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过去一年是怎样的景象,挥手bye bye也要调整一番;农历年的尾牙,很多朋友都在忙着家里大扫除的清洁工作。
除了居室的清洁,那些残留在心底的遗憾或是负面灰尘也要一并丢弃,一直对村上春树的作品抱有“悲观式浪漫主义”的偏见,最近看的《袭击面包店》《眠》却以荒诞、细腻、内省的笔触,把我一年的负能量做了一次彻底的清仓大处理。
故事梗概:多年前,“我”和友人因为饥肠辘辘在深夜里袭击了一家自烤自售面包店,因为打劫的不是钱财是面包,“所以不是犯罪”,没想到面包店老板告知只需要一起听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就不需要给钱了,甚至下次可以一起来听《汤豪舍》,所以这次袭击是一次“交换”。从此以后,就像生命出现了一个分支发现了变化。当收入稳定,拥有家庭的“我”再次感到饥饿的侵蚀,为了摆脱上次袭击面包店的“诅咒”,我和妻子决定再次袭击面包店.......
《袭击面包店》只要30分钟便可阅读完毕,因为是短小的故事,也有人笑评这是“袭击读者钱包”。打劫不是不是打劫,是袭击,是交换。这样无法解释的诡异逻辑,却是文中主线。甚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作家本人已经忘记了当时为什么会创作《袭击面包店》的初衷。很多读者认为,这部作品应该就是村上初期开脑洞的作品。
“我不知道这种行为究竟是不是正当,那是我无从判断的领域里的东西。”-书摘
为什么饥饿会犯罪呢?因为饥饿来自于想象不足。最初和友人袭击面包店是在好几天只喝水,无奈吃向日葵的境况下的决定。
“上帝也罢马克思也罢约翰·列侬也罢,统统都死了。”-书摘
为什么会如此困窘。因为那个时候,他和友人从来没有想过工作。
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层次上的追逐,“我”和友人从未想过去争取,所有追求不过都是“也罢”,所有结果不过都是“死了”。
“诅咒永远是不确定的,跟地铁时刻表可不一样。”-书摘
为什么还会想再次袭击面包店呢?自那次之后,主人公回归学业,去律师事务所实习,考司法,工作稳定,娶妻生子。
而在某个夜晚,袭击面包店的“诅咒”像蛀牙一样侵蚀着他的情绪。告知妻子后,决定再次袭击试图打破,寻店无果,打劫了麦当劳的三十个汉堡,拿饮料的时候却付了钱,因为只打劫汉堡,饮料是购买的。
“世界上既有带来正确结果的不正确选择,也有导致不正确结果的正确选择。”
故事没有交代结尾。而是用一直穿插其中的虚镜故事给了“我”一个交代,最后妻子也睡去。多次在虚镜中看到的海底火山再也不见身影,蓝色天空倒影在水岸,潮水轻柔拍打小船,在船底,“我”闭上眼,等待涨潮的潮水送自己上岸。
如果认真去深究故事的情节以及合理性质会让阅读的乐趣所剩无几,也许很多时候,人性的恶都有藏在我们内心当中。只是大多数人选择把这个念头熄灭,而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理的方式将我们心中的“恶”在阅读中慢慢稀释或释放,很有治愈的感觉。
最后,还想说一句,如果有人问你有多饿,你可以引用以下书摘回他,村上的描写实在是太入微了!
如果认真去深究故事的情节以及合理性质会让阅读的乐趣所剩无几,也许很多时候,人性的恶都有藏在我们内心当中。只是大多数人选择把这个念头熄灭,而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理的方式将我们心中的“恶”在阅读中慢慢稀释或释放,很有治愈的感觉。
最后,还想说一句,如果有人问你有多饿,你可以引用以下书摘回他,村上的描写实在是太入微了!
总之我们应该处于饥饿状态。不,不是肚子饿,简直像吞下了宇宙的空白一样的心情。起先其实是小小的,像甜甜圈中间的洞一样的小空白,但随着日子的消逝,它在我们的身体里渐渐增殖,终于成为不见底的虚无。成为庄重的幕后音乐般............
总之我们饥肠辘辘,不,何止饥肠辘辘,那感觉就像把全宇宙的空白整个儿吞进了肚子里。空白起先非常小,就像甜甜圈中央的洞那么大,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体内不断膨胀,最终竟成了深不可测的虚无。(另一译文版本)
牛肉像茶色的水珠花纹一样排列在铁板上,发出嗞嗞的响声。烤牛肉的香味宛如肉眼看不见的羽蚁,从周身的毛孔钻入我的体内,混进血液里,在我的周身循环。最终集结在身体中心生出的空洞里,紧紧黏附在那粉红色的壁面上。
龙卷风一般的饥饿感猛地袭来,那是一种蛮横无理、排山倒海的饥饿。
就像被吞进鱼腹的铅坠,昏暗而钝重。
故事梗概:深夜2点,“我”失眠了。不是偶然,而是彻底不再需要睡眠了。不止于此,期间,“我”还遭受过梦魇的袭击,一个老人,拿着中式古典水壶淋湿“我”的双脚,那一刻开始,“我”开始发现“我”。因为有了不需要照顾外界的时间,每天晚上会喝点小酒,看《安娜卡列尼娜》,也喜欢独自在深夜开车外出,独自休息,却在后面一次遇到了劫匪......
