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拿铁和抖音瑜伽

今日天清气朗,宜会友。

友新学咖啡,兴头正盛,萃拿铁一杯,予我品尝。

味道正好,不苦不焦,除奶温偏低,无甚大碍。

喝到中段,有可可风味,问豆子产地,不知。

商业豆拼配而成,未详细说明。

分别后,过一熟店,又饮美式一杯。

日晒高斯,有热带水果与花香风味。尝之,味如其述。


玩笑开罢,回归正题。

不知何时起,开始关注起咖啡的各种风味。

十多年前喝咖啡,无非是苦、酸、香而已。如今的酒水单上,密密麻麻列出数十种口味:蓝莓、柑橘、柠檬、花香、蜂蜜、巧克力。。。

为何非得在咖啡里去喝其他味道呢?喜欢水果香味便去吃水果,喜欢巧克力去吃巧克力,何苦在他物中苦苦寻觅。

后来终于想明白,不是为了喝这些味道而去挑咖啡,而是专业人士把不同产地、不同烘焙方法的咖啡豆分辨出种种味道,标示出来,让大家方便挑选。

每次喝不同的豆子,通过自己的舌头来分辨,与店家介绍的风味做对比,一则熟悉豆性,二则检验自己的味蕾,也不乏一番乐趣。

近年来各美食平台上涌现出不少专业咖啡爱好者,如美食品鉴家一般,喝遍大小咖啡馆。根据自己口感一一打分,事后必写一篇心得,洋洋洒洒几百字,从色、香、味、形,到前、中、后调,乃至牛奶及辅料的搭配。。。剖析之精细,让人叹为观止。不禁怀疑他们是否口含一台味觉的显微镜,估计店主们对其也是又爱又怕吧。

如果自己喝不出那些味道呢?

倒也不用迷信权威,别人的舌头,总归不是自己的舌头。先尊重一下无数专业人士的努力,自己喝得足够多以后,再做判断比较好。

[图片上传失败...(image-a945f-1648639625393)]

Pexels 上的 Livier Garcia 拍摄的图片

喝着咖啡,又想到瑜伽,没办法,谁叫我是瑜伽老师呢。

瑜伽的种类,暂且还没咖啡品种之繁多,但也足够让人眼花缭乱。

不用分别介绍,更不想拿来与各种口味的咖啡一一做比喻。正如口味这种东西,尽管能够描述,但没吃过芭乐的人永远不能靠文字体会芭乐的味道。

十多年前,咖啡市场还没如今这么内卷。一杯耶加雪菲就足以让人魂牵梦萦——那时普遍都是巴西、摩卡、曼特宁,分类也不过是简单的微苦、中苦、微酸、较酸等等。突然冒出个耶加雪菲,据说有难得的花果香味,于是众人趋之若鹜。

刚开始喝,的确有些特别,但喝不出传说中的花香味来。日子久了,多喝几杯下肚,才渐渐咂出些滋味——果然品出些许香味,前辈诚不我欺。

瑜伽同样如此。别人介绍的流派特色,也许是事实,也许是个人感受,也许是以讹传讹。有人一听阿斯汤加,就说那个太难,不适合自己。一听流瑜伽,就说好累好累,上不了。一听冥想,那个太无聊了,坐不住。。。

只有自己去试,多试几次,于是有可能体会出它的特别。不论喜恶,起码那时才有底气判断这一流派适合与否。


咖啡的产地就那么多, 几种口味翻来覆去,再加上奇奇怪怪的配料,近些年却总能翻出花来,不得不佩服商业的力量,当然口味如何见仁见智。

瑜伽同样如此,从传统哈他到阿斯汤加,经历了纯商业化的热瑜伽,又有各种流——火箭流、内观流...就不列举了,甚至打开视频软件随便看看,就有千奇百怪的大师在凹造型。

毕竟商业不能一潭死水,一切都在进化、流淌,或缓或急,或起或落,总是自然规律。

作为普通人,坚守传统,或跟着潮流亦步亦趋,无所谓好坏,都是自己的选择。但得确定那是真正自己的选择,而非商业、资本对你的洗脑。

就像咖啡,我喜欢安静地在家做一杯soe手冲,也偶尔去尝试街上五花八门的特调。但你若要我去试试鱼腥草拿铁。。。我是没那个胆量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鱼腥草拿铁和抖音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