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如何与来访者建立工作同盟呢

之前聊了促成改变的策略:把大的目标拆解成小的具体可执行的步骤。

但是呢这样的方法不同的人的人的变化会区别很大,有的人快速改变,人生脱胎换骨。有的人变化大概进一步退两步,咨询了几年还是老样子

  我自己成长大概也属于这类“停滞不前”的状态,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来,三年前对一件事的看法还没什么变化,手中的技能没多少改进,生活也许并没比之前打理的更好…

  之前写过自己停滞的“人生”,其中认为是“用进废退”,看来还是没找到更靠近真相的答案

  这里我们一起看看他人总结出的方法,影响咨询效果的四类因素:最大的“场外因素”占40%,也就是天时地利,来访者自身条件,还有一些偶发事件。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对人的影响大家比较熟悉[近朱者赤],来访者自身的条件这里以前也聊过,譬如作者讲的同样的一个简单可实操的方法,有的人执行了百分之十,有的人可以执行到百分之一百五十或者更甚,这与个体本身的素质相关了

  这部分是咨询师几乎干涉不了的,那么就得想办法争取60%的场内因素,其中有15%是来访者的期待,之前已经讲过了,把期待管理到恰到好处,让来访者感知到咨询的价值[管理好三种情况:期待不明,期待过高,期待过低,我们就可以明确来访者想从咨询中获得怎样的改变,从而为他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

还有15%是咨询的技术:记录,反馈,优化,迭代,这是刻意练习的完整过程,通常用三种提问:假设性提问、循环提问、悖论提问,之后详细聊聊

今天主要拿下占比30%的场内因素,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

  之前聊了设计“站在肩上的小人”随时客观理性的观察整个咨询过程,看到咨询的关系

  [肩上的小人:1. “游离于互动之外”,也就是跳出来;

    2. “观察发生的一切”,也就是知道去看什么。]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如何用关系促成改变,我们先来解决一个疑问,改变不是自己的事么,怎么又牵扯到其他人了

讲两个例子,去年二月,加了一个前同事的群,他开启一个为期三百天的一个学习计划,每天分享一个知识点,并录成视频发出来,一次做不到发两百红包,然后就这样,不知觉间,见证了他风雨无阻的坚持了一年,学习计划圆满结束,有五十多人鼓励和见证了这一个过程,这算一次锦上添花的行动。第一次认识他,就是极其自律的人,每天6点起床跑步三十分钟,11点入睡,从不间断。

  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事有两种力,一种是自我驱动,一种是外力,朋友,同事,长辈等监督和鞭策。

实际上,前同事的学习计划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围观见证的朋友对其计划否定打击或者干扰,那么很可能就难以坚持下去或者让事情难度成倍增加最终失败

  例子中我们都是是相信他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信任他的判断和选择,所以不需要把精力和时间花在解决各类阻力和对抗中,过程中还有一些人自己也设计了一些计划,让事情变成了一个团队的事儿,吸引了更多的人推动事情变得更好

心理咨询也如此,采取定位不同,来访者表现和咨询效果就不一样,和来访者建立合作关系,咨询的关注点就集中在改变目标上。

我们再回顾一下之前对心理咨询的定义:[心理咨询是一门以促成来访者改变为核心价值的专业服务。]

  建立的这种合作关系,称为工作同盟,咨询师和来访者是站在同一边,拧成一股绳是一个赋能的过程。

  譬如来访者是一位学生,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是个失败者,改变目标是减少这类想法

  按照惯性,我们可能会问:[比如我会问他:“你那些失败者的念头是怎么来的?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是失败的?”]

这是一种质疑和审问的态度,第一时间激发来访者防御,[他会说:“我真的很失败啊!就算没有证据,我还是这么觉得]

  这就没法继续沟通了,形成了一个敌对关系,这类情况通常需要这样

[三个原则:

第一,通过共情让来访者感受到你的关心。

第二,把问题和来访者分开。

第三,邀请来访者参与咨询中的决策。]

我们要和来访者站在一起,

共情让来访者感受到关心,他看到自己的感受被你理解了,他就会感觉到你和他是站在同一边的。

这里我们也许还会陷入一个自我状态,听了来访者的话可能会想:“他哪儿失败了?他是一个学生,前途无量!

这样子他依然感受不到关心,又再次陷入对抗(在一些朋友或者亲人之间特别常见)

  倾诉:我肚子痛,回应:多喝热水

  共情,把自己代入一个失败者,一事无成的立场,他眼中的世界,成绩一般,未来不确定,没几个玩得来的朋友…

能切身体会到这一点,会忍不住感叹:真不容易

来访者感觉到被关心,才开始讨论 :我要怎么改变呢?

  这里共情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学习,有时来访者感受离奇,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是不是有问题呢?这样又走到了对立面

  譬如有中学生,觉得班上同学都嘲笑她,针对她,说坏话

  她不断向别人证明,最终找到咨询师,[咨询师说的是:“哇,每个人都说你的坏话,那上学得多难熬啊。”

  这个孩子一下就哭了,她知道,这个人是我这边的,我终于不用再去说服他了。]

  不少人大概都有这类经历,委屈,不被理解,关心,需要等等

    当被关心,理解,她才能想到改变:会说:“那我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需要我们用到工作同盟第二个原则:把问题和来访者分开

  站在来访者这边,我们不能把来访者视作有问题的人,我们是和来访者解决问题的伙伴,这样来访者才能和我们保持改变的热情

[  这里我们要避免评判,譬如说提到:这个想法是有问题的,那么又较上劲儿了

  把问题和人分开通常是这样:“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这个想法老是困扰你,我们来看看怎么解决它。”

这样子来访者才能感知到,不是我这个人不好,有没有陷入这个想法,我都是我,我挺好的。

  接下来的目标才会专注于改变想法,而不是维护他这个人。]

说我们是一个非常好的技巧,把问题和人分开,你和我是战友,我们站在一边,那些困扰、麻烦、痛苦在我们的对立面。

最后一个原则,邀请来访者参与到咨询中的决策。

    这是工作同盟强化的环节,是一个一起实现改变的的过程,决策是磋商出来的,有挑战的环节,强度是不是合适,节奏会不会太快了,让他知道把其视作了同伴


  所以针对来访者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认为自己失败的想法的改变,我们可以这样子来沟通

[把他当成同伴,我会说:“为了更好地应对失败者这个想法,我们要花点时间,讨论一下它是怎么来的。接下来我会提几个问题,我们试试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好吗?”


他同意之后,我再问:“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你能想到哪些?”他就会更愿意配合我的思路,积极参与。]

[如果来访者回答不出来,我还会问:“是问题本身不好回答,还是会激发你的一些情绪?”]

这里是征询同伴意见的一个沟通,不能变成质问一类

[来访者可能会说:“不是有情绪,我只是一时找不到思路。”

再继续问:“你看怎么样更好呢,是我们再多聊一聊,还是先跳过,你带回家一个人思考?”我会尊重小林的决策,在我们这个团队里,他最熟悉他自己的情况,我信任他的判断。

  作为来访者,当感知到有同伴的支持,就有信心和方法去做尝试和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笔记:如何与来访者建立工作同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