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贵龙
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评价一篇优秀文章,好的文章结尾会让读者印象深刻,忍不住分享转发。
弘丹老师讲,写文章的结尾,通常有6种写作方法。下面我结合文章简要作简要介绍。
01 总结点题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总结点题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全面总结,升华文章的观点,让主题更有深度,文章更具说服力。
比如,可可妈妈教育日记《白岩松再上热搜,质疑课间10分钟被要求“鸦雀无身”》,结尾是这样写的:
课间10分钟被要求“鸦雀无声”,白岩松质疑。虽然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对学生来说却却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希望日后,学校能够鼓励学生多利用课间10分钟走出教室,也希望学生们可以尽量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这篇10万加的文章,用一个大大的问号开头:如果连课间10分钟也被要求“鸦雀无声”,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接着,用对比的手法写了以前和现在不一样的课间10分钟,并分析了原因。
文章重点讲述了这样的观点:连课间10分钟都很难走出教室的孩子,要怎样支撑一个民族的健康呢?并提出课间10分钟活动建议。
文章的结尾,再次强调文章主题观点“希望日后,学校能够鼓励学生多利用课间10分钟走出教室,也希望学生们可以尽量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这样首尾呼应的写法,对读者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02 金句结尾法
金句结尾会给文章出彩,让读者印象深刻,激发读者分享转发文章的热情。
比如,文章《从差点放弃到成功上稿,我靠这3句话克服懒怂拖,提升行动力》。
文章主要写了三个写作成长感悟:一是躬身入局,让我参与其中;二是先完成再完美,让我迈出第一步;三是老师的走心分享,让我跨越障碍。
文章的最后,用了弘丹老师的一句金句结尾:
“唯有梦想能让你焦虑,唯有行动能解除焦虑。”
这样的结尾,很好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03 反问结尾法
结尾是反问句,虽问不答,但答案又蕴涵其中,往往语气强烈,给人强烈震撼。能启发读者思考,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小学课文中张之路写的《羚羊木雕》,结尾这样写道: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这个结尾句,用了反问的句式,比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思和共鸣。
04 引导行动法
引导行动法,常见于情感类文章,主要是在文章结尾呼应开头,引导读者如何去做。
文章《风雨人生,成为一代文坛巨匠,靠的是什么?》,写的是郁达夫写作成长的人生,文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郁达夫先生离开我们已经76周年了,他的伟大作品,如《沉沦》《故都的秋》等代表作品至今广为流传,获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可。
学习品读他的伟大作品和人生故事,感受他那融于其中的无限热爱,我们定能从中有所领悟,走出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
结尾呼吁学习者品读郁达夫的作品和人生故事,体悟他的成长之路、创作之路,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05 名人名言法
文章结尾借用名人说的话,能增强自己文章的说服力,让读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比如,文章《想靠写作快速变现,做到这4点就能超过99%的人》,结尾用了李大钊的话:
我始终相信“不管你认为自己能还是不能,你都是对的”,这句充满力量的话,也特别想要送给大家。
李大钊曾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在写作上的方向,实现最初的写作梦想。
结尾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起到教育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名人名言,一定要和主题相关。
06 自问自答法
自问自答式结尾,是指在结尾时提出一个问题,而后自己来回答。用这种方式结尾,能更好记强调文章的观点,呼应文章的主题。
文章《和平与健康》的结尾这样写道:
然而,这世界上真有不分国界,不分贵贱,不分美丑,平等的、无分别的爱吗?
这种纯粹之爱,纯粹之美,其实,仍属于一种理想的爱……
这篇文章的结尾,用自问自答的方式,给读者赋予了正能量,提升了文章的品味。
此外,这篇文章自问自答的结尾方式还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开头这样问:“最好的物质享受是什么?”答:对于国家来说,是和平。对于自己来说,是健康。
从开头自问自答的“简略”,到结尾自问自答的“详细”,读者品到的是深刻与智慧。
结语
好的结尾有两个标准:
第一,看这个结尾是否能引起读者共鸣;第二,看这个结尾是否有启发感。满足其中一个就是好结尾,满足两个,就是真正的“豹尾”。
以上六种结尾方法,都通过举例说明作了叙述,你掌握了吗?你能用这其中的方法写出符合标准的结尾吗?
11天的写作训练启发我:写作勤为先,写好思为源。
要写出高水平的结尾,需要学写者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加以历练才行。
附小伙伴羽凌的《6个方法写出精彩结尾》的思维导图:
2021年5月30日 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