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暑期皖南局部非正式“考察”报告(6)
□山北有海
陆、七月廿六日
夏令营活动需要午饭以后才正式结束,也就是说我们最早要下午两点才能启程再赴黄山市。
半天的空闲修整。该洗的衣物都洗过了(随车带了一个脸盆),后尾箱也重新彻底整理过一遍,随车零食尚且足够,走前再买些水就可以了。
再做些啥呢?我是临来合肥之前才知晓这里是李鸿章、包拯的故乡的,知道这里有李鸿章故居、包公祠、包拯墓。策划路线时心底倒是动了些抽空前往一观的念头,但只是备选,还没到一心想要去的地步。
既然浮生半日有闲,那便是该当过去转转瞅瞅了罢。早饭后出门寻哈罗单车一部,高德地图导航着,奔5公里外的李鸿章故居而去。
烈日炎炎,气温38度。
一、李鸿章故居
年轻时候,脑子好使,阅历不够,所以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书上写什么就认什么。尤其是,孩童的思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在他们眼中,无论是人是事还是物,不会有什么比较深刻的认识,只会简单地区分好和坏、黑与白,非此即彼,不知道世事繁杂,不一而足。
长大以后,阅历渐渐多了一些,脑子却慢慢不好使了,很多时候会感觉到一些事情不大对劲,但却懒得(或者说不愿)认真思考自己所意识到的那些疑惑,一切都交由他人去想,去甄别。我倒是知道梭罗的名言的,“无疑,别人也能够代替我思考;但是如果他替我思考到了排除我自己思考的程度,那就不可取了。”但具体到自己身上,更多的却是甘于糊涂了。
我唯一能意识到的一件事,就是看人看事真的需要一分为二的——最重要的从来就不是他(她)做了什么,而是他(她)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
具体说李鸿章呢,我所能体会到的,首先就是不能再像以前的书本里所讲的那般彻底否定了,再一个就是经常会想,在他当时当地的那些情况下,谁有可能在他的位置上做得比他更好?“开拓者难为,可能到了最后还要更难一些。”奈保尔如是说。
我是先绕着李鸿章故居转了一大圈(虽然这宅子已不及原先的十分之一大小),然后站在街对面看着李府大门口琢磨这些事的。我没有过多议论的勇气,寥寥数语,浅浅翻过便罢。
其一,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之才,进李府稍微一转便知,无需多言。
其二,李府内设展览,有一处循环播放一部动画短片,讲的是李鸿章说服朝廷修铁路的故事——朝堂之上,群臣皆不能接受修铁路一说,无奈之下,改做“修马路”,马走的路——于是最终出现了铁路建成仪式上马拉火车沿着新修的铁路徐徐走来的画面——令人唏嘘不已。即便位高权重如李鸿章,做成一件事究竟又有多难?最终,一干抱残守缺的老古董没啥得到也没啥失去,执意做事的人,却可能骂名缠身,遗恨万年。悲哉!悲哉!
其三,以《集结号》为引子,影片中谷子地对团长到底下没下命令吹集结号让他们撤退纠缠不休。这应该是不可能真实发生的。特定背景下,有多少领导者指挥员甚至士兵心知肚明地做过这种壮士断腕一般的决定?能从个人角度纠缠得失?冲锋号一起,有多少人是明知必死而必须向前?职务行为,不可能既顾全大局又真正体贴入微到每一个人。李鸿章的“卖国”,有没有“职务行为”的成分?换一个亲王贝勒的来代替,会不会可能结果更糟?在他有限的权责范围内,究竟尽没尽到力?似乎只有天知道。可惜,时代背景局限下的所谓见识不够导致了其必然的结局,以及必然的评价。呜呼。
时间所限,不及再至李鸿章享堂一览,遗憾。
“但是清醒和健康的人们都懂得没有什么能阻碍太阳升起。任何时候放弃偏见为时都不晚。无论多么古老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不经过证实就不能轻信。今天人人附和或默认是正确的,结果明天可能会变成是谬误,仅仅是一阵见解的轻烟,而有些人还曾相信那是会给他们的田地洒下滋养的雨水的云朵。”(梭罗)
二、包公祠包公墓
出门再骑行1.5公里,至包公祠,购套票而入,然而其中所谓的浮庄以及清风阁对我无甚意义,我所想去的不外包公墓和包孝肃公祠两处而已。
我们从小是听着“黑老包”的故事长大的(胶东农村以前村村有剧团,每年岁末年初的时候各村剧团之间相互串场演出,“包青天”是其中最主要的主题之一)。我们同样是学着辩证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长大的一代。无论是包青天的故事还是以被罢官留名的海瑞,他们在民间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都意味着同一个词——希望。当一个朝代的官场乌鸦漫天的时候,他们就跟溺水人手中紧紧抓住的稻草一样,成为软弱者心目中最后的希望。
包公祠中,有一男一女两位年轻人(应该是互不相识)久久跪在包公金像前,合十闭眼,口中喃喃。我稍微有些好奇,却终是没有上前打扰。
但辩证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等告诉我们,我们不应将希望寄托在个别英雄人物身上,我们所需要建设并悉心维护的,应当是一种独特的体制,是一种最和谐高效的机制——个人在其中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我们该何去何从?
