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背后的逻辑

一、“好”的设计是不够的

先分享一个包益民在台北TED做的演讲:《A New Measure for Designers》,大家可以通过优酷搜索到这个演讲。

这个演讲中的观点,作者并不是全部认同,但是其中有个段落一直給作者很大的震撼:

“后来我们拿到的答案是,其实Logo和这家公司的生存、这个咖啡厅是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我们做公司是在做Logo的。

所以我们做的事情跟这家咖啡厅会不会生存是一点关系都没有,那其实我们在做的事情是没有帮助的。”

这句话,在我看来应该可以转换为一条对于设计师这个职业的守则:不要让自己做的设计,对业务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我们的日常工作,很多的时候流程是这样的:产品经理或者策划产出一个需求,我们去理解需求的内容及目的,应用大家的设计知识和技能,来为这个需求寻找一个最优方案。但是,很多时候,向需求的前方看,我们可能并不充分了解这个需求的用户场景是什么,或者策划希望通过这个需求具体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最终希望产品的数据有什么变化。向需求的后方看,我们可能也不了解方案设计完成之后,前端开发的执行方案是什么,哪些设计规则会从前端的角度来处理,哪些设计规则会从后端的角度来处理,前端的效果有哪些限制,后端的方案有哪些的限制,总共需要多少时间,需要的这些时间,能不能满足业务的要求等等等等。

对任何一个环节不够了解,我们就会用自身的理解去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就会造成方案不可控。这样的方案,对我们自己来说也许是好的,但是对业务及用户来说,可能就存在我们未知的问题,导致产品结果的失控,最终导致市场的不认可。因此对于新手设计师或者有一定经验的设计师,不断学习,建立自身作为设计师的能力图谱,在设计过程中,应用多元思维模型进行任务分析就十分重要:

以上的能力模块,对于互联网产品的交付都是十分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后的用户使用感受,影响业务的良性发展。因此不断学习各个模块的知识,或在进行方案判断的时候,认识到自身对应专业上的不足,听取更加专业的意见,才能够保证方案获得最终的用户效果,业务更加良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为你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自已产出的方案。

二、找到业务关键点,做重要的设计

再分享一个知乎的问题:《有哪些必赢的赌局》,最高票的答案很有启发性。

很多时候企业之间的竞争,都是一个零和博弈的过程。企业之间,都希望用自己的优势(也就是答案中赢得3块钱的机会),去和对手的劣势竞争,一方面可以保证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也保证自己最终可以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而对于我们设计师,也需要理解自身所负责的产品,哪些方面是有优势的,哪些是防御性质的(即只要和对手打平,不需要或者短期很难建立优势的功能方向),从而协调自身的精力投入,保证产品各个方面的体验,都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

一个产品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为了通俗易懂,我分别称之为:里子功能、面子功能和细节功能:

1.  里子功能(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重要功能)

即产品的主要功能、那些80%的用户都会使用的功能和流程,比如电商产品的浏览-购买-下单流程、或者云音乐的音乐播放功能。这些能力是这个产品的主要能力,这些能力的体验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用户的日常操作,一些良好的细节体验能够建立一些产品壁垒,保证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而这类功能的缺失或体验的不足,会直接导致用户流失。

2. 面子功能(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亮点功能) 

即会吸引潜在用户或市场中的摇摆用户转为自身产品用户的功能,比如电商产品的每日签到领金币功能、QQ的偷菜、云产品的官网宣传等等,这些功能就像这个产品的外表:良好的面孔和有力的肌肉能够吸引特定的用户群体,来体验和试用产品,并最终转化为产品的成熟用户。

3. 细节功能(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次要功能) 

很多设计师会觉细节的功能不是恨重要,但其实往往是细节功能的设计,会最终影响用户的决策。比如淘宝宝贝详情页客户评价的显示、购买量的显示,这些数字的显示,向用户传递了一个平台诚信和透明的态度,这样的一些细节,往往才能体现产品一以贯之的产品主张,从而让用户建立清晰的产品认知,最终对产品建立信任。

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理解自身所负责产品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从而区分产品内不同类型的功能,不断打磨里子功能,做好面子功能,然后在细节功能中体现产品思想。在此推荐大家可以阅读一些商业模式的书,比如《商业模式新生代》,同时可以结合数据工具对所负责的业务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升对业务的理解,在日常的设计过程中,更合理的进行设计工作,最终帮助业务达成目标,获得用户认可。

三、持续的学习和调整

一次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你下一次同样会获得成功。

上面所说的能力模型和产品关键,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开发技术会随着硬件的提升而不断升级、产品业务也会随着大的经济环境而变化,因此曾经有用的经验和方法,都可能随着时间而失去作用和意义.

几年前,支付宝曾经做过一件事情,将PC端的转账功能进行收费,而移动端App转账免费,用这样的方式向支付宝App进行引流,从体验的角度,都无法判断这是一个合理的行为(仿佛看到这件事背后某个为了用户体验与产品争执的设计师),但是在现在回顾当时的方案,通过这个行为,支付宝的移动端使用量得到的巨大的提升,也逐渐形成了用户使用移动端支付宝的习惯。也很难想象当时如果没有这么做,现在的支付宝会是什么样子。

即使是在现在,我依然自认为无法想出类似的产品方案,应该是过于关注用户体验而忽略了产品商业利益的缘故。

持续学习和调整这个概念本身并不复杂,也不需要更多的说明,但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自己开放的心态,穷尽产品上所有可能的方案追求卓越,需要毅力和自我管理,这些比起能够直接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更加困难。

结语

我们作为商业设计师,是为用户设计产品的人员,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是没有原始“自己”这个概念的,有的只有作为设计师背后的产品,和产品面对的用户,如何能够保证产品打动用户,并通过用户获得产品成功,是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始终需要思考的问题。上面的三点,是我目前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对看到这里的你,有所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