如果说《袭击面包店》消除心灵恶臭的清洗剂,那么《眠》就是感到沮丧油腻时,手边的一杯气泡薄荷水。整篇文章以女性身份为第一视角,手法上和《袭击面包店》有着同样的细腻到位,还略带丧丧的味道。只是不会像很多书中的怨怼气息浓厚,因为在改变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不快乐。
某一刻,蓄谋已久的潜意识联合堆积成灰的念头,决定一起摧毁现有的,不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于是,身体的某个机能开始发生裂变,比如,失眠。
“比起孤单单用餐,不如和丈夫一起用食。”-书摘
每一天,同样的事情,重复的生活。只要一切操作熟练,丈夫和孩子都回报的是同样的语言,重复的动作。而自己的大脑却像覆盖着一张薄膜,无法辨别丈夫是美是丑,只能说他长得奇怪。当观感功能被剥夺,共情能力丧失全无。人总是渴求获取群体(不论大小,关系远近)温暖的时候,开始丧失自我,最后只是想着不要孤独就好。
当自我消失之后,别人所给予的温柔和温度就像冬天里暖手宝一样,短暂取暖后变回复僵硬的冷冰冰之中,却不能像食物般给自身能量。
“我的身体上,有东西死去,有东西融化了。”-书摘
唯一,主人公的爱好就是游泳。那次无法挣扎逃脱的梦魇里,被“浇湿”的双脚就像美人鱼的尾巴,发生了变化。
“每天差不多都是相同的重复。昨天和前天颠倒顺序,也没有任何不便。我不时想,这叫什么人生啊!但也没有因此感觉光阴虚度。我仅仅是感到惊讶,惊讶于昨天与前天毫无区别,惊讶于自己被编排入这样的人生,惊讶于自己留下的足迹甚至还未及认清,就在转瞬间被风吹走,变得无影无踪。”-书摘
多出来的失眠时间,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少女时代里最爱的阅读,废寝忘食的疯狂,所有零钱都用来买书的感觉再次回来。值得一提的是,在喝酒之后,“我”看的第一本书是《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的女主也是因为厌恶陈腐的婚姻,开始找寻内心所爱。和《眠》的主人公的自我觉醒有着一定的异曲同工式的呼应。
看的书里,“我”找到很久以前自己喜欢吃的巧克力屑。婚后,因为丈夫不喜欢甜食早就没有吃过了。因为只要自己可以让身边人“安然作息”就能被照顾,被体贴。
所谓死,很可能是和睡眠之类性质截然不同的状况,它也许就是此时此刻我眼前看到的深邃无涯的清醒的黑暗。所谓死,也许就是在这种黑暗中保持永恒的清醒。”-书摘
习惯了一直被“取向性”的生活,主人公开始思考生死,从一开始是渺茫无所期慢慢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享受人生的真实感。只是在最后的结局中,再一次,开车外出中,收到过警察的“安全提醒”后,主人公遇到了深夜打劫摇晃车身的劫匪,最终命运不知几何,但终于她的“害怕”情绪回来了。
书中很多句子十分富有哲理,摘录如下:
人在睡眠里自然松弛使用过多的肌肉,镇定使用过多的思维回路,并且释放体内电能,人就是这样得以冷却的。睡眠是宿命般被编入人这一系统的程序中的行为,谁都不能避免。假如失去睡眠,人就将失去存在的基础。
至少现在我在扩大自己的人生。这是一桩妙不可言的事。此中有自己在享受人生的真实感。我没有被消费。至少我尚未被消费的那一部分仅在于此。所谓活着,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将死想象成位于睡眠延长线上的东西。所谓死,总的说来就是比普通睡眠远为深重的无意识的睡眠。是永远的休息,是灯灭转暗。(另一译文版本)
他们一无所知,深信世界毫无变化照常运转。其实并非如此,世界正在他们并不知晓的地方发生变化,直至无可挽回。
现实这玩意儿多么简单啊,把现实玩弄于掌中简直轻而易举,无非是微不足道的现实罢了。无非是微不足道的家务、微不足道的性序,接下来不过是单纯的反复。按动这边的按钮,拉动那边的拉手。调节刻度,关上盖子,设定时间,仅仅是一再重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