团员均赶回饭店集合。


  答谢晚宴是参访团为了感谢中国佛协及各有关单位的盛情接待而举办的。邀请的贵宾包括中国佛协赵朴初会长暨赵夫人、秘书长周绍良先生、萧秘书长、游副秘书长、国务院宗教局副局长赤耐先生、河北佛协会长净慧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人民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方教授、北大楼教授、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主任等佛教界及学术界著名人士共三十余人,他们都是这几天对参访团极力协助支持的朋友,有的是初交,有的与 师父上一次就系上了殊胜的法缘,他们亲切温馨的接待,令人有宾至如归之感,而他们理性认真的研究态度,更使人对他们追求真理的热诚感到由衷地钦佩。


  晚宴开始,首先由陈董事长代表参访团对贵宾的莅临及在访期间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随后参访团为了表达对大陆水灾受难者的关怀,由陈董事长代表致送美金一万元及黄金二巿斤给灾情最重的皖北地区,参访团的同胞爱,受到在场来宾一致的赞叹。


  赵朴老致答时,首先代表灾民表示诚挚的谢意,并赞佩参访团表现了人溺己溺的禅者悲愿。赵朴老表示,参访团的来访,时间虽短,但却做了很多工作。禅,有时说,有时不说,不管说或者不说,都能给人很大的启迪。他对 师父说:「这次的聚会,或许是多生的因缘,也许是在六袓时代,也许是在佛陀时代就已种下了因缘。今天的盛会是千载一时,也是一时千载,今天播下的安祥禅种子,必能流传千古,耕云先生的禅学讲话是法施,捐款赈灾是财施,使灾民离苦是无畏施,法施财施无畏施具足,实在是因缘殊胜。」


  餐会在欢愉的气氛中进行, 师父与赵朴老一直用流利的「巴利文」畅谈着,虽然听不懂,但可以感受到两位圣者的知心交会,充满了祥和之气。今天在「大多功能」餐厅聚会,意义深远。透过这次的交流活动,使中国固有文化的精粹──禅学,让更多人学习,造褔更多人群。


  餐后,楼教授、方教授还到陈董事长房中畅谈,邢博士等也意犹未尽地在柯师兄房间与大家畅谈。邢东风博士的博士论文《中国佛教南宗禅的无法之法》还请 师父指正,近期将在中华禅学季刊刊登,颇受 师父的赏识,可说是位青年才俊。


   七月二十三日

  今天上午的行程,是应邀前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参加禅学座谈会。社科院是大陆有关社会科学的最大研究机构,性质类似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具有权威的学术领导地位及政策影响力。举办单位是该院的世界宗教研究所,目前该所有一百多名研究人员,据称欧美、日本等国的宗教研究员大都只有十多人,在无神论的前提之下,却又致力于宗教研究,可知他们是偏重于理性分析的探讨,安祥禅超越宗教,融和科学和理性的观点,对社科院而言,一定有相当的震撼。


  在袁教授的引导下,参访团由下榻的国际饭店,步行约十分钟到达一栋十余层的庞大建筑门囗,社科院接待人员亲切的带领我们到五楼的会议室,会场早有廿余人在等候。参加研讨的单位有佛教研究室、道教研究室、伊斯兰教研究室,基督教研究室、宗教原理室、现代研究室、编辑室、图书资料室及历史研究所,与会人员包括所长、主任、研究员、副研究员等学者专家。


  座谈会由佛教研究室主任杨曾文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孔繁博士及与会的社科院人员,再由陈董事长介绍参访团成员,随后杨主任对 师父和基金会作一简介后,即请 师父发表谈话。


  首先, 师父谦虚地表示:「是来和大家学习的」。然后以历史来引证佛教与国家的兴衰成正比,尤其禅宗是纯中国的,更应发扬光大。因为问题的产生是因人而有,而禅能掌握人的条件。


  社会主义是社会科学的结晶,是政治伦理的升华,但社会主义最大的障碍是人的素质。倘若不把人的素质提升到社会主义的最高水平,那么最高政治意境、最高政冶理想、最高政治伦理,都不容易贯彻实施。如果人人学禅,为国家、人民而活,则国家一定强盛。


  禅宗的基本前提是「求心安」,做一个生命觉醒的人才是男子汉大丈夫。从六祖以后的禅宗是纯宗教,不拜偶像,不烧纸钱,不放鞭炮,是自尊自重,自力成佛的。而目前的宗教──理智的、情感的、肉体的、拜物的,都有所偏,都不适合中国人的需要。


