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码第四期嘉宾——金星
国内最大的医美社区新氧创始人兼CEO
————
如今,整形已经司空见惯。
人们习惯了电子屏上那些姣好、精致的相貌,对于荧幕后的面孔,脸上究竟动了多少刀、打了多少针玻尿酸,已经没人关心。
但在五年前,整形还是一个谈虎色变的话题。五年改变,有社会观念进化、人们心态更加开放的原因,当然也少不了企业对市场的推动。
这其中,将整形由小众市场推向大众视野,新氧的作用功不可没。
新氧当初为什么要切入这个赛道?他又是如何重构行业价值链,让整形成为一项大众消费的?
春光里·独角狩研究院对新氧创始人金星进行了深度访谈,今天来听听他的回答。
————
时机比努力更重要,太早、太晚都不行!
Q1:当初为什么要做医美整形市场?
做新氧是我第三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在07年,项目创意非常好,有点像后来的美丽说和蘑菇街,但是早了两年,当时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还不成熟,09年的时候他们(美丽说、蘑菇街)就成功了。
后来不甘心,11年又做了一个同样的东西,但是时机已经晚了。从那时候我明白:创业时机选择很重要,太早、太晚都不行,Timing is everything!
到13年我看医美市场,有这么几点:
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参考韩国、台湾就知道;
这个赛道痛点非常明确,很多人想整形,又怕整形,这就是痛点;
这个赛道当时是一个蓝海,我开始做的时候,还没有任何一家大公司做;
这个行业离钱近。单医美行业的广告,每年就为百度贡献六分之一的收入,整个行业商业价值有多巨大,可想而知。
这么分析后,我认为医美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这也是两次创业失败带给我的判断。
Q2:国内医美市场现在是什么情况?未来趋势是什么?
这几年是爆发式增长,每年增长速度在30%以上,绝对是高增长的态势。
90后更加开放、爱美、追求时髦、潮流,有这个需求,他们有消费能力后,就冲进市场,立刻引爆,但这还是中国医美发展的第一波红利。
下一波红利,是他们到27~30岁,到抗衰老周期。抗衰老是对自己变老、长皱纹、皮肤松弛、下垂接受不了。
这个节点一旦到来,会比现在的市场还要大5~10倍。因为抗衰老是大众市场,男女都需要,而且是刚需;另外是长期的,从30岁开始,一直到50岁,20年抗衰老周期。
所以我觉得那一波红利在3~5年内会到来,而且将会是非常大的市场。
Q3:新氧市占率到70%,有报道说医美行业格局已定,新进入者是否还有机会?
医美是大市场,我们只是聚焦在其中一个细分市场。但在这个细分市场中,我们已经积累了案例、口碑、sku等大量信息,如果别人再用同样的打法来做,基本不太可能。
但医美大市场中,还有很多细分,比如:
按品类分,有五官、身材、毛发、抗衰老等;
按人群分,有28岁以下年轻人群,也有28~35岁妈妈人群,再往上有抗衰老人群,他们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
还可以按消费能力分,我们在做价格敏感人群,你可以做不敏感人群……
用不同维度可以切分成更多市场,只要有创新性的服务、不一样的模式,依然有成长为大平台的机会。
新氧重构——让每一针玻尿酸,便宜三千块!
Q1:请用「一块钱分析法」,描绘下这个行业的价值分布?
假设一个消费者,去整形花了一块钱,在价值链上是这样分布的:
医生只能拿到1毛钱,这事实上是你真正付出的有效成本,医生拿得少,这就非常不合理;
4~5毛给了中间推广渠道,大部分可能是被百度拿走了,第二是被户外广告拿走了(站牌、公交、电梯);
1毛是耗材成本,比如玻尿酸、假体,还包括一些设备;
还有1毛可能是医院的房租和物业的一些固定成本;
最后1毛钱左右是整形医院的利润。
市场有些畸形:消费者在疯狂找好医生,谁做隆鼻最好、去眼袋最好;医院也花好多钱找消费者。
互相都在找,就是谁也不相信谁。
之前医美机构的商业模式很像火车站前开饭店,客人进来就想宰:一开始哪怕只是打瘦脸针,一定会让你把脸型、眼睛鼻子、身材做一下,一次把你榨干,因为你下次大概率是不会再来了。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越过度开发,消费者越不相信,但又有强需求,会继续找医院。
归根结底,是信息不对称,这是传统医美行业最大的痛点。
Q2:新氧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新氧极大降低了医美机构的营销成本。
新氧是口碑汇聚平台,消费者会将术后情况分享出来,给潜在消费者提供参考;潜在消费者会根据那些信息选择什么医院,找哪个医生。
真正技术好、服务好、价格合理的医院有好口碑,不用花广告费就有很多患者慕名而来,那他在营销上可能只需要花1~2毛就行了,比之前降低了一半以上。
而医院机构节省下来的营销成本,我们反哺到了消费者。
13年做行业调研,一针玻尿酸价格在6000~8000元,今天是1000~2000元,好点的医院3000元左右,价格下降一半以上,收益最大的是消费者。
价格降低、消费者建立信任、医院成本降低,这样形成了一个多方位的正向循环,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社交电商平台——社交是定语,电商才是核心本质
Q1:用户在使用新氧之前最大的痛点是什么?产品又是如何解决的?
