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微信朋友圈66天之后

如果要从我们的手机里评选出使用频率最多的应用,微信应该是当之无愧的No.1。那如果从微信的所有功能中,找出我们最常用的呢?我想除了聊天功能以外,就得数朋友圈了。

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们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对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是又爱又恨呢?通过朋友圈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心情,也能了解到朋友的动态,看起来真是一种美妙的存在对吗?那为什么我又会恨它呢?

据不完全统计,人们一天之内刷朋友圈的次数达30-50次,更有重度刷朋友圈患者每天要看上百次。也就是说,每隔几十分钟,他们就要点开一次朋友圈,看看有谁刚发了朋友圈,如果没有新的内容,还会把之前看过的再看一遍。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频繁地刷朋友圈,即便是在没有几条更新的情况下,依然习惯性地点开?其实这是现代人的一个通病——信息成瘾症。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接触到无数信息,公交发车的时间、明星的八卦、领导安排的工作等等。我们就是处在一个信息爆炸又瞬息万变的环境里,每分每秒都被信息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感到兴奋。长此以往,我们的大脑就患上了信息成瘾症,不断需要新的信息来刺激脑神经。如果有那么一刻没有接收到信息,我们就会自动寻找信息。

其实微博等资讯类app也对我们的大脑产生同样的影响。不同的是,我可以卸载微博,却无法卸载微信。幸亏微信还有另一个功能,让我的“逃离朋友圈”计划得以实现。


最终让我决定关闭朋友圈入口,不再刷朋友圈的,并不是它助长了“信息成瘾症”,而是它侵占我的时间,并且给我制造焦虑。

在工作中,我总会不时拿起手机,点开朋友圈看看有什么更新。直到刷完所有更新之后,才会“心满意足”地关上手机,重新投入眼前的工作。就是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甚至有点“正常”的动作,中断了我的工作状态,强迫我的注意力从当前事务移开,从一个模式生硬地切换到另一个模式。

等我刷完朋友圈,想要重新回到原来的模式就没那么简单了。首先我可能会受到其他事情的诱惑,比如「既然都停下来了,顺便去倒杯水吧」或者和同事分享一下刚才刷到的好玩的信息,从此撕开了一道休息放松的口子。

假使我能够抵挡住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诱惑,想要重新回到之前的专心状态,也是需要时间的。我需要强迫自己从轻松的模式抽离,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找到刚才停下来的节点,把之前的工作思路重新理一遍,否则根本无法想起刚才自己究竟思考到哪里。

而现代人最缺少的正是大片的专注时间。微信、钉钉、手机让我们可以随时被找到、被打断。我们强制自己从一个模式切换到另一个模式,当中损失的不仅是效率,也是我们长时间专注思考的能力。

另一个让我决定逃离朋友圈的原因是,微信朋友圈里的“正能量”让我感到焦虑。上周在国外跑完全马,这周出席一个品牌的新品发布会,昨天刚拿到天使轮,今天就迎娶白富美。高端得让我感觉都不配和他们做朋友。

距离稍微近一点的则是秀恩爱、晒娃、爱生活。我们之间虽然不怎么联系,我却参与了他们的每一个人生阶段,小到一顿晚餐,大到结婚生子。对了,还有每年一年两次的“五一/十一朋友圈拍摄大赛”。我只需安坐在家中沙发,便可观看全球风光,真是“快”哉。

这些朋友圈总让我感觉到压力,是我在苟且、挣扎的时候,竟然有人能够得到生活的眷顾,自由自在又幸福美满。

干脆,一关了之。


当我关闭微信朋友圈入口之后,之前让我所焦虑、在意的一切好像都真的消失无踪了。


图:关闭朋友圈入口的设置界面


刚开始关闭朋友圈入口,出于习惯手指还会重复同样的动作,点进去之后看到不是朋友圈才想来,「噢,原来自己已经开始逃离朋友圈了」。意识想要改变,身体却还有记忆。但这样习惯没出几天就被彻底抛弃了。

之后,我收起了对别人的“关心”,开始专注过自己的生活。别人是好是坏的境遇,本来也与我无关,我的情绪也不再无端被牵动。眼前我最应该关心和照顾的人是自己,好好做这一件事便足够。

当我不再花自己的时间去凑别人的热闹之后,我有了大片属于自己可以专注的时间。每天练字、看书、写作,碎片时间里就看看小说或散文,没有外界资讯的不断刺激,我反而更能仔细品味当下从事的活动,也过得更自在惬意。

唯一遗憾的就是,少了朋友圈的播报,我错过了一些我所关心的朋友的近况。比如上个月与闺蜜们聚会,问起一位朋友的预产期,结果却被告知她五一假期时已经顺利卸货。我只好赶紧送上迟来的祝贺。


我打从心里非常喜欢没有朋友圈的生活,眼前只有自己,耳边没有来自他人的纷扰。那为什么在逃离朋友圈66天之后,我又选择回归了呢?

听完@极简丹一节关于影响力的课后,我开始意识到,朋友圈说到底只是一种工具。它可以用来获得资讯,也可以是一种打造个人影响力的方式。前些天听一个小伙伴提到的一件事,恰恰印证了这个观点。她说,她的婚礼跟妆师的朋友圈总是透露着一股专业且热爱自己事业的积极态度,而这正是她选择这个女孩子跟妆的原因。

过去我的朋友圈只一味发我想发的,都是些吃喝玩乐,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原来朋友圈还可以有这种力量。朋友圈可以用来传达我们的观点、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像涟漪,一点一滴地传给我们可以影响的人。

其次,逃离的这段经历使我渐渐明白,外部世界其实是我们内心状态的映射。当你不好时,你对全世界都不会满意。别人发什么样的朋友圈都是他们的自由,他们无意要激起别人的焦虑或嫉妒,是我过于关注外部、忽略自己才让内心生起了烦恼。借助身心灵的一句话,「门外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当我们专注于自己,对自己满意时,外部是无法打破你内心的平静的。

我现在清醒地意识到,朋友圈作为一种工具,是可以为我所用的。我无须逃离,反而应该加以利用。我可以通过朋友圈发声,传达价值观,吸引和影响同频的人。还可以为喜欢的人点赞,向他们表达我对他们的喜爱,为我们之间创造更多机会。



其实朋友圈和扳手、锤子一样,都是工具。如何使用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当我们需要消磨时间时,刷朋友圈不见得就比刷新闻要来得低级。朋友圈还能让我们能够随时follow到关心的朋友的动向,知道他们最近发生了哪些事情,需要祝贺还是需要帮助。朋友圈还可以分享我们的专业、传达观点,吸引同频的小伙伴,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工具本身是无意识的,只要我们始终带着意向,清楚知道使用这个工具的目的,我们就能不被它所操控、反客为主。

你可能感兴趣的:(逃离微信朋友圈66天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