  禅宗是生活的宗教,因为它把最高的认识反应在日常生活之中。庞蕴居士说:「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运水与搬柴就是神通,这不是做白日梦,是面对人生,人要生活,就应该活得更好。以各位的学养,会发现世界有一股逆流──反净化、反扬弃,在知识爆炸的时候,没有人来研究「如何提升人的本质,净化人的心灵」,所以并没有给人类造福,反而给人类造成更大的灾难。


  物质文明的发达,使生活跟欲望同步上升,生活好一点,欲望又提升了。现今一切的学术、创造、发明、繁荣,几乎都是为了罪恶而存在,要扭转这个局势,唯有靠禅。禅是生命的源头活水,禅的生活让你天天成长──褔德智慧成长,信心勇气成长。因为人若不突破自我,不战胜自我,他就没有智、仁、勇。基于这个需要,我们不自量力,愿意全心全意推广安祥禅,希望我们人人成为好人,人人成为圣人,人人都能随遇而安,人人都有抗阻逆流的心力。


  最后, 师父说明推广弘扬禅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统一、强大、兴隆、旺盛。


  接着,学者们相继发言。 所长孔繁博士说:

  “耕云先生的三本书《安祥禅》、《迈向生命的圆满》、《不二法门》透澈地发挥禅的思想。耕云先生不仅就禅学论禅,而且是把禅学和中国文化--中国的宋、明理学思想打通。这些书看起来不感觉玄虚,感觉和生活比较近,可以得到启发。


  近代著名的革命家谭嗣同、章太炎都是受禅宗的影响,他们认为普度众生是佛教的菁华,这种思想超出了近代为民族而奋斗的民族主义,耕云先生的讲演提出这样的精神,这种着眼点、这种人生哲学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是很开阔的。现在社会风气与道德的挽救,是全世界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青年教育,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精神教育和道德水平。所以我们有个愿望,请耕云先生在这方面继续奋斗,用禅学的精神来改造人的素质,武装人的精神。虽然我们研究所不信宗教,耕云先生说禅也是无神论的,所以只要有利于精神,能提高人的精神面貌都是有益的工作,因此信教也好,不信教也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家都可以作出贡献。”


  研究室主任杨教授说:

  “耕云先生在大陆的影响很大,最近几个活动,我都参加了,这几本书在大陆经由三联书店、石家庄发行,影响比台湾来的其他法师要大。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因为它继承了佛家的传统,也有自己的创见,讲的很实际。如果我们都去当和尚,与实际的生活相去较远,而昨晚我和参访团员聊天,他们是各行各业都有,他们是从自己的思想修养去做,对我们而言很适合,在本分工作上来学禅,很实际。这些书内容通俗易懂,不像佛经即使是专门研究者也不一定懂。禅是一种思想修养,能解决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讲是「安定团结」,所以耕云先生的禅学会影响较大。


  宗教研究所的性质和佛教协会、佛学院不一样,是专门做宗教研究,也不是宗教信徒。但类似今天这种学术研讨会,尤其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有很多是研究佛教的,都可以召开这种国际学术会议。希望耕云先生多做这方面的参与或讨论会,昨天晚上赵朴老说这是播种,这个种子将来是要开花结果的,希望您能多播些种子。”


  王研究员发言表示,赵朴老讲的「千载一时,一时千载」,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谈,而我从耕云先生的演讲集,阐述安祥禅的要领来说「千载一时」。耕云先生所提出的禅,不是突然出现的,是和中国佛教历史发展相连系的,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是经过两千年在中国的传播,经过教内各宗派相互融合,和中国儒家、道家思想汇通,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结合,产生纯中国式的禅宗,一脉相传而有今天的安祥禅。而「一时千载」可以做为一个预兆,就是继续研究发展,对中华民族做出贡献,现在要从宗教研究者和信仰者之间收集精华,再与弘扬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使其对我们的社会、民族有利,这是我所谓的「一时」攸关乎「千载」。


  道教研究室韩秉方先生表示,他以研究民间宗教及中国思想史的立场,就安祥禅没有门户之见,与他的研究有些相通之处,发表自己的观感。


  随后多位学者专家们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由 师父和陈董事长分别予以圆满的解答。


