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及目录结构

1.shutdown:关机指令,建议先使用sync进行数据保存之后再关机
2.reboot:电脑重启,服务器不建议重启
3.mkdir file:创建文件名为file的文件夹 mkdir -p test1/test2/test3:递归创建文件夹
4.ls -ll:查看常用文件,ls:也可以查看
5.ls -al:查看所有文件,-a:产看所以文件,包括隐藏文件,l表示查看文件的属性和权限
6.cd /usr/local :切换到/usr/local目录
7.cd .. :跳转到上一级目录
8.cd / :切换到根目录,所以cd切换目录有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两种方法
9.cd ~ :切换到用户目录,再使用pwd:查看当前所在的目录
10.rmdir test1:删除文件夹,当前文件夹下面有其他文件的情况下不能删除,可以使用rmdir -p test1可以删除层级目录
11.cp 原来的地方 新的地方:复制文件,
12.rm -rf:-f:忽略不存在的文件,-r:递归删除文件,
13.mv -f 原来的文件 需要移动到的文件夹地址:-f:强制移动,mv也可以进行重命名操作
14.chgrp -R root www:将www文件更改为属于root组
15.chown -R root www:将www目录更改为属于root用户
16.chmod 777 file:read/write/execution 4/2/1 文件可读可写可执行
17.文件内容查看:

  • cat: 有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
  • tac:从最后衣阿华那个开始显示,tac-cat
  • nl: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
  • more:一页一页地显示文件内容
  • less:与morel类似,但是比more更好用,他可以向前翻页
  • head:只看头几行
  • tail:只看尾巴几行
    -:向下查找 :向上查找
image.png

18.vim filename:文件编辑命令如果遇到权限之类的可以使用sudo vim filename
i:进入编辑模式
esc:推入编辑模式然后输入:wq保存退出
:set nu:显示行号
:set nonu:不显示行号
/keyword:搜索关键字N向上查找,n向下查找
19.useradd -选项 用户名:创建用户,会在home目录下面创建一个文件名和用户名相同的文件夹,万物接文件
-m:使用者目录不存在自动创建
20.userdel -r 用户名:删除用户将他的目录一起删除
21.su username:切换用户
22.passwd 用户名:修改用户密码
23.passwd -l 用户名:冻结用户
24.groupadd groupname:创建一个名字为groupname的用户组
25.groupdel groupname:删除一个用户名为groupname的用户组
26.group newname oldname:修改用户组名
27.newgrp moxuan:切换用户组
28.df -h:查看文件系统使用情况
29.du -sm /*:检查根目录下每个目录的使用情况
30.ps :查看当前终端运行的所有的进程信息

  • -a:显示当前终端运行的所有的进程信息
  • -u:以用户的信息显示进程
  • -x:显示后台运行进程的参数
    31.ps -ef:可以查看父进程的信息
    32.pstree -pu:查看进程树
    33.kill -9 pid:结束进程,-9强制结束进程

/ :这就是根目录。对你的电脑来说,有且只有一个根目录,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比如当你输入"/home",其实表示的就是从根目录跳转到home目录里面

/root:系统管理员目录,可以对电脑做任何的事情

./bin:这里存放了标准的工具,比如“ls”,"vim",这里面的东西已经 在你的系统环境里面了
/usr/biin和/usr/sbin与/bin和/sbin具有相似的功能,只是/usr/biin和/usr/sbin不用于基本的启动,在紧急情况下,大多数的命令都在这个目录下面(/bin和/sbin)

/etc:这里主要存放系统配置的地方。你安装了samba这个套件,当你想要修改samba配置文件的时候,他的配置文件在/etc/samba这个目录下面的

/dev:这里主要存放与设备相关的文件(unix与linux一样),连接打印机,磁盘驱动,USB驱动等都放在这个目录。

/home:这里主要存放的是每个用户的设置文件,用户的桌面文件,还有用户的数据都放在这里面,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用户目录、位置为/home/username,root用户除外

/tmp:这是临时文件,对于一些程序来说有些文件备用了一两次之后就不会用到了,这样的文件就会放在这里了,有些linux系统会定期清理这个目录

/usr:这个目录可以存放不适合放在/bin或是、/etc目录下面的工具,比如游戏
/usr/bin用于存放程序
/usr/share:用于存放共共享数据,比如音乐
/usr/share/fonts 是字体目录
/usr/share/doc
/usr/share/man帮助文件
/usr/lib:用于存放那些不能直接运行的但却是很多程序运行时所必需的一些函数库文件
/usr/local:这里存放那些手动安装的软件,即不是通过apt,apt-get安装的软件,他和/usr具有类似的目录结构,软件包管理/usr,自定义的脚本(script)放到/usr/local目录下面

/usr 这个是系统存放程序的目录,比如命令、帮助文件等。这个目录下有很多的文件和目录。当我们安装一个Linux发行版官方提供的软件包时,大多安装在这里。 如果有涉及服务器配置文件的,会把配置文件安装在/etc目录中。/usr目录下包括涉及字体目录/usr/share/fonts ,帮助目录 /usr/share/man或/usr/share/doc,普通用户可执行文件目录/usr/bin 或/usr/local/bin 或/usr/X11R6/bin ,超级权限用户root的可执行命令存放目录,比如 /usr/sbin 或/usr/X11R6/sbin 或/usr/local/sbin 等;还有程序的头文件存放目录/usr/include。

/opt:这里存放那些不是必要的程序,比如尝试最新的firefox测试版,那就装到/opt目录下面,当你想要删除他的时候可以直接将他删除,程序的所有数据都在程序文件夹下面

