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露天电影

关于我们这代人的回忆里绝对不能不说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几乎是我们小时候接触艺术最重要的途径了,也是农村老百姓在繁重枯燥的生活之余最重要的娱乐方式。

露天电影放映场一般是在我们学校的操场上。每当我们上着课,看到有人在操场边检查两根挂银幕的杆子时,就知道今晚要放电影了。于是就特别兴奋,一是有电影看,最主要的是意味着今天不用上晚自习,老师也不会布置家庭作业。下课后同学们就开始猜测会放什么片子,是不是新片子?是不是打仗的?是宽银幕还是小银幕?有消息灵通的同学还打听到了电影的名字,大家就在议论是不是自己喜欢看的类型。

放学了,有的学生就把教室里的板凳搬到操场上占位子,但是经常有电影看完板凳丢失的情况,所以有的班级老师规定不允许搬教室的凳子出去。于是,靠近学校的村民家的墙就遭人殃了,总是有人把墙上的石头抱来占位子。当然,更多的是赶紧回家,早早吃过晚饭约着父母家人带着小板凳,椅子来占一个好的位置。最好的位置当然是在最靠近放映机两边和前边的,其他太远太近或太边的都会被遮挡导致看不清听不清。

电影的内容最受欢迎的是“打仗”的,记得《渡江侦察记》、《从奴隶到将军》、《红牡丹》、《小花》等至今都还有点印象。特别是《红牡丹》里的主题歌《牡丹之歌》、《小花》里的《妹妹找哥泪花流》一时间都成了校园流行歌曲。

最有影响的应该是《少林寺》,武打场面和少林功夫让我们着迷,还有牧羊姑娘白无暇是多么美丽可爱,有的同学不惜逃晚自习课追到其他村看。女生成天唱《牧羊曲》,男生不仅每天嘴里哼哼着“少林少林……”,还特别认真地把武打动作当成了教材,整天练习,“嗬嗬哈哈”不绝于耳,连打蓝球时都刻意亮几招,抢蓝板颇有点“轻功”的招式。传说有的地方还有学生因为看了《少林寺》而真的跑到少林寺出家习武的,当时我们身边的男同学可是羡慕得不得了。直到后来电视剧《陈真》、《霍元甲》出来,《少林寺》的热度才慢慢褪去。

放一次电影至少都是放两部,通常一部比较受欢迎,另一部要差一些。碰到不好看的电影特别是慢节奏的戏曲片,人就慢慢地散了,甚至有时候电影不好看,再碰上下雨天气,几乎都跑光的情况也是有的。当然,也有好看的戏曲片,印象中《马兰花》、《刘三姐》、《天仙配》、《女驸马》就特别受欢迎,特别是村民最喜欢,里面的一些情节是乡亲们生产生活中津津乐道的话题。

伴随着露天电影的就是青年男女的一次恋爱机会。特别我们村方圆几里是只有一个姓的特别大的村,平时生产生活中接触的都没有外姓人。露天电影引得其他村的年轻人跑来可以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青年男女通常站在场子最后面,由同伴带着互相介绍认识,形成三五个人的一伙,声音忽大忽小地聊天或调笑, 经常招来前面专心看电影的人一顿骂。

后来我发现露天电影并不完全了为了放电影而放电影,它有时候是为了聚集人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比如有一年,我们家族为了重修家谱作动员,就连续放了好几场电影,召集人在放映中途宣讲我们家族的历史、为什么要重修家谱、修家谱的进展情况等等,讲的人十分认真郑重,但是多数人只关心看电影,对于占用大家的时间发表演讲的人颇有怨言。后面谈笑的青年男女声音更是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惹得发表演讲的老人时不时在话筒里对这些伤风败俗的年轻人斥责一通。当然,他的斥责又成了年轻人聊天的新话题。

也有村里娶媳妇放电影的,一般只放一部。而且只会在生产队的秋场里放,就不会到学校的大操场了,只限于给邻里乡亲分享喜庆。

慢慢地,随着电视机进入家庭,露天电影这种形式就渐渐成为了历史。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忆中的露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