第一痛点:信息不对称,缺乏获取渠道
没有我们之前,消费者靠口口相传,比如隆鼻,如果周边没有人做,那就无法得知,网上也很难找到。所以第一痛点是找到大量、真实的信息。
我们从社区来切,就是想让用户来分享这些信息,给别人提供参考。这是新氧为用户解决的第一大痛点。
第二痛点:信息零散,时效性差
之前这些信息在网上非常零散,在社区论坛中,有些帖子很火,但3个月后可能就沉下去,容易过时。
我们就把网友分享的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标签化,整合到各种整形项目、医院医生的类目下面,这对消费者很重要,可以让他们高效率找到这些信息。
第三痛点:价格混乱,选择困难
比如做双眼皮,最便宜的是300多块,最贵的也有十万块的,消费者就不知道合理的价格是多少。
我们通过电商模式,让医院在平台上明码标价。当他们标价就会竞争,价格就自然而然落入到一个合理区间,这就解决了价格上的痛点。
Q2:新氧如何做数据闭环、产品迭代?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关注的核心指标,既有结果的指标,也有过程的指标。
我们把平台极度抽象,叫社交电商平台,核心主语是电商,定语是社交。通过用户的社交化行为,最终引导用户在线上消费,这是一个结果,也是我们的目标。
在这个逻辑下看产品,用户付费下单是结果,我们就把平台其他所有功能叫做通道,就是看通道效率。
这就有点像做商场,商场有不同的楼层、走向、通道,但最终衡量是看有多少人走进了一个一个店铺,只有进到店铺里,才能产生消费、转化。
做产品迭代,比如做了大的改版、导航,我们评价的标准也是看通道效率有没有提高。
Q3:每天早上醒来,最关心哪个数据?
现在不太关心数据,前提是各方面数据都还不错。
我认为CEO应该关心两件事,一个是大的方向,落实到工作里就是系统有没有构建好;第二就是人,你在各个岗位的人,能力是否能胜任、怎么提升、更好发挥人员的价值。
这些是我比较关心的,因为你知道数字只是结果,如果你所有过程都是对的,结果一定不会差。
所以结果对我没有太大意义,我更关心过程是不是正确。
融资不只为拿到钱,也是对投资市场的PR
Q1:新氧融资都比较顺利,打动投资人的亮点是什么?
创业公司融资,早期看赛道、方向、团队;后期看数据、营收、财务。
我们比较顺利,核心原因是选了比较大的市场,而且我们知道怎么去赚钱,即便当时没赚钱,后边也知道怎么赚钱。
投资人知道只要投了我就能赚钱,这是融资比较顺利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点是我们从医美去切整个大医疗的赛道,这个赛道被很多人认可。
我们的成长路径比较另类,没有做在线问诊、挂号的平台,去做社区,做完社区后做电商,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个把医疗做成电商的公司。用互联网方法去解决医疗问题,这个逻辑投资人也认可。
看准一个大市场、有明确的商业模式、路径又和别人不一样,这就是投资人认可的点。
Q2:融资过程中有没有遗憾?
我们在C轮融资时,自己的老投资人看发展很好,就追加了投资。我们觉得这是好事,也省去了对外融资的精力,就没有对外再找投资。
后来发现那一年同行到处融资,到处宣传他们是市场第一、他们在某方面领先等。其实当时我们的数据领先于其他同行,只是市场上的投资人对我们不了解。
我发现融资不仅仅是为了拿到钱,也是和资本市场沟通的一个途径,让资本市场更了解你,这对你后期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所以在D轮融资时,2个月我集中见了50家投资方,不管大的小的、一线的二线的,都去沟通,投不投没关系。
当大家都了解你的时候,就会变成市场的主流声音,这也是对投资人的PR。
Q3:对创业者,你有什么想说的?
关于路径选择,核心是「创业真的要离钱近」。
如果别人能给你钱,不管是平台上的商家还是消费者给你钱,说明你对他有价值,一定要做有价值的事情。
「怎么才能赚到钱?」这是创业者一开始就要思考的事,而且要尽早验证。因为经过验证,就能看出到底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做有价值的事情,将价值变现——这就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