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近日我的家人也紧随潮流跟我叨叨起躺平哲学了,在他看来,不消费不奋斗就是最好的反抗资本家剥削的手段。不消费,让资本家无法从我们身上赚到钱,不奋斗,让资本家无法从我们身上榨取剩余价值,甚至我们还可以不生娃,直接减少被剥削对象数量,简直可以要了资本主义的老命。

能不能要了资本主义的老命我不知道,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不消费不奋斗呢?什么样的人才能算真正的不消费不奋斗,像日本的蛰居族,一辈子不上班,不出门,不与人交往,这样的人算是做到了不消费不奋斗,不花钱也不赚钱,自然可以脱离商品经济的魔掌,不创造价值也不被剥削价值。就算我们真能甘之如饴的过一辈子这样离群索居的生活,但是住的房子那里来呢,要么是自己以前奋斗攒的,要么是父母奋斗攒的,总之还是离不开奋斗的积累。当然没房子也可以实现长期的不消费不奋斗,像路边的流浪汉,靠一点施舍和拾荒生活,但能坚持多久就不一定了。我家附近前几年也曾有个流浪汉,后来帮旁边的商铺干点卸货的活,晚上可以到超市里面打地铺,也还是通过劳动换取一点生活资料。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要真正做到不消费不奋斗是不现实的,大家自然也心里明白,一般人根本吃不了这苦,所谓的躺平主要是一种情绪发泄,对现实的抗议。

还有一种躺平的解释是众争之地勿往,换个不那么拥挤的赛道奋斗,比如大城市996,房价高,孩子上不了学,我可以回老家工作,利用自己在大城市的经验回老家降维打击,创业也好,在当地找份工作也罢,也许收入低一点,但是生活成本也低,消费起来更加游刃有余,还有富余时间陪伴家庭。这种想法不是不奋斗,而是换个容易一点的地方奋斗。

第三种解释是我还要在大城市,但是不去大厂了,也不996了,我就要找一份钱少但是悠闲的工作,让自己少被剥削一点,不那么累。这种工作也不是没有,各种体制内的公务员、老师等等工作应该都能符合要求,但是有多难进大家也都心里有数,能进去的人已经是竞争过了很多人,其中的奋斗历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有一种就是财务自由的,闲在家里也无聊,开着宝马跑滴滴也能高兴的生活。当然财务自由不一定要有很多钱,只要被动收入超过支出就可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一个人的支出越少时财务自由的门槛就越低,但不管怎么说,认真规划后,我们还是要先实现赚取被动收入的本金再说。

这么看起来,如果不是富二代,躺平也没那么容易,那么为什么大家还这么热衷的讨论这个事儿呢?就像我前面说的,这主要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对现实的抗议。我们既然进入了市场经济,一切自然都以效率优先,即如何能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来作为一切行动的决策前提,在市场经济的初期,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获取更多的劳动成果,这个时候工人的工资也是增长最快的,满意度也会最高。但逐渐的,企业发现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要想在竞争中获胜,产品价格降下来,或者质量上升导致成本上升,这就要求效率必须越来越高,体现在工资增长速度的下降,更少的人干更多的活,直观的感受就是又累又赚不到钱。当收入赶不上通货膨胀,但是大家对于好商品的追求越来越集中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周围的必需品越来越贵,比如房价和房租,好的教育,医疗等等,这进一步加剧了我们对于被剥削的感受。但是我们也离不开这样一个体制,因为正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化分工和价值交换,带给我们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

这当然是一个难题,先哲们已有无数相关讨论。不过就个人而言,牢记赚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切实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工作以外的幸福感,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你可能感兴趣的:(躺平的正确姿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