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栀花

栀子花开

      早晨去操场巡视,撞见一片雪白的栀子花欣欣然地在高高壮壮的冬青树背后冒了出来,一阵惊喜!不知她们是在什么时候茂盛成这个样子的?难道她们“蓄谋已久”就是为了在今天这样一个难得的气温舒适的夏日早晨来与我相见?难不成她们也知道我需要沁一沁这阵子压抑的心脾?对视许久,回转,拿一把剪刀,剪几支半含半放的花枝插在办公室空了很久的花瓶里,用纸巾蘸水轻轻擦净每一片花叶上的尘土,顿时,绿的翠亮,白的素净。白绿相间的花簇看着是那么舒服,带着甜味的清香直入心脾,顿觉岁月依旧那么静好!

图片发自App

      记得小时候家背后的那座小山,每到初夏便会散发出这种带着甜味的清香。嘴馋的我们鼻子似乎也特别灵敏,总能捕捉到来自山间的第一缕“山栀花”香(在我们老家管栀子花叫“山栀花”),立刻呼朋唤友循着清香,咽着甜味,满山坡寻找山栀花。山栀花也似乎特别懂我们,开得特别白,特别艳,好让我们在满山翠绿、深绿的掩映中轻而易举就找到了她。儿时的我们并没有想把她采回家插在瓶子里观赏,对我们来说山栀花最大的诱惑就是她花柱上的那一缕甜味。迫不及待摘下一朵,折掉花蒂,对着花柱基部用力一抿,甜甜的花汁顺着喉道滑落,比妈妈做的甜酒酿更清香,更令人沉醉!摘一朵,吸一口;摘一朵,吸一口……美丽的山栀花从未埋怨过我们吸食之后就把她丢弃,一茬茬、一年年地开放,好让我们一天天、一年年地吸食。

      山栀花的花期前后不到一个月,但足够满足我们童年的味蕾了。当盛夏来临,山栀花就开始结果了。果实也非常好看,像一个个迷你花瓶,扎口的那种,椭圆形的果实外面均匀地分布着六七条竖直的茎,就像用丝线缠绕上去一般,小巧精致。起初是翠绿色的,待到秋天来临,果实渐渐成熟,变成了黄色、橙色,依旧是非常鲜艳的那种色调。成熟的果实我们称“山栀子”,山栀子也是我们眼中的宝。我们采摘山栀子晒干后卖了换学费,换货担郎挑子里的糖。山栀子还可用来治疗跌打损伤,将去掉果皮的山栀子捣碎,和上湿面粉,敷在伤口上,过一阵子,伤就慢慢好了。更神奇的是,有小孩受到惊吓发烧时,大人就会用七个山栀子(为什么是七个至今也不明白,猜想大概是刚刚合适的量)和成的面,压(敷)在孩子的脚底心或是手腕脉搏的位置,用手帕包裹紧实。待过一个晚上,解开手帕,去掉山栀面,会发现敷过的地方有一大块乌青,这时,烧也退了,精神也好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敷过这种山栀面。每每自己敷或是看着别人敷,我们都会特别庄重严肃,仿佛接见神灵一般。现在想来,应该是山栀子具有消炎祛热、镇静解毒等药效之故。

图片发自App

      山栀花和山栀子伴随我整个童年和少年,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家乡的人们不再用山栀子来换钱、疗伤、退烧,外出求学、工作的我也不再上山去采摘、吸食山栀花。但香甜的山栀花汁、橙黄的山栀子面永远永远地烙在了我的心底。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偶尔闻到熟悉的栀子花的香味,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四处寻找它的身影,默默地对视一阵子,狠狠地隔空“吸食”几口香甜的花汁。不知道今天与我相见的山栀花,是不是来邀请我去看看家乡小山坡上的她们——美丽、纯洁、香甜的山栀花。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