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为“减负”焦虑?

这段时间沸沸扬扬各种讨论“双减”政策,中考高考的变化,真的还蛮有意思的。全球各国教育有很多前车之鉴,很多榜样,更多的是一些反面典型。

前几年跟几个关系还不错的外国朋友聊天。他们在中国也有不少朋友,同事。他们发现说,中国有不少高知家庭移民国外,不论其他缘由是什么,总有一条,就是觉得国内学习压力太大,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宽松的学习环境,移民欧美是首选。

老外朋友很奇怪,因为每年全球都有教育质量排名,基础教育这一块,中国包括亚洲不少国家都是名列前茅。欧洲最好的也就德国,一个瑞典朋友告诉我们,瑞典曾经排名还比较靠前,现在都排几十名之后了。他就没搞明白,难道教育移民不是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吗?

中国大城市,尤其是在北上广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都在这里,为啥要因为受教育而移民去其他国家,尤其还是基础教育阶段。他因为工作来到中国,举家搬迁,当然人家读的是国际学校,他觉得学校活动也多,课业抓的也紧,比瑞典强很多。

他告诉我们,在他读书的年代(他应该是70年代早期生人),瑞典的教育是很不错的。一般能做老师的都是优秀毕业生,因为教师这个岗位是很受人尊敬,收入也好,算是非常体面的工作。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热钱的涌入,优秀的毕业生都被吸引到互联网行业。现在做老师的,基本上也就二三流的毕业生。即使这样,有“追求”的人,做几年老师也会跳槽。所以,这个跟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再相对平等的阶层都没有关系。人最终都是逐利的。

北欧四国算是我看到最不讲究阶层的国家之一了。你可以看到国王便装去买菜,你可以躺在所谓的皇家花园晒太阳,蓝领工人的工资也很高(关键工作效率还很低)。但是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是有鄙视链,就是有圈层的。老外说,他们从小被教育,也是要好好读书,长大做律师,做医生,搞金融,走仕途等等。一样一样的。但是其他他们分流也挺早的。我们通常会拿德国做例子,瑞典也是如此。

我就很好奇,为什么感觉上瑞典的家长没有那么焦虑,好像很多事情都“顺其自然”。后来出差,旅行,也跟很多国外的朋友们聊这类话题。我发现,类似于瑞典这种高福利的国家,除了相对社会层级差别比较小(不含世代贵族,和顶级富人),社会基本保障到位使得人们有安全感,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各种上升,平行的通道比较完善。不像在中国,我们的教育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步错,步步错”。你错过了一个路口,比如没有读高中,后面想重新回来读大学,研究生,不是没有但是凤毛麟角。但在国外,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我有个忘年交的瑞典老大爷,有段时间他跟我抱怨他们家大儿子大学辍学,在家啃老,小儿子是块读书料,但是喜欢做焊工,不想考大学。他也愁,但是并不会过度地管孩子,因为儿子们都已经成年。好多几年以后,我不经意间问起他俩儿子的情况,老头一脸骄傲。小儿子做了两年焊工,发现还是需要读书来提升自己机械方面的知识,于是重新进入学校,现在本科读完,在读研究生。大儿子的经历还奇葩,在啃老的过程中,虽然住家里,但是老两口让他交房租什么的,他没有收入,所以只好去超市当收营员。但做了一段时间,自己绝对没意思,不干了,外出思考人生。然后,突然有一天大彻大悟了,回大学读书。现在已经毕业(本科),即将成为一名老师。他告诉我这些的时候,他家大儿子已经30岁了,当时在日本享受毕业旅行(正好日本发大水,老头还挺担心的)。

知道老外为什么没有那么焦虑了吗,因为他们知道,everything is possible。暂时失败的代价并没有那么大。不需要每一次都赢,不需要现在就制定好所有的人生计划,因为机会每时每刻都在,可能性没有被抹杀。小河从大河中分流出去,可以成为另外的支流,也可能再流回大河。

当然被安排的,一路顺顺当当地读书,升级,是相对轻松的人生道路,但之后呢?

人生是需要自己去经历,去思考,去体验的。社会要做的就是给所有人机会,而不是人为的去抹杀可能性。家长焦虑的核心不解决,很难做到真的减负。纵使从量上减负了,但是心理上呢,心理负担才是人最重的负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为什么要为“减负”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