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孩子小学成绩很好,到了初中就变差了呢?

为什么有些孩子小学成绩很好,到了初中就变差了呢?

第一、孩子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被动学习是指孩子在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才学习,也就是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知识技能,而是为了得到某种奖励,或者逃避严厉的惩罚。

小学阶段,孩子很容易因为奖励而满足,又因为满足感很容易达成,所以孩子的进取心不足。进取心不足导致孩子应对困难挫折的能力不足,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多项任务。这也是快乐教育后继乏力的原因。

小学阶段,孩子的身体发育不完善,孩子在面对严厉的父母或者教师时,往往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孩子会为了安全而博取父母、教师的好感。而到了初中,孩子身体发育较快,孩子会不断的尝试挑战父母、教师的权威,以彰显自己的能力。所以,学习是一种不错的表现手段。

第二、孩子人际关系的转变

初中相较于小学,孩子的人际关系更复杂。小学时孩子的人际交流大多建立在学习上,而到了初中,孩子的人际交流有可能会是学习,有可能是吃穿,有可能是外貌,也有可能是地位。

很多孩子进入初中后,人际关系导致孩子的思维发生了改变,孩子的精力相比于小学更充沛了,但是投入却相对减少了。

第三、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科目增多

小学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很多孩子依靠聪明才智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初中,科目增多,孩子的聪明才智就有点相形见绌了,学习时手足无措,时间分配极不合理。

第四、信息接受方式死板。

很多孩子小学时成绩优异,其原因在于孩子熟悉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老师配合默契。

到了初中,换个老师后,孩子从之前的“默契”里走不出来,学习上总感觉和老师不对付,这时候,孩子成绩差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所以,换个环境后,孩子的成绩下降是多方面的原因。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

第一、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第二、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感,尤其需要培养孩子的家庭归属感;第三、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合理分配时间;第四、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让孩子学会适应不同环境,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有些孩子小学成绩很好,到了初中就变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