个人学识浅薄,无以博古通今,难以纵论天下。但至少,隐隐约约的认识中有一种感觉:对个别优秀人物的过度依赖,某种程度上至少能够证明我们的体制机制暂时还做不到“人尽其责”——人人在位而尽其责,个别人物的突出便不会那么轻而易举,更不会那么特别地被广大老百姓所寄望或者感恩戴德了——只有“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的尸位素餐者多了的时候,人们才会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极个别个人而非体制机制之上。
所以,“包青天”“海青天”不该只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典范,而更应该成为我们体制机制建设的警戒线——游标卡尺,一旦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出现并且被越来越广泛的老百姓所寄望了,那便说明我们在社会管理、政党管理上出现大问题了。
何者为喜?何者为忧?
西方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波斯战争》中告诉我们的第一句话是,“他的事业的目的在于,保存那由于人而存在的东西,……,使其不致为时间所湮没,赋予希腊人和野蛮人光荣,赋予令人赞叹的行为以充分的颂扬,使后世能够纪念他们,并使他们的荣耀光照数个世纪。”
我们需要瞩目何者之荣耀?
站在包公墓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的《李鸿章传》是在包公祠门口售票处买的,因为这座现存的近千年历史的包孝肃公祠,是李鸿章在1882年时候捐银修复的。我特别想知道李鸿章心目中是如何看待并评价包拯的,更是特别想知道如果时空反转,包拯又会如何评价李鸿章其人其事。
我想象不出,怅然下只好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站在包拯墓前。
三、合肥出租车
已经11点多了,再骑车回4公里外的酒店的话,时间上有些来不及。所以站到路边准备打车。
一辆私家车悄然停下,司机摇窗发问,“去哪里?”
愣了半晌,意识到应该是“黑出租”,回了句,“江南春。”
“12块,上车吧?”
看看前后没有正规出租经过,于是坐到了副驾驶位置。
路途中,每见路口站人,均要靠近发问,“去哪里?”
最后又捎上了一位中年女士,也是要到中科大附近的。
一路攀谈,知道所谓的“黑出租”以及半路载客随意再加人,在合肥都是常态——
其一,司机有正常工作,休息时间出来跑两趟赚个油钱;
其二,合肥开车管得严,主要体现在安全带上,副驾驶必须要系安全带,否则逮着就罚款(幸好领导有上车就系安全带的好习惯);
其三,合肥打出租太难,网约车啥的管得又太严,老百姓都已经习惯路边打车且半路捎客人的做法了,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不置可否,貌似对合肥又多了一分了解。天气真是够热的。
“人们赞扬并认为是成功的生活只不过是生活里的一种。我们为什么要在损害别的生活的情况下夸大某一种生活呢?”梭罗说。
四、再赴黄山市
酒店附近有家“蒸小皖”,大众点评上得分不算低,买了几样蒸菜打包带回房间简单吃完。饭后收拾行装,小同学夏令营解散后便即出发上路。打消了另换一条高速深入考察合肥交通的念头,继续按照高德地图推荐的路线走:金寨路高架路——合肥绕城高速——京台高速(合安高速)——齐云大道——黄山市区道路——同聚楼徽州宴大酒店(黄山市屯溪区黄山东路111号),325公里,中途加油放水,全程四个半小时,18:30抵达。
路上话题主要围绕夏令营——
1.在专家餐厅用餐
小同学首先一个劲儿念叨的,是他们这几天的午餐和晚餐,都是在中科大专家餐厅吃的!不是在清场了的专家餐厅,而是和诸多还在校的专家一起在专家餐厅吃的!
