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可掩瑜

       

图片发自App

        喜欢文字久了,也变得“孔乙己”起来,以为自己识点文断点字很骄傲。每每看到书报上的难字就“不耻下问”地请教同事,例如“乇”怎么读,“仂”是什么意思,要是人家不会,往往朗声笑着——你不是中文系毕业的吗。同事撇撇嘴——你等着。

      下午聚餐,大家玩“逛三园”。第一人说“星期天”,下一个说“逛三园”,第三人马上接嘴“水果园”,我早有准备,大声说“秦子”。大家一愣:没有这种水果。我大声抗议“木字旁加个秦难道不是水果吗?”

        餐桌上爆出一阵哄笑——大师啊,那是榛子,读音和“真”一样。我一下大红了脸,一边掩饰说汉字真厉害,把我都给难住了。从此,再也不敢自以为是了。

        给单位领导写材料,他上台就读“……安全工作上,我们要如复薄冰……”台下一名女职工噗嗤轻笑了一声。这位领导。竟然把“如履薄冰”读成“如复薄冰”。不管他的声音多么洪亮,报告多么动听,就这一句就显示了他多么无知。人们常说瑕不掩瑜,可是有时候一点失误就会毁了整场报告会,一个错别字就会让一篇好文瞬间降温,给读者的感觉犹如吃着美食突然蹦出颗石子,“嘎嘣”一下牙都快蹦掉了,他还会看您的大作吗?

        《》是个好平台,小说,散文,故事,趣闻,……仿佛面对着千万的鲜花,不知道该嗅哪一朵。有人分享自己的经历,有人感叹人生,有人秀秀美图。但是,如果您打开一篇文章,时不时被错别字绊倒,你的思路被绊得七荤八素的,你还会读吗?

        有人的版面排得像强盗把文字打劫了,首段顶了格,二段空了一个字,三段却以逗号开头。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记得刚刚喜欢文字的时候,是用稿纸写的。虽然在机关部门,但是稿纸是大家的,所以就把办公室里的废旧稿纸收集起来写作。如果有人送你一沓稿纸,那可捡到宝了。新稿纸只是在定稿的时候才舍得用。工工整整地把文字誊写在方格子里。要是打算投稿,就在下面垫上一张复写纸,一份投稿,一份保存。如今,我们不再用稿纸,发表起来也快,键盘敲击几下就完事,完全不管自己发出的是什么,真是草率得让人心疼,您发出的可是自己的心声啊!

        文字普通,却可以化身为美妙的世界,文字一般,却会成为时代的记录者,进而成为历史的载体。如果你把文字当成普通的符号,文字也会把你当成不值一提的墙角草。

        看着眼前的文字,有些会让你大笑而悟,进而泪湿衣衫,有些让你拍案而起。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的气息——鲁迅的尖锐声音,路遥的黄土情怀,沈从文的湘西情思,东野圭吾的神秘世界……

        也许您想成为让人记住的作者,或者走得更远,那就善待文字!它们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仆人,而是助你将思维化为经线,灵感炼制成纬线,进而编织经纬的灵力。

图片发自App

        (注: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瑕可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