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只有一个人生》

【无戒学堂】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引导她、充实她,但是,不管她终于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

周国平老师的散文集《只有一个人生》,像他的所有其他书一样,收纳在我的书架里,我习惯于将周老的书放在离椅子最近的地方,方便随手取阅,周老的书已然成了我读书、思考和生活的“工具辞典”,如同周老遇见了尼采,偶像情结里,严密、精致、充满着哲思的辨析,娓娓道来,仿佛人生的初见,澄明透彻,又翩如惊鸿。

《只有一个人生》对人生进行了一次探索,人生不可逆转和重来,“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始终在变。只不过在哲学大家国平老师讲来,增加了很多的逻辑思维,角度变得充实和丰满,义利观、成功学、生死说等,鞭辟入里。

我向不趋于大势,书本投射到达心里的,恰是----如何安静,就像初见的知己,宁静端庄,或者嬉闹开朗,捕捉内心的,还是久态的从容。

每个人,归为于安静的归宿,像是升腾到天空的水汽,骤冷之下,极度的收缩,失去了自己原来的水汽的样貌,凝聚成最终的水滴,这一刻,隐藏了水汽漂泊一生的经验,终于以水滴的名义和方式掉落,不再喧哗于高空,安静成为一个水滴,透着晶亮的眼睛,在灯火阑珊后面映照世界的光彩。并继续水滴的使命,冲刷大地的尘埃,归于平素的功用,洗菜、滋养植物、搬运…

世上从来不缺少热闹,因为一旦缺少,便必定会有不甘心的人去把它制造出来。对于很多人来说,人生是一个舞台,表演的地方,围绕着如何表演,讨论、争执,高声喧哗,一旦,没有声音,便失去了市场和营销,断了买卖,人生难以周转和延续。然我深知,造物主给了人两只耳朵,一只嘴巴,除了表达,倾听的成分居多,孔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我笃信,夸夸其谈者必无智慧,真正的人生,如同初见,你不会、不想、不敢大声说活,你的思维构建在内心完整的判断和辨识中,你相信这是你有幸遇到最好的开始,你心中期盼这样的初见铭刻在一生之中,外表沉默,内心淡定,欣赏的眼光,木纳的举止,组成了安静全部的内涵,木纳是近仁的,像却祖先的人生教诲。

只有一个人生,爱与不爱都是。我们好歹得爱她,爱戴我们的人生,未必喧哗护佑,安静也是一种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只有一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