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跷现象:明知不会长生不老,英明帝王为何对道士依然死心塌地?

雍正即位后,“以勤先天下”,终因积劳成疾,仅仅十三年便驾崩,对于他的死因,民间进行了各种杜撰,但是和他经常吃“仙丹”是脱不了干系的,在重金属的累积之下,身体终究架不住它们的冲击。

追求长生,几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特别是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一统江山,千秋万岁成为诸多帝王的终极理想。

“成仙”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与荆棘,道士充当了导师的作用,他们扶助、引领着“寻仙”人流。两千年来,从来没有哪个皇帝羽化成仙,按说,助人成仙的道士早就应该被诸多皇帝轰下神坛才是,但事实却是没有。

问题就来了,为何那么多皇帝如此死心塌地的信任道士呢?

1、道士确实有发明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家教派,其哲学思想,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格局均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道教的门生------道士,给人的印象就是拿着一把马尾巴甩来甩去,故弄玄虚,念几句咒......

事实上,在古代,道士可以称得上是发明家了。

举个例子,冰箱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标配,炎炎夏日,吃个冰棒、喝着冷饮是多么的惬意!古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虽然也会在冬天储存大量的冰块,以供来年夏季用,但是往往损耗巨大,非寻常百姓家负担的起。

而且那个时候的冰来自山川湖泊,病菌太多,导致吃冰人身体吃不消,比如宋徽宗、宋孝宗就经常拉肚子,但是耐不住天热,还是抱着冰块不放。那个时候,大臣能得到皇帝赏赐的一块冰就算是无上的荣光了。

到了宋代,情况发生了改变,因为道士又倒腾出来了一个新玩意------制冰机。

当然,这制冰机不是靠电力带动,而是根据物质的溶解吸热原理将其应用到生活中的。炼丹家发现,把一个叫做芒硝的东西放到水中,水的温度会降低,把水蒸干,又会重新得到芒硝,如此可以反复利用。

再比如,硫因其化学性质过于活泼,在自然界中难以保存,但是炼丹家发现,把它和元珠(水银)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红色的丹砂,其实就是硫化汞,将丹砂加热,硫又可以脱离出来。这个著名的可逆反应就是中国的道士首先发现的。

其实,道士做这一切,并非像火锅一样,随便弄个什么东西扔进去,出来就是丹丸了。还是以硫为例,因其热性太强烈,不能直接入药,将硫加热其实就是一个退热的过程。

炼丹家的诸多思维,甚至直接影响了医家。比如屠呦呦获奖的青蒿素,来源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葛洪本人则是东晋著名的炼丹家,再比如后世的药王孙思邈,他发明的黑火药,也是从炼丹炉里玩出来的。

道士们玩出来的东西很多,就连豆腐都是他们的杰作。拥有如此众多的发明,炼丹家自然就成了古代的科学大拿,被人们顶礼膜拜,当神一样供了起来。

实际上,在“成仙”的路线图上,大体分为两步,一个是物质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就是将自己的身体打好基础,而炼丹家的“仙丹”正是涤荡肉身的必须之物,只有将这幅躯壳调理好了,才可能实现金蝉脱壳,最终羽化成仙。

2、先例

热闹的集市上,一群人围拢着小摊主,总有几个人嘴里不停的说着,这东西真好,这么便宜,老板真是实在人。第二天再去,你会发现,那几个人还在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这就是我们俗称的“托”。

在成仙的道路上,如果没有人做到羽化成仙,道士的丹丸做的再好,也不会拥有这么多想成仙的拥趸,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有没有人羽化成仙呢?

还真有。

“五魁首,六六顺,七个巧,八匹马”......

这是酒桌上常见的一句行酒令,五魁首好理解,明朝科举考试,从五经中选取题材作为考试内容,每门都考到第一,就是五魁首。后面为什么是八匹马而不是八只羊八只鸡呢?

这里的八匹马,是周穆王的八骏,每一匹都有独特的神技。周穆王这个人很有意思,在古典历史中,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君王。

有了这神奇八骏,这对喜欢巡游的周穆王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他的活动范围更大了,于是,历经千难万险最终达到西王山,并与西王母发展出一段浪漫的爱情。

要说周穆王千里迢迢就为了一个女子,这事说出去没人信,周礼这一条就把他卡住了。

那他到底图什么呢?

“西山有药,是为不死”!

原来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药去了。

对于周穆王的西巡,《山海经》、《穆天子传》皆有记载,在西巡归来后,再无相关资料。这说明,得到长生不老药的可能性很大,毕竟,一个人买彩票中了一个亿,他不会声张出来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孙皓晖先生写的《大秦帝国》里面也提到了周穆王,说是嬴政在骊山修陵墓的时候,挖出一个会说话的石人,自称周天子,经询问,原来是周穆王。

如果周穆王的年代太远,再说个近代的,她就是秦穆公的女儿弄玉。

弄玉自小聪慧,在音律方面无师自通,及笄之时,弄玉已然成为如花似玉的美人,她择婿就一条标准------能与她琴瑟和鸣。这天,绣楼之上,春卷美人,弄玉吹了曲笙,百无聊赖下,便想歇息,突然,空中传来乐声,忽远忽近。弄玉又吹了曲,感觉那个乐声还是似有似无。

当晚,弄玉梦到一个少年,自称萧史,正是白天和鸣之人,说自己在华山。

弄玉觉得这是一个奇怪的梦,便讲与父亲,秦穆公马上派人去华山寻访,果然找到叫萧史的美少年。大殿之上,萧史奏了三曲,引得彩云聚会、百鸟争鸣。

秦穆公与弄玉大喜,萧史和弄玉当即成婚。

婚后没多久,在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弄玉和萧史双双乘着龙凤飞升入天,位列仙班。

对于这段成仙故事,无数文人为之泼墨,李白、杜甫、白居易......皆留下了千古名句。

其实,在道家看来,成仙的何止周穆王、弄玉,比如老子、鬼谷子,甚至后世的董永、许仙......

有了这么多“有据可查”的成仙人物,经过道士的包装,不由得人们不信。

由此可见,古代“成仙”是一套设计好了的程序,先做到身体的空灵,追求精神的升华,再辅以“榜样”的召唤,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早已把人们给打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蹊跷现象:明知不会长生不老,英明帝王为何对道士依然死心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