  最后由孔繁所长作一总结,孔所长学识渊博,辩才无碍,针对佛教研究方式应由学术界与宗教界结合,表达其独到的见解。孔所长代表社科院致赠 师父一部中国佛教史共三册,并希望 师父下次再到大陆作社科院的客人。研讨会在愉快亲切的气氛下圆满结束,会后由杨曾文主任和图书室张新鹰副主任,带领参访团参观该所图书室,该室藏书甚丰,搜集齐全,连本会出版的中华禅学季刊,也陈列其中,据称系透过台湾某书局购得,由于该佛教研究室尚无大藏经,陈董事长随即表示要赠送一部结缘,赢得该所一致赞扬与感谢。

  中午孔所长、杨主任诚挚地邀请 师父和参访团到北京最有名的功德林素食馆用餐。席间闲话民主与法治的冲突现象, 师父随机念出四句话:「法律之内,民主万岁;法律之外,自由不对。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律之上,没有特权。」指出了此一问题的关键与真谛,导师的辩才、幽默与智慧,给予社科院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一致报以满堂的喝彩,笑声不绝。宴会在和谐欢喜与互道珍重中结束,大家对社科院的热诚接待,倍觉温馨感人,令人难忘。


   七月二十四日

  今天是参访团在北京访问活动的最后一天,除了下午在人民大学的禅学座谈会外,上午没有安排活动,所以可以忙里偷闲,部份团员趁空到附近游览及购物。


  下午一时,袁教授前来带领我们前往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大陆有一百多所重点大学,其中有十所是所谓重点中的重点,而人大、北大、清华等著名学府都名列十大,北大是以文学艺术为主,清华是以理工科学为主,人大则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是一所政治意义相当浓厚的学校,毕业生一般都进入政府机关,可说是培养政府官员的学府。每年造就的博士生约有一百多名,在学术界极有地位,参访团能到人大举行禅学座谈,是很难能可贵的。


  主办这次座谈会的是人大宗教研究所,该所是近年才设立的,以研究世界各地的宗教,尤其是中国流行的宗教。该所所长方立天教授著作等身,在大陆哲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也已经听过 师父的禅学讲演,对安祥禅有相当的体认。会议之前,我们将三箱大陆版的《安祥集》、《迈向生命的圆满》和《不二法门》三本书分送给在场的人员,他们显得兴致颇高。


  首先,由方教授致词欢迎,介绍 师父的行谊和禅学会的宗旨,并介绍人大参加的教授讲师、博士、研究生校友等,因正值暑假,大学部的学生较少,总共约五十余人参加。方教授以他对安祥禅的认识,提纲挈领地介绍安祥禅的要旨,也认为安祥禅确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有助于解放人们生活和生命的问题,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一大贡献,他更以佛协会长赵朴老对安祥禅的赞赏来证明,期盼 师父和禅学会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安祥禅,对袓国文化作更多更大的贡献,接着,请 师父讲话。


  师父以「禅的特质」为题,重点说明安祥禅既是宗教又超越宗教;禅的确能改变气质、转凡成圣;因果律是天律,安祥禅重视因果律,但主要须改变自己,使自己活得心安无愧,安祥禅是工业社会的禅,是现在进行式的禅,不是过去式的禅,安祥禅要大家做一个正常的人,爱国家、爱人民。一个小时的讲演获得了全体听众的热烈掌声。


  随后由陈董事长现身说法,报告个人修行四步曲,以他自己作为现证,举例说明修学安祥禅的益处,获得了不少的回响,更有人对一个企业家竟能为了修行而牺牲奉献感到兴趣,发问的人都得到满意的答复。


  记者协会的韩先生说,当他看到《安祥集》时,就爱不释手,为了将好书与人共享,特别买了廿本送给友人,结果却发现有很多人都拥有一本,可见《安祥集》的普及与受欢迎的程度。


  马教授发言表示,他读过《安祥集》以后,也介绍很多人阅读,最有趣的是一位患坐骨神经痛的友人,医生说开刀的成功率只有一半,不敢为其开刀,经过读了数遍《安祥集》之后,竟不药而愈了。另一位练气功走火入魔,精神失常的朋友,亦因阅读《安祥集》后,所有幻象和魔扰都消失了。马教授分析安祥禅在大陆广受欢迎的原因:


  一、 读《安祥集》时,和谈政治教材没有两样或抵触。

  二、 安祥禅是无神论者,否认造物主,只是回复佛的本来面目──安祥而已,与大陆目前的主张契合。

  三、 强调平等的精神,禅不靠救世主,须自救。大陆的教育是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安祥禅则要人放下(放下包袱),求得解脱,有了安祥就能产生智慧(开动机器)。

  四、 现在大陆强调要安定团结,为人民服务,而实践安祥,不就是安定团结了吗?


