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C和Rust为主。
开发上一般是基于Linux开源版本进行重构或者二次开发,也有为了学习或者科研的目的从头开始构建,但依旧会借鉴Linux系统。
在操作系统之下有几种软件架构开发是比较重要的——编译器、云原生容器、数据库等。
编译器算是一种基于操作系统的软件开发,任何高级开发语言都是基于编译器才能编译成机器码或者汇编给操作系统执行。
先分类,例如关键字、数值、字符、变量名/函数名、符号、运算符(符号和运算符可能有重叠)等,再进行语法分析,得出变量/函数/类/结构体的声明与定义、指针、赋值、判断、循环、函数。
之后对其上下文和指针在栈进行处理。
这个解析过程是使用正则进行大部分判断,可以把输入都当作一个个单词来考虑,例如int
关键字正则就是int\s
,函数式的判断例如void add(int a, int b) {}
使用正则是void\s[^(_|[a-b]){1}a-bA-Z_0-9]*\([^\)]*\)\{[^\}]*\}
而数值要注意可以根据开头或者结尾区分二进制、四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也要根据符号位区分正数、负数,根据小数点区分整数、浮点数。
词法和语法分析其实与AST语法树生成有紧密联系,只不过同时这种分析也要用于编辑器ide本身的即时提示和纠错。
一般是先中间后两边的树结构,例如a=1的赋值语法,父节点就是=,左节点是a,右节点是1,同理扩展到函数定义,void main(int num) {/
函数体/},中间是函数名,左边是参数值,右边是函数体,且挂靠孙子节点为返回值类型。
要点:
以C++、Rust和Golang较为常见。
基础架构小组,致力于研发资源架构技术,跟进最前沿的云原生网络场景,参与云原生开源社区最前沿的技术
工作职责:
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和DPDK(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是在多核平台下进行开发和性能调优的两个重要技术。
RDMA:RDMA是一种网络通信技术,它允许在不经过CPU的情况下,直接在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传输。RDMA技术通过绕过操作系统内核,将数据传输的负载从CPU转移到网络适配器上,从而提高了网络传输的效率和性能。RDMA常用于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可以显著提升数据传输的速度和降低延迟。
DPDK:DPDK是一个用于数据平面开发的软件开发工具包。它提供了一组优化的用户态库和驱动程序,用于加速数据包处理和网络应用的性能。DPDK通过绕过操作系统内核,直接在用户态进行数据包处理,从而减少了系统调用和上下文切换的开销,提高了网络应用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DPDK常用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软件定义网络(SDN)和高性能网络应用等领域。
这些技术在多核平台下的开发和性能调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降低延迟,并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然而,使用这些技术需要深入理解底层硬件和网络协议,并进行相应的编程和配置。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和优化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NFV(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和VNF(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是与网络功能虚拟化相关的两个概念。
NFV(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是一种网络架构和技术范式,旨在将传统的专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负载均衡器等)转变为基于通用服务器和虚拟化技术的软件实现。NFV的目标是通过将网络功能从专用硬件中解耦,将其作为虚拟化的软件实例在通用服务器上运行,从而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
VNF(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VNF是在NFV架构中运行的虚拟化网络功能。它代表了传统网络设备的虚拟化实例,可以在通用服务器上以软件的形式运行。VNF可以包括各种网络功能,如路由、防火墙、负载均衡、加密解密等。通过将这些网络功能虚拟化为软件实例,VNF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部署、配置和管理,从而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NFV和VNF的引入使得网络的部署和管理更加灵活和高效。它们可以帮助提供商在网络中快速部署和调整各种网络功能,同时降低了硬件成本和维护成本。这些概念在网络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云计算、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运营商等领域。
云原生流式数据库,特点是数据通过流的方式不断写入,难点在于保留数据库特性,例如一致性和持久化。
假设现在有以下表结构:
# 出价表
CREATE TABLE Bid
(
auction BIGINT COMMENT ‘拍品’,
price BIGINT COMMENT ‘单次出价价格’
);
# 拍品表
CREATE TABLE Auction
(
id BIGINT COMMENT ‘标识’,
item_name VARCHAR COMMENT ‘拍品名称’
);
执行关联查询拿到拍品的一些信息和均价:
SELECT A.id AS auction_id,
A.item_name AS auction_item_name,
COUNT(B.auction) as bid_count,
SUM(B.price) / COUNT(B.auction) as bid_avg_price
FROM Auction A
JOIN Bid B
ON A.id == B.auction
GROUP BY A.id, A.item_name;
若每张表都有几百万数据,这么计算可能延迟性比较大,更常见的是做成VIEW视图查询。
云原生中会将两个源数据(这里是两张表)进行雾化成视图的形式,再进行聚合操作,过程中视图会使用流式传输持续加入新的数据,从而对下游形成新的聚合结果。
这个过程中会利用Hash对数据更新进行一个判断,并且状态会使用一些key-value的抽象化存储模型。
需要完成状态一致性:
这种状态流更新是利用Inject Barrier的方式,将source切片计算Hash等值确认后再进行传输处理。
利用分布式模型分别处理这些切片,这里再次利用Hash计算source主键来确保各自处理的切片段数据只被处理了一次而不会重复。
以上过程利用key-value将这些抽象化存储模型按照一定大小存储为本地持久化不可变的索引文件,而为满足要求大小的新数据则继续保持创建为新的barrier。
这种方式就是可以依靠barrier作为边界来来维护一致性,也可以从错误中快速恢复和完成异步检查,也可以并行完成各种操作。
整体是分享+分布式集群方式,嫁接在多个数据源之上,统一调度完成计算而不需要用户关心多个数据源或者拆分的数据库如何聚合统计的问题。
一般是汇编、C/C++和Android的领地,充斥各种大小型家电设备、电动玩具、无人机、车载系统、柜台、LED展板等。
嵌入式设备一般内存有限,还可能是定制电路板有自己一套编程规则,但大体都是用汇编或者基础C,车载设备和柜台、电视盒子等智能家电则是Android制霸。
工作中需要大量与各种协议、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打交道。
也有特化赛道就是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是通过各种感应器持续反馈进行雷达式检测周围环境,从而完成2D乃至3D建模地图,从而可以执行后续的路线规划和行进动作。
具体可以参考:
扫地机器人的两种测距方式:TOF激光雷达和三角测距
如果不是完全动态的线路而是先建立好了地图,则机器人需要通过gps等定位自己当前的位置,从而按照预规划好的路线行进。
而一般机器人会搭载一个基础操作系统,完成大部分与硬件交互和基础工作。如Autolabor的ROS系统
就可以完成“雷达-导航-地盘”的系统操作。
ROS编程教程
用ROS程序发布导航目标点
ic即集成系统,ic开发一般是指ic芯片开发,也会分为前后端,需要掌握底层软硬件知识,是混合了电路设计和硬件编程的开发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