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挖掘希望,沟渎之中亦可仰望星空——《活着》书评

《活着》

难得清闲的周末,我翻开了早觊觎许久的一本书,它便是余华的《活着》。其实我早就对这本书的内容有过初步的了解,只不过是通过教室里的投影屏幕,并非原著本身。初中的语文课上,高中的选修课上,老师都曾将这部电影拿出来放映、分析,而初高中这几年的时间跨度,也让我对《活着》的内容,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后来的为之震撼。终于,我翻开了期待已久的原著。事实确实如此,原著比电影更给人以遐想发挥的空间,也使我感受颇深。

故事的开篇以“我”来到一个小村庄见到福贵开始,这个老人孤身一人,与老牛作伴。他口中喊着“福贵”“家珍”“凤霞”“有庆”一系列的名字。“我”感到好奇,坐下与他交谈,于是这位老人的生平在读者的面前一点点的展开。从大少爷到赌博输光钱不得不卖掉家产,再到路上被拉去打仗,每天都在担心是否还能活着回家见到老婆和孩子,福贵的命运似乎是真的非常多舛;回到家后却发现凤霞变成了哑巴,母亲也已经去世,家珍的身体健康也是每况愈下,无疑是让这个破碎飘零的家庭再度雪上加霜;好不容易为凤霞安顿好了家,她却在生产时因为大出血离开人世;好不容易有庆也渐渐长大,却在一次献血中丢了性命。一位一位故事中人物的不断离开使得我的心也在一遍一遍地不断受到冲击。上天像是在福贵这里给他开了个玩笑,他的一生有着这么多戏剧性的巧合:龙二接替了他地主的头衔,最后被处刑,福贵因此免于一死;在营地里他和春生生死相依,不曾想春生竟然成了导致有庆死亡的相关之人。或许有人会说在这本书中,他是一个悲剧的集合体,因为似乎所有悲剧都不约而同地发生在了他身上。但是,我认为,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比福贵幸运,只是福贵身上的悲剧被放在了显微镜下看,这才让人们深感痛心。

这样一本描写当时的世间疾苦的书,在我看来却也有光从微小的缝隙中透进来。光很微弱,但是还是能够被注意到。福贵回忆的时候,对家珍的赞赏,对她表现出的那份怀念让我看到了当时的一个幸福家庭的缩影;当共产党说“想回家的人可以走了”的时候,福贵的那种渴望,以及真的被放走后的那种急切地想要回到家的心情,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温馨感;包括最后,他已年老,坐在田埂上,傍着老牛,将他一生的故事娓娓道来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了他对于过去的一种释怀,这是一位老人,站在生命的终点站时的一种泰然自若。我不知道福贵对于他这一生的定义是如何的,他可能经历过幸福安稳的日子,也必定经历过绝望悲伤的时期,但所幸到了最后他接受了一切,也拥抱了一切。

他经历过许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场景,但在苦难中希望对于他来说仍有迹可循。他很不幸,因为浩浩荡荡的一大家子人,到最后被残酷的现实削减的只剩下了他一人;他也很幸运,因为他就像书名“活着”一样活了下来。

他教会我在苦难之中亦可挖掘希望,沟渎之中亦可仰望星空。

你可能感兴趣的:(亦可挖掘希望,沟渎之中亦可仰望星空——《活着》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