我能听出他言语里的自豪感,稍稍有些炫耀意味的那种自豪。
但这的确是本次夏令营所给予他(和他的同伴)的一种很有意义的激励,明显很有效的激励。
2012年感恩节赴美,曾在小李博士陪同下转过普林斯顿大学,当走到校长独享的那座小楼前的时候,他手指着面向草坪的那扇巨大的落地窗告诉我们,每学期校长都会邀请最优秀的学生到这里和他共进午餐,这是对优秀学生的最高奖励,效果胜过奖学金。
没有采访过夏令营组织方,不清楚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这般设计的,但这种细微处、琐碎处的点滴触动(激发),积攒多了,便真的有助于实现夏令营开办的初衷了吧——能激励人,就能够吸引人;能吸引人,就可能成就人。
当然,这跟某某新贵富豪之流一掷百万千万金去获得个与什么什么大鳄共同进餐的机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真正的教育,最最首要的便是在激发人上做功课。舍此,无味。
2.汇报发言的机会
毫无悬念的,小同学再一次在四人小组最终的实验结果汇报交流环节“抢”到了发言机会——他们的分工是一人准备实验数据,一人准备各种图片并设计制作PPT,一人协助查找资料和提供建议,一人代表小组上台汇报。原初的分配时,他和本组唯一的女同学都倾向于上台发言,但在今日上午的现场,他还是主动发言了。
我有些时候会稍微打击他一下,提醒他,课堂(会场)终究是属于大家的人,任何人都不可以一言堂——你自己发言太多,无形中就占用了他人的机会。甚至在你发言并跟老师争辩自己的观点或研讨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却侵占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机会。
这是不公平的。
解决的办法,注意两点——
其一,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发言或提问的次数以及时间,将一些相对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的回答“让”给其他同学。
其二,提高自己问题与发言的质量,不要故意问一些大家都知道答案的问题。“要知道问问题时,你想要的不是存在脑子里的现成答案。因为那些东西你不用问就知道,完全可以省掉彼此的麻烦。相反,你是希望对方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重新思考那些问题,除非他告诉你,你不可能知道那些答案。”(杰西•鲍尔)
孩子时时主动发言本身应该算是优点,不该是什么缺陷。但是至少在我们现实的工作学习之中,过度“积极”的提问、发言,事实上会侵蚀有深度的系统思考,也会成为别人学习与思考的干扰,这就需要提醒他必须要注意了。
希望我的提醒不是在扼杀一个孩子的天性。毕竟梭罗也说,“我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有尽量多的不同的人;我希望每一个人都非常谨慎地找到并追随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生活方式。”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大家不同才大家都好。
还是适度一些为好吧,又中庸了。
3.眼界之于学习的重要意义
开阔眼界,这是我们在寄托希望的时候最常使用的词语。有些时候,我自己暗自揣摩当下我们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的成功经验,在李新生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中,我感觉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效益、质量方面,可能发挥作用比较显著的一项便是二中坚持定期邀请院士、博导级别的专家教授到校面向孩子们作报告——其实这已经不只是开阔眼界那么简单了。
本次夏令营,小同学最津津乐道的,除了中科大包信和校长《能源的明天 人类的未来——化学家的解决方案》、俞书宏教授《如何热爱科学?——从纳米科技谈起》、何平笙教授《高分子时代》以及罗毅教授《理性的化学——化学的理性》等大师级报告外,最炫在嘴边的是对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国家重大科技场所的参观考察——“那可是一般没有机会接近的地方”,小同学如是说。
这种报告和参观,会不会点燃他们心头的一把火?对他们46位营员来说,真的是有可能因此而做点什么的,甚至是因此而做成点什么。
仅仅只是把教材讲完,出我口入你耳,如何可能是真正的、完整的教育?!