/media:有些linux发行版使用这个目录挂载那些usb接口的移动硬盘(包括u盘),CD/DVD驱动器等等

/boot:linux的内核及引导程序所需要的文件目录,不i如vmlinuz initrd.img文件都位于这个目录中,一般情况下,grub或lilo系统引导管理器也位于这个目录

/lost + found:在ext2或ext3文件系统中,当系统意外关机,产生的一些文件碎片就放在这里,当系统启动的过程中fsck工具会检查这里,并修复已经损坏的文件系统,有时系统发生问题,有很多的文件被移到这里,可能会用手工的方式来修复,或移到文件原来的位置

/opt:自定义软件包会被安装在这里,比如在Fedi=ora Core 5.0中,OpenOffice就是安装在这里,有些自己编译的软件包就可以安装在这个目录里面,可以通过./configure --prefix=/opt/目录

/proc:操作系统运行时,进程信息及内核信息(cpu,硬盘分区,内存信息等)存放在这里,/proc目录伪装的文件系统proc的挂载目录,proc并不是真正的文件系统,它的定义可以参见 /etc/fstab

/sbin:大多数是设计系统管理的命令的存放,是root可执行命令的存放地,普通用户没有权限执行这个目录下面的命令,这个目录和/usr/sbin; /usr/X11R6/sbin或/usr/local/sbin目录是相似的;我们记住就行了,凡是目录sbin中包含的都是root权限才能执行的。

/var:这个目录里面的内容是经常变动的,
/var/log这是用来存放系统日志的目录,
/var/www目录是定义Apache服务器站点存放目录,
/var/lib用来存放一些库文件,比如mysql的,以及mysql数据库的存放地
/var/spool 打印机、邮件、代理服务器等假脱机目录

/mnt:这里主要存放挂载存储设备的挂载目录
tipa:
1.挂载点必须是一个目录
2.一个分区挂载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目录,这个目录可以不为空,但挂载后这个目录下面以前的内容将不可用
3.mount命令没有建立挂载点的功能,因此你应该确保执行mount命令时,挂载点已经存在
4.光盘,软盘,其他操作系统使用的文件系统的格式与linux使用的文件系统格式是不一样的
光盘是ISO9660,软盘是fat16或ext2
windows NT是fat16,NTFS;windows98是fat16,fat32
windows2000和windows XP是fat16,fat32,NTFS
挂载前需要了解linux是否支持索要挂载文件系统格式
挂载命令:mount [参数][设备名称][挂载点]其中常用的参数有
1.-t指定设备的文件类型,常见的有
minix linux最早使用的文件系统
ext2 linux目前常用的文件系统
msdos MS-DOS的fat,就是fat16
vfat windows98常用的at32
nfs 网络文件系统
iso9660 CD-ROM光盘标准文件系统
ntfs windows NT 2000的文件系统
hpfs OS/2文件系统
auto 自动检测文件系统
2.-o指定挂在文件系统时的选项,有些也可用在/etx/g=fstab中,常用的有:
codepage=XXX 代码页
iocharset=XXX 字符集
ro 以只读方式挂载
rw 以读写方式挂载
nouser 使一般用户无法挂载
user 一般用户可以挂载
例子:windows98装在hda1分区,同时计算机上还有软盘和光盘需要挂载

mk /mnt/winc

mk /mnt/floppy

mk /mnt/cdrom

mount -t vfat /dev/hda1 /mnt/winc

mount -t msdos /dev/fd0 /mnt/floppy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使用实例:
1.挂载光驱: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2.挂载光驱,支持中文:mount -t iso9660 -o 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dev/cdrom /mnt/cdrom  
3.挂载 Windows 分区,FAT文件系统:mount -t vfat /dev/hda3 /mnt/cdrom mount -t vfat /dev/mmcblk0p1 /mnt/Sdcard -o rw,shortname=mixed  
4.挂载 Windows 分区,NTFS文件系统:mount -t ntfs -o iocharset=cp936 /dev/hda7 /mnt/had7  
5.挂载 ISO 文件:mount -o loop /abc.iso /mnt/cdrom  
6.挂载 软驱:mount /dev/fd0 /mnt/floppy  
7.挂载闪盘:mount /dev/sda1 /mnt/cdrom  
8.挂载 Windows 操作系统共享的文件夹:mount -t smbfs -o username=guest,password=guest //machine/path /mnt/cdrom  
9.显示挂载的文件系统:mount;cat /etc/fstab 开机自动加载的FS;cat /etc/mtab 当前已经加载FS

10.卸载挂载点: umount 设备文件名或挂载点

在Linux中,/opt目录是存放某些大型软件或者某些特殊软件的目录,比如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默认就是安装在/opt中。但是我们一般不会把opt单独分在一个区,因为/opt中大多数时候是空的,即使安装了软件也不会太多,而且有 些软件的容量还比较大,这样就会占用/的容量,我们可以在其它你愿意的地方建立一个目录来将/opt“转移”到别处,比如我的的/usr是单独分在一个 区,容量有50G,这么大的空间不要浪费了不是?而且/usr本来就是安装软件的地方,所以我可以/usr下建立一个叫opt的文件夹,然后右键点击这个 /usr下的opt,选择“创建链接”,得到一个名为“到 opt 的链接”文件,然后把这个文件剪切到/下,将原来的/opt删除,再将“到 opt 的链接”改名为opt就可以了,以后我们安装在/opt的软件实际上是安装到了/usr/opt下(实际上是一个符号链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常用命令及目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