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织脚

编织脚

 

走出机场航站楼,穿过一排排等待着行人的的士。我知道,它们不是在等我的,我要往前走,也许某个地方会是我要上车的地点。那车给人的感觉应是乐于亲近的——你招手吧,就可以以一个简单的姿态上去了。你把着扶手,静静等待,去你想去的地方。我在一条狭小的路肩上趔趄而行,不时回着头,那些驾车面向而来的人也许会感觉到我的些许焦躁,但是此时此刻被看着的人,在彼时彼刻也照应着观看者的影子。我是你,你是我。一辆红色的双条车把我带到了与友人约见的地点,下午四点半过了,学生放学,他亦下班。

在一番纠结寻觅之后,我们来到了预定的民宿。两层斜顶木屋,嵌在路边拐角处,赭褐色外观,毫不起眼。起初是我为了图个俭省,先行找了个落脚处,反正第二天也不会住了。我们打开篱墙外的一道门,走入,穿过前庭,探到主楼屋前,再打开一道门,方才见得屋主。草草办了入住手续,我便提着背包来到了房间。果然,目之所及皆是漆成赭黑,唯有窗帘是白色的,纱制印花,透着窗外苍冷的光,在床上打着,在桌上打着。走动的时候,脚触碰地板,笃笃发声,像极了记忆中的场景,那声音声声温暖,但却阻塞心坎……回忆是苦的。

(以上可作为与大海先生再次见面时的谈资。我想,我会乐于跟他分享这段年终之行的。毕竟那么长的一个假期,我不会哪也不去的。)


……大海先生把我叫去了一处海岛,连同一些他的旧朋友组成了一组六人的队伍,但从曼谷出发的只有五人,剩余一人约在上岛乘船前汇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等待,我终于看到了木头果儿。是的,我们都在等她。我第一次看到她,眼神匆匆,两人以陌生人的姿态互望了一下,似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感。

再一次认真地看到她面容的时候,是大海先生在给我介绍她的名字。「こんにちは」木头果儿在向我鞠躬,是日本之礼。觉着温婉可人。我也立即照着模样做了一遍,「こんにちは」而后,当看到木头果儿和大海先生一副老友的样子在聊天时,我似乎一切都悟了……

与友人吃罢晚饭,天已黑了,与之作别,我回了住处。屋主不在,但她在楼梯拐角的接待处桌上留了便条,英文的,简译为“有事请打如下号码:0863930659”。

霎时传来一女声,“Hey, how are you?”我当时怔住了,转过头来,看到一欧美面孔,脸上堆着笑容,晕黄的灯光把她照得跟房间里的旧物一般。我生怯地回道,“嗨。”

“Where’re you from? ”(期待地)

“China.”(继续生怯)

“I come from Hawaii.”(热情地)

……

有趣的开场对话。她先不说“America”,而是脱口而出她的出生地Hawaii(夏威夷),使得我在脑子里把这个地域搜寻了几遍,才最终形成了概念——哦,是那个地方。美国人的“个人主义”观,在此由一个地名开始发散出去,值得探讨,借鉴。


……大海先生非常直接地让木头果儿坐在他的摩托车后座上。大海先生车技娴熟,这让木头果儿在他身后可以大胆的伸展双臂,感受飞翔的快感,最美的画面不过如此了。我们来到了一处观海岩壁上,大海的壮阔让我跑得一远再远,好让目之所及皆是蔚蓝的海水,耳畔听着海风,还有惊涛拍岸。

当我回过头来时,却没有看到大海先生跟木头果儿彼此亲昵的画面,而是木头果儿近乎孤独地蹲坐在看台的前端,那是一处突出的礁岩。木头果儿在看着自己的海。她的大海先生呢?(虽然其余三人都这么认为)他们是若即若离地接触么?还是大海先生在克制这一层关系?这一刻,我是局外人……


翌日,在一家旅馆放好背包后,我便按图索骥,去寻访几处古寺。在小街巷里走走停停,所到之处无不宜人。清早的阳光微凉,洗刷了连日工作的压抑,“小城故事多”,多到可以把生活过得很轻。这应是一座极乐之域吧,各位心里都住着一个唐三藏,不是吗?来到这里,与各色人等齐聚,抱着同一目的,享受一段美好时光。路遇一“泰餐体验”队伍在街市选购食材,领队在细致地讲解,个队员听得兴致盎然,一副和谐世界的图景。

