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192天,9.5子畏于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92天

原文阅读:

9.5 子畏(围)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讲解:

夫子被匡地人围困多日。说道:周文王之后,整个周代礼乐制度、典籍文献不都在我这里吗?如果上天要让这种文化毁灭消失,那么,后来者怎么还能接触到它。如果上天没打算让这种文化毁灭消失,匡地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启发思考:

      先解释一下,“畏”字是通假字,通“围困”的“围”。也有学者解释“畏”是私斗的意思,不是公家打仗,是民间私斗。这里,个人还是取“围”之意。

          孔子团队为什么在匡被围困呢。原来,阳虎在鲁国掌权时,曾带兵占领过匡城,搞了很多破坏。所以,匡城人对阳虎恨之入骨。现在,孔子师徒从城外路过。匡城人一看,这不是阳虎吗?他们立刻就把孔子师徒抓起来了,还准备杀掉孔子。

        匡城人能把孔子误认为阳虎,可见其二人在外貌和身材上都很相似。阳虎长得高大强壮,孔子的外貌也不很寻常,二人如此相近,也是不容忽视的事。有学者推断,阳虎与孔子有血缘关系,或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姑且不论孔子与阳虎的关系,我们重点看看,孔子在这种情况下的表现。危急时刻、大难临头,怎么办呢?学生们都赶紧解释说,这位是学者孔丘,不是阳虎。但孔子本人,却不肯向匡城人澄清自己的身份。

        孔子此事认真地给弟子们讲一番大道理,说,别怕,一切自有天命,匡城人能把我怎么样呢!他说,周代文、武、周公传下来的文化和道统,既然已经传到了我这里,说明老天并没有想灭绝它。而我又是以继承和发扬道统为己任的人,那么匡人困我也只是暂时的,毕竟复兴周礼的重任在肩,上天是不会弃绝我们的。

      细品这话的意思, 既是给学生安慰鼓劲,也是夫子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志向和强大的自信。这就是一种使命感,孔子认为他的命运遭遇,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也是家国大事、历史大事、天地大事。这一点,在《论语》中屡有流露,孔子绝不自谦。

      他认定,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士、一个读书人、不可没有终极关怀、终极考问、终极愿望。每个个体并不仅仅是一个独立孤立的个体,他与世界,与自然,与天地,与冥冥中的某种法则或力量都是联结着、互动着。正是由于孔子以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自居,在遇难时,他的底气,他的自信自命,他的强大无比的一面显露无遗。

      孔子这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宏大气势,影响着一代一代的读书人。到宋儒张载,把这种使命感、责任感,说到了极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到了近现代,也依然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近代大儒梁漱溟先生是与冯友兰、钱穆、胡适齐名的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1942年,当梁漱溟身陷险境,在信里写过一段看起来很狂妄的话,他说:我的三本书还没写完,所以现在不能死。今后中国的大局需要我,我也不能死。我要是死了,天地会变色,历史会改辙,那是万万不能有的!这些文字出版时,梁漱溟加了一句解释说:“其中狂妄的话,希望读者不必介意。”

        他的这种狂妄,正是古代大儒的一种性格特点,也是一种文化使命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梁漱溟展示了与孔子一脉相承的自信气概:接续和发展中国文化,舍我其谁?在事实上,梁漱溟继承了王阳明的传统,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儒。

        在接受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汉学家艾恺访谈时,梁漱溟说:孔子和王阳明是圣人,我是个普通人。但我与普通人有一点不同,我“在雾中远远地看见了孔子是怎么回事,王阳明是怎么回事,远远地看见”。儒家解决了他的人生问题,让他不再认为“人生是苦”,转而以躬身入局的态度,谨慎地相信“这个世界会好起来”。

        对于现实的中国,梁漱溟已经遵照郑重的人生观思考过、求索过了,他远远的历史背影,已经加入了古代儒者的行列。作为普通的后来的学习者,我们也期待能够有幸远远地看见圣贤者的背影,低头看见自己的内心和脚下的道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192天,9.5子畏于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