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

除非你靠运气,

但是靠运气挣到的钱却往往又靠实力亏掉。

这是一种必然。

你所挣的每一分钱

都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

也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认识的缺陷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

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

这个世界有100种方法来收割你

直到你的认知与财富相匹配为止。

1、学习时竟没有向好的觉悟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我妈会说的。你把工作中一半的拼劲放在学习上,那结果一定不一般。毕竟,我们家是有优秀基因的。我哥上海交大硕博连读,直接免考。我妹上海财经,轻轻松松。

其实,在12年的学习生涯中,虽然结果平平,但不乏过程中也有闪光处。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我为了得到一件梦想已久的礼物,和我妈来了个“对赌协议”以三年级第一学期考试成绩为准。结果当然是我成功了。那个学期每堂课我都特别认真听,下课作业效率也很高。当时我的想法是:我一定要学好,一定要拿到结果。类似的还有,高中的第一次月考,因为中考有所失利,想在这次考试中有所证明。是的,我拿到了结果,名次进入了全班前十。但更多的时候,我学习的状态不在线。

当局者迷,如果我的认知在最早时候就知道学习本身的意义和重要性,我相信自己,可以拿到最好的结果。

2、第一份工作真的是对学业的弥补吗

首先,我大学的专业是财务管理。就是会计,用几个词就是,安稳,稳定,细心,小心等。那么为什么会选财务呢,因为是爸妈选的,因为财务不用说话,只要做事就好。

一切存在皆合理。虽然父母眼中的我是这样的。但我自己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其实不是这样的。但这也只是想。

或许是大学兼职埋下的销售的种子,也或许是一部影片中销售精英打单时的英姿飒爽把我吸引了。我确定了这是我喜欢的。但不能确定的是,自己能不能成为销售女神。

它出现了,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去面试的还是财务,因为实习的时候做了8个月的出纳,人总是喜欢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这时候,我不知道是觉得幸运还是不幸,一切都是未知的。

面试的是分公司负责人,和我聊的还不错。

他是这么说的:你要面试财务啊,我觉得你适合做业务啊。无论是你的形象还是谈吐,都是我面试了这么多人最好的。而且我们现在财务岗位暂时不空缺。你可以先做业务,后面如果财务岗位空了,再帮你转岗。

还是年轻啊,经不起夸。最重要的,和我喜欢的和向往的东西离得那么近,我都忘了我是怎么答应就开始做销售了。

那是一家投资公司,我入职的时候23岁,离职的时候30岁。

7年,一家公司,做销售。

没有师傅,全程自己摸索。

业务员-销冠-见习经理-部门经理-销售总监?

在最年轻的时候,成为了自己喜欢的人。

我竟然以为一份工作可以做一辈子

当我比同龄人领先太多太多

以为这就是终点

不,我以为人生是一根向上的斜线

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但我却不知道

公司破产了

没有人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

这时候用一下振源老师说过的话

是因为热爱吗?

是因为想赢吗?

还是因为太贪婪?

抑或是要证明自己?

都有吧

3、从头开始刷新认知

一直都相信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结实了大都会,遇见了很多优秀的伙伴和老师

一次杭州游学,听了振源老师的课

便一直跟随~

我开始多元化学习

想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

让自己把这个世界看的通透一点

4、现在的我

身处知识产权行业

专业性极强

唯有不断学习

才能给客户提供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

所有的奋斗

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不是钱不是名

是想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永远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