这天白日我还造访了清迈大学,正门如一般公园低调,不宜发觉,当看到校徽、校名后,才有些恍然。校内道路蜿蜒,楼宇建在缓坡之上。许久没有发现好的景致,便在一处圆桌旁坐下休息。这里三面被高墙围起,只留一面也被大树阻隔,便形成了天井的阵势。一阵飞机引擎的啸鸣在头顶长长划过,不禁抬头,然而看不到飞机的踪影,但也足以让人有所思悟。前路漫漫,我已非上下求索之辈,多的只是听令行事,偶尔从心,到此一游足矣。


……在太阳下山前的四五点钟左右,我们来到一处露天的沙滩餐厅,准备吃离岛前的最后一顿晚餐。在等菜的间隙,大家玩的是一种叫“故事接力”的游戏。每个人提供各自的情节,共同编织一个故事。木头果儿想到的是“蛇变成王子与海的女儿在岛上结婚”,而大海先生却组织了一个宏大的场面,各种战争、救援,活像在讲解好莱坞的英雄电影。这使得我们其中一人忍不住说到:“这是一场梦!”这之后,这个故事就没再进行下去了。

第二天,我们聚在面馆里,等着揭晓谁是谁的“影子骑士”。又是那“其余三人”都一致指向大海先生,说他是木头果儿的“影子骑士”。“女人们是否过于一厢情愿?情愿到绑架浪漫。目前的情况如此客观,并不是昨天所编织的浪漫故事,大海先生所做的只是基于彼此的‘喜欢’,也许只是互有好感而已”。我当下觉得应该把手里的那片纸神不知,鬼不觉地跟大海先生交换,还得大家一个美好期许……


经过一夜休眠,我又来到了清迈大学的校门口,只听说这里是上素贴山搭车的地点。看到一个类似二次游的中国女生在给她的同伴讲解着游行“套餐”,一旁的司机不时地插入几句中文“两百、三百五十块”云云。我退而走到另一处等车的人旁边,她们有三个人,幸好都是泰国人,没有为了价格而拌嘴的环节。我加入,接受所到景点、价格,上车,出发。上山的路蜿蜒绵长,待几个提前下车的外国游客离开之后,她们三个便叽叽喳喳地聊起天儿来,活像一窝雏燕。车开到一处山肩,我与其中一人结伴游走花园,实因是我怕走失,误了车程。我们去的最后一处是双龙寺,时至中午,我不忍在高温烈日下多做停留,游走了一圈大金塔,金光源于阳光,凭栏远看清迈古城,一片灰蒙,古亦不古。

我回到下山的车旁,发现她们三个已经在车里了,座位上还多了几位乘客,一片焦躁写在她们的脸上。我便上车坐好,顿时感到车棚内的闷热难耐。大约二十多分钟后,或许是还有一人未到,司机没有驾车离开的意思,车内一女生(中国人的样子)开腔道:“……WE'VE BEEN WAITING SO LONG!”

司机无奈,发动引擎,扬长而去。发觉车上无聊,那位之前催着开车的女乘客对身旁的欧美面孔发问,不多时,她们便也是聊得蛮投机的情形。我一知半解的听了许久,他们渐渐地归于沉寂。没过一会儿,她又和一女生聊开了。我从中得知,她们都先后游走了东南亚各国,都觉得柬埔寨的吴哥窟胜过所见过的佛教遗迹,曼谷没那么有吸引力,还不如清迈来得称心惬意……她们的一言一语,都互相说中了对方的心声一般,世界是由她们的心意变换的,美则美矣。我无奈,虽然我已在曼谷生活了这些年月。内心觉着大皇宫并算不得古迹,只因它承载着太多的现代职能,我不能分辨了。古物之古,怎么就在我的身上断了呢?没有把它们身上的“古气”承袭下来,要不要每每为之悲叹!我不该再去大皇宫了,再去也只是强行拉回,要不得的,没用。


