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

跟着名家学教学,搭建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肖培东老师、黄厚江老师都把《猫》的文体确认为小说,依据小说的文体特点来进行本篇课文的教学。

        第一步,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也就是解决课后练习第一题。肖老师采用“看图辨猫”的形式解决,黄老师采用给猫取名字的方式解决。二者各有特色,都达到了生动有趣又无痕落实教学目标的效果,可谓匠心独运。这一环节我采用了肖老师的“看图辨猫”,引导学生观察图文资料,了解编者意图。

        第二步:精读一段。肖老师直奔中心,引导学生阅读第三只猫的故事,抓关键词语、句式,探究“我”为什么判定猫是杀死鸟的凶手。再深入一步,改写文中语句,挖掘“不知名的夺去猫所爱的东西”,得出“人性的丑陋”,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最后,学生重读文本,明确文章写了几只猫,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社会,认识世俗。

       黄老师的教学知识性明显较强,肖老师的教学语言斟字酌句功力深厚,主问题的设计与引导,来来回回地在文本中行走,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郑振锋

学习目标。

1.学习抓关键句,梳理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深入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听写词语;读生字新词,

二.看图辨猫,整体把握

1.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外形、特点、结局)。

2.三次养猫的相似点?    亡失   难过

3、三只猫之间的关系?  衬托、对比

三.小结。


第二课时

精读一段

一、第三只猫的故事

1、师生共读(第16-34小节)

2.“我”为什么判定猫是杀死鸟的凶手?(寻找高频率词)

二、不知名的夺去猫所爱的东西.

1.文中的“我”夺了猫所爱的什么东西?

2.猫所爱的实际上是被什么夺走的?     人性的丑陋

三.文章一共写了几只猫?

亡失——美好的人性

永不养猫-——良知回归,自我剂析

四.小结:小说的阅读:关键词句、联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猫》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