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住宅设计发展趋势

住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载体,所谓“吃、穿、住、行”,其中的大部分行为都需要在住宅中进行,可见住宅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住宅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地理、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同时住宅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一个地区的基本风貌及宗教人文的直接表达[1]。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房屋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最初挡风遮雨、抵御严寒、躲避野兽的作用,而是对其功能、构造、形式、用材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不同要求,这使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材质的住宅建筑相继出现。

1 城市住宅特征

中国的城市住宅呈现出不断向高层发展的趋势,按照高层住宅的特点,适合的结构形式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其中混凝土结构建筑一般以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主,这类房屋的刚度好、造价相对较低、在风力和地震作用下变形较小,私密性和居住舒适性较好,符合中国人普遍的居住习惯,因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住宅建设的主要建筑形式。

2 农村住宅特征

又称农民住宅。在农村中除供农民生活起居用 房外,一般还有农副业生产用房、机具存放用房,并大都有供生产生活用的宅院的住宅。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农民住宅往往反映了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

3 中外住宅对比

内敛、内涵。所谓内敛即含蓄、不张扬。西方建筑是以起居室为中心向外发散展开布置,院外即是花园,是开放式的,强调个体面对自然。而中式住宅则是向内收敛的,各种空间都围绕着独立院落展开布置,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内涵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可以说一个建筑、一个符号都有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中式住宅中通常蕴含着中国人丰富的历史、文化、伦理概念。

4 现代住宅问题

空间形式不能适应现代家庭结构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我国传统民居大都以四世同堂式的大家族为家庭结构背景建造,而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已远非过去所比,同一家族的人往往天各一方,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加上老年人对独立空间的要求,现代社会的住房需求更大的变成了以三口之家为背景。同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中式住宅私密性和舒适性较差及厨房、卫生间布局不合理等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住宅产品舒适性方面的要求。环保、节能和土地利用方面的缺陷。传统中式住宅大都为单层房包院的形式,土地利用率低,对国家的土地资源消耗较多,外表面积较大,不利于保温节能。此外,在传统中式住宅中采用的木结构对木材的消耗较大,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传统中式住宅材料费较贵,门楼、弧形屋顶等大大增加了建筑成本,木雕、石雕、砖雕及花窗等中式住宅经典符号工艺复杂,多靠手工来完成制作,不能适应机械化施工的要求及大批量建设的需要。传统中式住宅较多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也是维护封建礼制的工具,其森严的等级制度、严格的尊卑秩 序及讲究长幼尊卑的思想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自由、平等及居住舒适性方面的要求。

5 城市住宅发展

随着城市的扩展,建筑逐渐向高空扩展。建筑业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功能的同时,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寿命过程中也影响着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住宅建筑业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2]。我国的城市住宅需求,由最初的数量型需求转变为质量和数量并重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更加看重居住的舒适性。

住宅设计应当贯彻适用、 经济、 安全 、美观、环保的建设方针和“以人为本” 的指导思想,要以现代家庭的居住行为方式为依据,合理组织室内空间,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努力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

当代住宅设计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第一,发展“绿色生态住宅”。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建筑的设计不再简单专注于规划平面的合理布置,而是更讲究健康生态理念。众多楼盘都纷纷打出了“健康”、“生态”这一概念做为销售的卖点。提升健康要素,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促进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在建筑过程之中,注重与环境的协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共存。在对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时,最大限度保留有价值的生态要素,尽量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降低污染,科学地施工,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建筑类型,选用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少的建筑材料,减少污染,全方位考虑建筑及周围绿化,降低能源消耗,以使得设计出的建筑物对自然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重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建筑本身节能设计。建筑设计中力争将在建筑过程中将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消耗。能源的有效利用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用高效无污染能源是首要考虑因素。为此,建筑设计人员应当以当地的气候条件为依据,设计合理的建筑方案[3]。通过对建筑群落的布局、朝向、体型的多种因素的选择,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利用无污染能源, 采用新能源。对如光能、太阳灯等高效能源要充分利用。