(某日去的大城府,到了很多“寺”,但举目所见的旧旧破破的佛塔,全无庙宇的概念,内心戚戚然,合律赋诗一首,题曰:《寄回阿瑜陀耶》,了表态度。)


已经很多年

乐见游览佛寺遗址


乐见很多年

不好说乐见

(比方说…)



人游览佛寺走在隳垛间

比佛寺多了一架相机


佛寺大

人不大

佛寺旧

人不旧

(拍上拍下)


佛寺有模样

人没有模样


人看佛寺佛寺不看人

我也不看没有模样的人


昨天我在大城



从素贴山回到了旅馆,晚饭的时候跟华裔老板询问了去拜县的车程,对方还关心地交代了几个注意事项。趁着入夜不久,我便去了塔佩门走走,发现在进行着旅游节的相关展销活动。一处竹木搭建的舞台上表演着各类节目,伞舞、孔剧,还有按摩技艺的展示,一旁的男女主持人卖力地吆喝着……夜里在走廊上跟国内朋友微信聊天,快结束回房间的时候,发现楼下走来了几个中国人,其中一男一女在吵架。女的撒泼开来骂着对方,男的几乎找不到机会开口,经典的“女霸男怂”戏码上演着。她/他俩旁边的同伴也没有劝和的意思,估计去了也会碰一鼻子灰。这个时候二人之间不需要加入裁判,反而需要“催情剂”,得尽快地把心中之“嗔”泻掉,然后该干嘛干嘛。我想,感情之事若要加入公断,那还怎么发展感情。两人相处之中的各种磕磕绊绊倒像是生铁经受的捶打,千锤百炼方能得出情比金坚的牢固爱情。而婚姻是社会契约,它让情感上升为姻缘,变得可知可见,可琢磨,让双方觉得爱情有了质量。感情发展在契约之前,慢慢地感情也需要契约的架构(婚姻),变成实质可探讨的东西,甚至需要社会制定法度。难怪,千万对男女总要在结婚前说:“我们结婚吧”。


……面馆外的阳光炽热难耐,街上的摩托车驰来驰往。木头果儿拿出礼物,一个波波头人偶风铃,递到大海先生手里,说:“这个是哭的,那个是笑的。”当下我很快地看了桌角的人偶,她的嘴角确实扬起着弧度……


在拜县转悠了两天,再回到清迈城的时候,已经是这年的最后一日了。晚餐与友人约好要去宁曼路那边吃中餐,顺便见见这位开店的朋友。她是我们在国内培训的时候相识的,她的店主营凉皮跟肉夹馍,典型的陕西名吃。在等待的间隙,几个人聊得格外的兴喜,还把一些培训时的趣事来揶揄这位“老板娘”。吃罢离开的时候,友人答应着下次多带些人来。与之告别后,我们骑着摩托车,兜兜转转,去逛夜市。这条夜市长街十分的长,且只在一条街道上聚集着商贩,不像曼谷的会在一个片区里经营。我们走了个来回,一个多小时便过去了。友人为他的女友买了些东西,而我只是拿了一杯鲜榨果汁。

友人说,塔佩门处有为跨年而开办的放天灯活动,谁都可以在街边购买天灯,然后去到那边,与各国游客一起放飞,庆祝新年。整个放飞活动从入夜就已经开始了,连续不断的橘黄色灯盏在塔佩门的上空汇集,形成一条流动的近在眼前的“天河”,一盏盏放飞的天灯令人目不暇接。只可惜不能把此情此景与中国的故事多做联想,毕竟这是属于泰国人的活动。临近跨年倒数时刻,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三五成群地围着一只只天灯,倒数着,“10、9、8……2、1”,“Happy New Year!”一时之间各类祝福之语充盈着周遭,升腾的灯火弥漫天际,让人流连忘返。我也十分亢奋,庆幸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成为其中一员。

新年清早,清迈上空欲雨,友人驾着摩托送我去机场。一路凉风飕飕,前路的尽头处有青山迎面而来,觉着像是错觉,那大山也是来给我送行的?在机场道别时,面对友人“再来”的期望,我说,“不会再来了”,再来已不是你。“这是一个流行离别的时代……”昨天,我在店里的墙上看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编织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