4.最重要的是方法
“我这一辈子,时时不得不考虑各种观察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如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V˙S˙奈保尔)
身为没有丁点儿理科细胞和背景的文科非资优生,我对孩子的化学学习其实是不太可能给出啥好的建议的,毕竟我当年中学化学学习的时候,十次考试至少九次不及格,实在难以提得起来丝毫。
但在几十年教育科研课题相关工作经验中,却也渐渐形成一些对科研的看法。比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借鉴他人成果经验的过程中,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往往未必是具体观点或者做法,而应对相应观点或经验做法提出或进行背后的思路方法高度关注——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而是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做到了或得到了这些,这经常是很有价值的重要节点,是需要学习者关注的重点。
否则就极有可能出现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之类行为。
再高明、高级别的化学领域专家,他们对化学、对科学的理解都只属于他们个人,不要一味去记忆或者重复他们的任何观点——重要的是它们各自观点的由来——为什么他会这么想、为什么他要这么设计(这个实验)、为什么他会这么解释这个现象?……
“我无法从毛姆这位作家那里得到指点,不是因为他差,而是我的素材跟他的差别太大,是我自己的素材,我只能守着它,用我的方式尽量处理好。”(奈保尔《看,这个世界》)
5.还是得多走路,多动手,多读书
梭罗说,“做一个哲学家不仅需要有深奥的思想,甚至不仅是要建立一个学派,而是要热爱智慧的哲理,并按照它的要求过淳朴、独立、宽厚和信任的生活。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际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以为,一位优秀的化学家也是需要不仅从理论上高谈阔论的,同样也需要,甚至更需要时时处处“从实际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有句话说的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年轻人的学习,一方面固然是需要专心、专注的,但更重要的,需要更优秀的整体观、系统观等方面的能力——即便是化学,有些时候,重要的也不一定只是最终的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反应(现象),有时往往蕴含了更有意义的契机,应该让自己学会留意。“一味追求某种东西的人虽然可能最终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但他肯定错过了身边更多美妙而奇异的事物,哪怕这些事物就在他的眼前。”(杰西•鲍尔)
应该尝试不去做“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现在社会上特别热门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就是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梭罗在瓦尔登湖边也有过类似的思考,“他们不应该娱乐人生,或者仅仅研究人生,由社会供养他们从事这昂贵的游戏,而是应该自始至终认真地经历人生。青年人如不立即尝试去实践生活,又怎么可能更好地学会生活呢?”
还是应该多读书的。尤其是,目前不过是高中阶段,很多的兴趣、爱好其实是正在孕育生成的阶段——要呵护自己的兴趣,但不要过分聚焦在化学上——无论怎么热爱,化学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都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至少,表现在阅读上,应该培养更广泛一些的阅读兴趣,这样才不至于偏食。奈保尔在上大学的四年里,几乎读遍了莎士比亚和马洛的全部作品,有些剧本还读过多遍。他认为这种广泛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就是一种训练,阅读改变了他的很多旧观念。
没有走路,就没有生活;
没有动手,就没有学习;
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思考和成长。
五、夕阳与晚餐
办完入住手续进到房间的时候,窗外,夕阳西下,一切安好。
同聚楼徽州宴大酒店最初是以做餐饮起家的,后来扩张才开始做住宿酒店。所以一楼二楼是他们自家的徽州宴餐饮。不过其实自行零点,也没有点出多少徽菜特色来,口感也还算可以吧。就是连续两天旁边都有生日宴——给几岁十几岁的孩子过的大张旗鼓的生日宴,宾客云集,动辄一二十桌,都有司仪主持。这似乎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这是安徽独有的文化?背后意味着什么?反正要是搁在山东的话,天天闲着没事儿参加同事同学朋友的娃娃的生日宴升学宴答谢宴的话,会把我仅有的一丝丝人生乐趣消耗殆尽吧——太累了!太辛苦了!太折腾人了!我对安徽人民表达深切的同情。当然,他们可能乐在其中。
两瓶啤酒,回屋休息。
晚上接到电话,负责明天宏村、西递行程的导游确认抵达情况,要求尽早起床早餐,六点半来酒店门口接。自现在起,行程交由旅行社负责安排,本司机暂时下岗,只做专职摄影即可。
睡梦中梦到了茫茫草原上远远伫立着的一棵树,一棵独自伫立却并不孤独的树。惠特曼曾有诗曰:
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棵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
它孤独地站立着,有些青苔从树枝上垂下来,
那里没有一个同类,它独自生长着,发出许多苍绿黝碧的快乐的叶子。
为什么要急于成功?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伙伴,那也许是因为他听到的是生命的另一种鼓点,遵循的是生活的另一种节拍。
“文化程度太高的社会,自有其陷阱。”奈保尔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