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努力做 少发火(搬运工)

这两天,全网陷入追忆2021模式,逝去的日子变得温和而美好。当回到现实,面对新一轮的兵荒马乱,老师,你是否能保持往日的阳光可爱、矜持美丽?

早上看到朋友给新年立了个FLAG,其中有一条:努力做,少发火。如果发一次火,就写一篇文章记录和反思。

这一条呼声很高,跟帖的纷纷要求拉个“不发火圈”……

 1 发火真有用吗

说“少发火”,老师们心里可能觉得委屈——唉,谁想要发火啊?那些上课不听、不做作业、专门搞事情的熊孩子,不发火,行吗?

如果发火能让上课不听的孩子乖乖听课,不做作业的孩子乖乖写字,让惹是生非的小子规规矩矩,发就发吧,至少有疗效。反正,没有哪条文件规定教师不能生气,不能发火。 

问题是,发火,有用吗?据我的观察与验证,效果甚微。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静止脸实验”。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总结出静止脸结论:当父母对孩子吼叫发火,哪怕只有冷淡焦虑的时候,都会在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大脑发育。

经常发火,可能会让孩子渐渐失去信心,厌恶学校生活;经常发火,孩子会失去安全感,产生心理恐惧,性格变得懦弱;经常发火,孩子会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长期被焦虑、不安情绪压抑,看大人脸色行事,失去童年的快乐……

有压迫就有反抗,部分孩子会以自己的方式反抗,不服管教,故意与老师作对,形成叛逆性格,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

 2 真要发火,那就演戏

每个班几十个孩子,来自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性格、习惯,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发火真的挺难。你想啊,父母管自己的孩子,还会被气得生无可恋,何况我们管几十个。

记得刚入职时,办公室的老教师就教导我:“匣子(方言:孩子)啊,不要跟学生真生气,实在忍不住要发火,你就假马假马(方言:假装)的。”

哈,这一招真管用!

这些年,遇到总也不上路子的孩子,就假装忽略他的存在,对事不对人地发个火,刺激一下麻木的无底线违规的神经,确实管用一小阵子。不过,这个发火要努力发成戏剧表演式的火,彼时的教室是个小剧场,老师演完了,就迅速自然灭火。走出教室,依然要阳光满面,如花灿烂。

这种教室内外判若两人的“精神分裂”,也是多年修炼的应然状态。

不夸张地说,你要是和那群熊孩子发火动真格,熬不到退休就要被气死。

我见过被学生气哭的老师,见过被气到失声的老师,还有心跳加快到办公室都难以平复的老师……真的心疼!

这就是老师的日常,你得把内功练好。

2022,请学会做个小演员,实在要发火,就演一把呗。切记,别火坏了自己,火伤了孩子,火裂了关系。

 3 不发火,咋办

每当放学和孩子们道别的时候,他们总会一个个热情地和我挥手再见。即使是当天被批评过的孩子,也会完全不记仇地绕过队伍跑到我面前,郑重地说一句:“丁丁老师再见!”好像是习惯性的仪式,又像是为白天的不当行为找机会致歉。

多么善解人意的小孩啊!哪有什么小恶魔,分明都是小天使的调皮伪装。

不发火,怎么办呢?

发现乐趣,用温暖而长久的眼光观察。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孩子与学校》中讲到如何观察与教育孩子。“作为教师,重要的一点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现乐趣。如果自己也不高兴,让孩子‘自由自在’也是一句空话。”要让自己的工作更快乐,就要学会观察孩子,用温暖而长久的眼光来观察。

用“长远的眼光”观察孩子,就是不要立即下结论。孩子的成长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又有个性的差异。几十个孩子如同几十株植物。坚信,只要有太阳的热量和适合的土壤,植物就会慢慢生长。拥有这样观察眼光和栽培心态,职业的乐趣就增强许多。

然而,做到这一切并不容易。河合隼雄认为,教育不全是愉快的。无论多么愉快的事,越是深邃,越是需要痛苦作为后盾。教师是凡人,面对孩子学习中的柴米油盐,难免会遇到不快,甚至陷入困境。我想,当大大小小的困境来临,我们最终要做的,是要省思教育的过程,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我知道很难,但这是作为教师的追求。

将心比心,以我的童年揣度孩子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至今,我的性格里还存在一种天然的“野孩子”印迹。

小学三年级,我很固执地拒绝学习珠算,被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罚站墙角一两个星期,依然不肯背珠算口诀。每次考试,我就放弃珠算填空题。试想,如果我现在的学生是这样,我会怎样对待这些自以为是的不听话的小孩?

小学四年级,我不喜欢某位老师的课。一到上他的课,就跑到外面去玩一圈,等下课了再回来。被班主任语文老师罚站过若干次,恶习难改。明知自己不对,却要故意和老师作对。作为老师的我,遇到自由逃课的孩子,又会怎样?

细数自己,不服管教,和老师顶嘴、赌气,恶作剧,“坏事”真干了不少……

每个孩子的童年里,可能都有想飞的梦想。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揣度孩子的心理,我们的心就会柔软下来。哪怕孩子与我的童年优势完全相反,也不必惊讶:“你怎么还不会?我们小时候可没这么吃力!”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他的小时候要与我们的小时候一样呢?

不是原则性的事情,不必立刻喝令孩子改正,可以暂时允许固执,留一点空间,让孩子经历思考,慢慢改变。

我们亟需研究一下,如何把孩子对班级、对自我的破坏性能量转变为建设性的、积极的能量?这比发火有意义得多。

经营关系,让我们与孩子懂得相互爱护。

教师与孩子相处的过程,是师生关系不断巩固、用心经营的过程。当我们回忆过往的教育经历时,是不是有这样一种体验:那些曾经给老师带来麻烦的孩子,我们不但不怨他,反而要感谢他们让自己学到了很多。

上周一个同事告诉我,她和我们班学生聊起我,那个孩子告诉她,丁老师好像从来没发过火。同事惊讶地问我,这是怎么做到的。其实,这是孩子对我的包容和爱护,发火还是有的,只不过我的发火相对比较温和。

我常常提醒自己,无论怎样,都不必用失去理智的面目对待一个孩子。任何人尤其是女生,发火的时候如果有一面镜子,一定会照出自己的难看。为了让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永远好看,请不要面目狰狞,歇斯底里。(妈妈们也同样如此)

健康和谐的关系,是建立在足够安全的基础上的。有理不在声高,控制发火的频率和强度,理性地对待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安全而不被纵容,事态会往好的方面发展。暴躁的大人,可能会栽培出冷漠的孩子。

好的情绪是最好的保养。2022年,不要让自己面目可憎,一定要做一位好看的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努力做 少发火(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