第二,现代建筑设计同时也注重住宅建筑外观的打造,追求建筑的造型。住宅建筑,往往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现代住宅建筑所追求的方向,应该从总体大局出发,考虑外观设计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彼此协调且能容入周边的环境,与当地环境同生共存,避免只考虑自身的立面效果,忽略周围环境的因素;同时住宅建筑群的色调设计应当注意色彩与周边环境主题保持协调一致,平面、立面布局赋有变化,在满足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错落有致,相得益彰。

室内空间的分隔可以按照功能需求作种种处理,随着应用物质的多样化、立体的、平面的、相互穿插的、上下交叉的,加上采光、照明的光影、明暗、虚实、陈设的简繁及空间曲折、大小、高低和艺术造型等种种手法,都能产生形态繁多的空间分隔。

第三,户型设计的多元化,住宅设计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以多元化的户型来适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住房需求,并能以灵活的户型结构适应因消费者家庭阶段性改变所导致的布局调整,使住房具有较长的使用期。近年的住宅设计更重视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分配住宅户型,力求户户有良好的朝向、景观及通风的环境,降低楼电梯服务数,尽量减少户间干扰。

第四,住宅建筑更加重视设计合理、实用的功能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完善美好的内在生活环境,包括符合美学尺度的建筑空间,便捷的生活系统,安全的居住环境,完备周到的服务设施,需要从很多细节设计入手才能打造一个好的住宅。同时,人们开始越来越密切地关注自己周围生存空间的环境品质。所以住宅建筑更加注重建筑本身和住宅小区内部质量,以及居住区与周边环境的功能性及便捷性。提高住宅设备的配置水平,这也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个必然要求。

6 农村住宅发展

除了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外,更强调重视抗震、防灾、防盗。另外,农村建房往往不安装防护栏,防卫意识淡薄,致使盗贼轻易入室盗窃的案件屡屡发生,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应以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农家生活和生产需要为依.据,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农村住宅,我们更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体现节约材料,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三节”原则[4]。当前,有些地方一味的追求大面积、楼层高和装饰的“现代化”,也有个别地方即认为新农村住宅应该是简陋的傻、大、黑、粗。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政策上和技术上的引导,引导农民在完善住宅功能质量上下功夫;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特点,对农村住宅主要应从现有住房的改造入手;对于新建的农村住宅即应引导从分散到适当的集中建设,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建设;应严格控制,尽量少建底层独立式住宅,提倡和推广采用并联式、联排式和组合的院落式低层住宅,在具备条件的农村要提倡发展多层公寓式住宅;要引导农民了解住宅空间卫生条件的基本要求,合理选择层高和住宅的合理兼具;要引导农民重视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合理布局,选择适合当地特色的建筑造型;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择适当的装修。总之,要引导农民统筹考虑农村长远发展及农民个人的利益与需求。努力提高农村住宅的功能质量,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居住生活、生产方便和整洁清新的温馨家居环境。同时还要特别重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以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5]。住房形式逐渐多样化。城镇型住房适合少数脱离农业生产的家庭。半工半农型的住房既依附于原来的住房设计特点,又向城镇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农业型的住房适合全年在家务衣的衣户,住房面积稍大,功能齐全.有良好的日照通风。统筹规划、设计逐新规范化。农村住房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无管理、无规划、无设计的状态到目前逐步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居住、统一建设的阶段。住房的质量和功能要求逐渐提高。以往的衣判住房存在着建筑平面布局不合理,适应性、可变性差,保温隔热性能差、施工质量,装修安装粗糙等问题。列新建住房来说,由于经济、风俗等原因,对居住环境、居住条件、居住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功能分区逐渐合理化,以实现套型齐全。设计逐渐科学合理,功能分区逐渐合理化,齐套型功能齐全。

参考文献

[1]张海光,苑功云,宋修伟;未来生态人居建设展望[J].科技信息建筑与工程.2008年第14期

[2] 朱昌廉,卢峰;未来住区规划中的复合生态理念[J].规划师.2003年11期

[3] 杨会晏,岳晓波;用生态理念重新设计未来的城市[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2期

[4]王玉东;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的几种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3期

[5]王海松,莫弘之,沈斌;生态建筑集成设计体系研究[J].建筑学报.2007年9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代中国住宅设计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