  综合上述四点,安祥禅广受欢迎是很自然的事。因此,建议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学习安祥禅,不必怕被渗透。


  人大石峻教授发言,石教授在四十年代在学术界已经崭露头角,是中国哲学界大师,目前虽年逾古稀,但仍积极治学,在讲坛上热心传道,桃李满天下。石教授极力赞扬禅宗,并肯定禅宗是中国人的产物,应极力弘扬,不应输给外国人。而在禅宗历代袓师中,极力推崇六袓惠能的伟大成就,也更以四个主题:(一)民族平等(二)不崇洋媚外(三)不教条主义(四)自力修行。来阐述六袓的伟大,他又举出很多例证说明禅是宗教又超越宗教,他对于今天台湾来的禅学专家,能和大家交流经验,感到非常高兴。


  座谈会在如雷的掌声和意犹未尽的情怀中结束,有人频频询问参访团下次莅临的时间,有人恳请与导师合影留念,有人亲切地扶着 师父细谈,这些亲切自然的真情流露,在在证明了安祥禅的亲和力和融合力是无比强大的。


   七月廿五日

  参访团的全部活动至昨晚已全部圆满,今天由柯、曾、唐三位师兄随同 师父返台,我和郭、陈师兄继续留下,迎接安祥合唱团到北京来演唱。


  上午十时,净慧法师、佛协赵主任等前来送 师父至首都机场搭机。到达时,在机场服务的王主任、蒋先生等早已在等候,随即协助办理手续,引领 师父在贵宾室休息。中午一时,在他们的护送下,登上直飞香港的班机,下午四时抵达香港,办理转机手续,分别返抵台北及高雄,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参访活动。



   后记


  一、这一次是我第一次离开台湾,到达北京,竟然,感觉好像回到家一样,是那么亲切!我向师父谈到此事,师父说:那是一定的,只是你自己忘记了!


  二、师父指定我负责录音与采访,每每忙到午夜 12 点多才休息,却都是一觉到天亮,完全无梦,空空朗朗。这种深沈的安祥觉受真是不可思议。


  三、 参访中,很多大陆热情的读友,都不约而同的告诉我:本来以为耕云先生只是研究禅学,没想到连天文、地理、中医……都能侃侃而谈。真的! 师父的确是博学多闻!不过, 师父告诉我:这是累世的智慧!努力修行,就能如此!看来,我将来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呢!


  四、 就在答谢晚宴中,赵朴老说:他与 师父,也许是结缘在六祖时代,也许是在佛陀时代,可说是一时千载,千载一时。吃饭时,我听到 师父用「梵文」与之交谈。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梵文,很新奇!而 师父告诉我:只有八地菩萨以上,才会与之用梵文交谈。会场的安祥、和谐可想而知了!真是三生有幸呢!


  五、 安祥禅除了深获中国佛教界的支持外,经过学术界专家们严谨的理性探讨,也肯定安祥禅具有极高深的学术水平和实质效益,对个人、社会、国家有益,大家乐于协助推广。


  师父在十天的行程中,为了散播安祥也为了响应安祥禅读者的热诚,即使汗水湿透了外衣, 师父仍是不断的喂以法乳。随行的团员都累得体力不支而打瞌睡,唯有 师父和我(为了录音)例外,但也因为辛劳, 师父回台湾后足足瘦了六公斤,这种为法忘躯,荷担如来家业的悲心,让身为弟子的我刻骨铭心。而这十天的燕山之行,更让我深深感受到 师父法的人格化所散发的亲和力和同化力,无论参与者是抱着何种心态,都能给予满意的启发,欢喜而归。安祥禅获得了广大的认同,安祥禅的种子既已播下,其收获是指日可待的。 


  总之,我们有幸能接触「安祥禅」,更应努力的肯定自我,提升自我,奉献自我。为完成 师父拯救众生的悲心大愿,尽一分心力,深愿以此与诸位师兄姊共勉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燕山行脚─随师侧记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