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终于把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看完了,当时是通过一个博主的介绍种草的,那时候这本书还没有这么高的人气,但是现在已经火的一塌糊涂了。这本书不厚,语言风格生动有趣不刻板,人物设置借用了《柳林风声》里面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朋友,读起来的时候有读童话故事的感觉。虽然这本书讲的内容是严肃认真的心理学,但是读起来一点都不晦涩难懂,非常适合刚涉猎心理学领域的读者阅读。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也第一次尝试了卡片笔记法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用浮墨笔记随时记录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段落,以及读后的思考体会,不然思考的速度赶不上阅读的速度,那样读书的效率也不会很高。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蛤蟆先生近期精神状态萎靡不振,神思忧郁,他的朋友们担心他,也不想让他继续消沉,便带他求助了心理医生苍鹭。蛤蟆先生通过和苍鹭接连几次的面对面交谈,蛤蟆先生完成了自己心灵疗愈之旅,深度剖析了自己造成这样状态的根本原因,完成了自我救赎,并逐渐走向了新生的故事。
我认为,蛤蟆先生之所以抑郁,也是源于他讨好型人格,太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造成这些原因和他的原生家庭是分不开的,蛤蟆先生家里条件非常好,有家族产业要继承,父亲对他从小的教育非常严厉,达不到他心中理想的标准便会对蛤蟆先生责骂、打击。
当父亲的望子成龙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他没有真正了解到蛤蟆先生的内心所想,一味地在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蛤蟆先生身上,看似为他好实际上是对蛤蟆先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反作用。蛤蟆先生每次面对责骂的时候,它都会怀疑人生,觉得自己是没用的东西,他心里是尊重父亲的,他不想让父亲失望,便开始了他笨拙且不情愿的讨好之路,他压抑了自己的愤怒和意识,时长把自己陷入进内疚和自责中。长时间生活在这种打压之下的蛤蟆先生,抑郁的种子就此生根发芽。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人们有的时候会陷入进一个自我批判的怪圈中,谴责自己的内心,让自己觉得内疚,觉得自己不好,时常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比如蛤蟆先生的父亲总是谴责蛤蟆先生做的不好,批评他。年幼的蛤蟆先生就会因为父亲的失望和训斥觉得难过,会认为自己怎么这么差劲啊,让父母这么伤心(前文也说了,孩子对父母也是有依赖和讨好成分在的,幼小的孩子还是需要依附父母生活的)时间长了,这种惩罚会折磨自己,慢慢地变成坏情绪积累,在他成年后,对他来说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蛤蟆先生在与苍鹭复盘自己这些过去的经历的时候,目的是让自己更清楚的如何和自己对话,认识到这些往事是如何对现在形成的自己产生深远的影响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影响,也可以看到一件事是如何引发到另一件事上,要充分的了解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在这个复盘的过程中,他渐渐获得了一种能力,让他在回忆时不再谴责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情绪,合理释放自己的情绪。他能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能客观地去看,而不再感到内疚。慢慢地,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以那样的方式发生,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蛤蟆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也逐渐地放过了自己。
没有人会逼我们选择某一种状态,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比如悲伤,愤怒,这种选择是无意识的,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一样的经历,会教会我们在相似的情景下,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就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且无法避免,也不要过于自责。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正确地认识情绪,理解情绪的内核,做情绪的主人,不要让情绪影响自己。最后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
“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