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膝斋图》与《归去来兮辞》

《容膝斋图》是元末明初画家倪瓒创作的纸本水墨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图写的是江南春景,平远山水。近处为山石陂陀,林木萧疏,中幅为湖光波色,图上部的远岫遥岑横于波际。这种三段式的构图,是倪瓒山水画的特征之一。其山水取法于董源,石上横拖披麻,皴法清逸。其树法参差变化,结体有骨力,而树头枝梢,每多生意。枯树擦以枯笔,墨色浓淡错综而滋润浑厚。

此画分近、中、远三景, 近处作平坡, 上植数枝树木, 间或缀以茅舍亭阁;远处作峦头或低矮的土坡。作为近景与远景之间的过渡部分则多为大片空白, 不着一墨, 是为湖水。

画中落款“壬子岁七月五日,云林生写”,又自题诗云:“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金棱跃水池鱼戏,彩凤栖林涧竹斜。叠叠清谈霏玉屑,萧萧白发岸乌纱。而今不二韩康价,市上悬壶未足夸。”

画家对佛道思想的追求,注重对尘世羁绊的超脱,这种思想映射到艺术创作中丰富了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容膝斋图》中设置空亭但不见人,倪瓒有“亭下不逢人,夕阳滤秋影”的名句。空空的亭子和无人的山水,后人多认为这种设置是倪瓒内心的表达,是“今世那复有人”的悲叹。

图片发自App

“审容膝之易安”,仅能容膝,说明空间非常小。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作者一定是在追求精神的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容膝斋图》与《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