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静止

生命在于静止

文/竹溪云山

“生命在于运动”,同样与之匹配的便是“生命在于静止”。

“禅”便是“静滤”的意思,有如“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之意味。

宁静致远,这“静”之功夫,非同寻常,《大学》里早有纲目:“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古人对“静”的把悟与践行是十分虔诚的,用功处便在“静坐”二字。

静坐,是儒家的说法,佛家叫禅坐,道家叫打坐,印度的瑜伽,叫冥想。

理学大家朱熹言:“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磨刀不误砍柴工,这“静坐”与“读书”平分了秋色。

吾日三省吾身,这“静坐”自然是要检点自己的灵魂及言行,心静自然凉,在一番入静空灵里除却烦恼,积聚如日东升之元气。

古文《性理》里说:“古人澄治思虑,于坐处置两器,每起一善念,则投白豆一粒于器中,每起一恶念,则投黑豆一粒于器中。初时黑豆多白豆少,后白豆多黑豆少,后来遂不复有黑豆,最后虽白豆亦无之矣”。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在“静坐”中检索“善念”与“恶念”,两相博弈,渐次想得明白,此消彼长,邪不压正,自然多多益善,善之善者也。

最后日臻完善,“善”、“恶”全无,了然于心,以达至境,才是真正的登峰造极了,《五灯会元》里,唐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说: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即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便是这平淡无奇与出神入化的识见了。

一2020.8.11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在于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