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其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剧本《茶馆》等。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2.课文《母鸡》简介
(1)课文简说
《母鸡》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2.本课所处的位置,承担的作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并放在本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猫》之后,作为本单元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的位置,它承担着这样的作用: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
本文中,老舍先写对“母鸡”的厌恶,再写对“母鸡”的崇敬,感情先后迥然不同。这种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自然产生了一种幽默的感觉,使我们仿佛在欣赏一个风趣的小品或相声。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
4.识字写字分析
1.识字方面。
本课要求学生识记的9个生字中,双音节词“疙瘠”,注意后一个字“瘩”读轻声。
“啄”是翘舌音。“聋”“哼”要读准后鼻音。“恶”为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识记,“可恶”的“恶”是讨厌的意思,应该读“wu"。
识记生字字形,理解字义。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多为形声字,“聋、昨、啼、凄"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进行识记。“侮”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用熟字记忆,如通过熟字“海”识记“侮”字。
2.写字方面。
本课要写的有15个字,要引导学生熟练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这15个字从结构上来分,“讨、坝、绩、孵"等为左右结构。除“孵"字左右等寬,其余各字均为左窄右宽。重点指导“解"字的笔顺,左半部分应为撇,竖提、点、撒、横折钩、竖,点。
“忠。毒、警、歪”为上下结构,要注意上下各部分的比例。“厌、戒”为半包围结构,其中,重点指导“戒”字的左下方为横、撇、竖,不要写成两竖。
3.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孵:本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左半部分注意笔顺,其中两点左右对齐。右丰部分的“子”字不宜大低,横西要短。
警:敬上半部分的 “敬”字写得宽府,下半部分的“言”字第一横最长,在横中线言上,把“敬”字稳稳托住,剩余两横较短。
戒 :“戈”右上包圖“开”,“开"的第二笔为量,不要写成整。“戈” 的斜构是这个字的主笔,起笔高,收笔低,撇从横中线上侧起笔,写至“升”下侧。
5.重点词句理解
(1)本课词语理解
如怨如诉: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本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形容母鸡拉长音的叫声影响人的情绪,令人讨厌。
乘其不备:趁人没有防备的时候。文中指母鸡在欺负自己的同类时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凶狠,让人厌恶。
警戒:戒备。文中指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不畏任何强敌,随时准备作战,更表现了这位鸡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与辛苦,也表达了作者的敬意。
鸡雏:幼小的鸡,小鸡。
忠厚:①指忠诚,厚道。忠厚古朴,耕读传家,详载州志。”②指老实而不精明。
颤颤巍巍:状态词,抖动摇晃的样子(多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动作或声音)
(2)本课句子理解
①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
②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让人肃然起敬,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③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华。)
5.课文解析
《母鸡》也是老舍的作品。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全文共10个自然段,结构清晰,语言严谨而又生活化,读起来令人信感亲切。
课文中有两句话直接描写了作者对母鸡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第一句在第1自然段,开篇就说:“我一向讨厌母鸡。”另一句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课文第4自然段“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起过渡作用,这件事也是“我”情感转变的转折点。
以此为分水岭。课文前半部分(1-3自然段)写了母鸡的叫声难听,欺软怕硬和居功炫罐,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在后半部分(4-10自然段),作者将其对母鸡态度变化的原因娓妮道来,细致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课文的脉络清晰可见。全文用平实自然的话语,表现了母鸡的特点,塑造了母鸡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形象。
6.本课语言表达特色:
首先,老舍善于捕捉平凡生活中的小事,对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使母鸡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前半部分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而后半部分,又具体描写了母鸡如何保护小鸡锥们的安全,为小鸡雏们找食,还耐心地教小鸡雏学习“啄食,掘地、洗澡”的生活本领,真实、生动的细节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同时,从文字中流露的作者情感由“讨厌”到“不敢讨厌”,先贬后褒,欲扬先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伟大的母爱的赞颂。
第二,全文运用了口语化的表达,语言自然流畅,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等语句,作文如说话,读起来通俗易懂、亲切舒服。文章虽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却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如“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把小鸡雏吃得饱饱的形态生动地表现出来。课文的插图中,草地上,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雏,可能在觅食,可能在游戏。鸡雏活泼可爱、无忧无虑:母鸡慈爱、谨慎,似乎在保护着小鸡雏。插图将母鸡和小鸡的外形、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有利于学生结合课文,体会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形象。
7.插图解析
本课插图就一幅,并且是以彩色绘画的形式出现的,所以技能体现母鸡和小鸡的可爱之态和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插图中的一只“挺着脖儿”的母鸡正带着一群毛绒绒的小鸡在草地上找吃的,形象生动的展现了文章第五自然段的描述“挺着脖儿...表示世界上没有可怕的东西...立刻警戒起来”,为本文的画面想象和情感理解增添了助力。
8.课后习题
(1)课后习题一“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个问题是很好的理解课文的抓手,据此,在教学中课可以引导孩子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比如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我一向讨厌母鸡”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一文章的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学习“产生这个态度变化的原因”。
(2)课后习题二“老舍先生用词严谨,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老母鸡真的就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个问题是结合第一题的延伸,引导学生学习“据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和特点。
(3)课后第三题“《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是对本单元的同一作者的两篇文章的不同写作特点对比和学习,也是本课“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这一作用的体现和落实。
9.课后资料袋
本课课后的“资料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篇(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经典著作。”恰到好处的链接了作者的简介,给学生学习本课对作者的必要了解给出了扶手。
10.关于《母鸡》组文阅读推荐
(1)推荐学生课后选文或者组文阅读,比如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张抗抗的《天鹅》或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同步阅读《冰项链》中其他作家描写动物的作品,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对本单元中同一作家笔下的不同动物,或不同作家笔下的同一种动物, 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
(2)然后,在阅读的基础上,再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比较,体会其表达上的异同,感受作家的语言特色和丰富情感。
【声明】
在完成教材解读的过程中,我依据了《教师用书》并查阅了百度搜索,加以自己的理解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