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红林】||寒冬中的温暖之约——叶县教研室初中语文线上听评课活动水寨乡中纪实

余晓芳老师执教


时间:2022年11月30日星期三下午2:20——5:30

执教:水寨乡中九年级    余晓芳

在线人数:508人

课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课堂观察】

一、组织课堂

小组长汇报小组听课

二、名著故事我来讲

三、小诗人填诗句

四、讲授新课

1.出示素养目标。(3个)

2.介绍作者。

3.听读诗歌,出示提示要求。

4.学生单独朗读。

5.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此表述有问题。

6.人在什么时间、身在何方、看到什么景,经历了什么事?如果让你给诗歌分层,你会如何分?如何给每层命名?(提示:)

7.用固定句式分享独特感受。

示例:学生纷纷赏析回答

8.雪中送别用的是思维导图展示,清晰而凸显重点。

9.吟唱

10.布置作业:

听评课活动
【整体印象】

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寒冬中的一次温暖之约》,题目是借用专业指导组成员赵东丽老师评课时的温暖的词语“温暖”,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不停地敲打键盘的手冻成红红的却全然不知。因为这是一次温暖之约。

我曾多次到水寨乡中参加教研组的听评课活动,每次都被这个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团队所吸引,长时间的别离让我心中生发了诸多相思之意,所以我前两天我主动联系秦校长,要以课会友,见见优秀的水寨乡中的老师们,没想到秦校长把如此重视,安排得如此扎实,首先感谢秦校长的全程陪伴、韩主任的倾情主持和余晓芳老师的精彩展示。接下来我从“教学亮点”和“教学建议”两个方面谈谈我的见解。

【教学亮点】

一、课前“名著故事我来讲”活动安排得扎实、有效。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来,这项活动功夫都下在了平时,感觉对这班学生、这所学校的语文教学是很放心的。

二、就整节课而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极高。

这得益于老师超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养之有素的学习习惯。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主动的,老师我来!就是老师要点名提问,学生也是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我!课堂上出现了竞相展示的喜人局面,这在上网课中是很难得、也很惊艳的。

三、紧紧扣住诗歌教学的重心,整节课以“读”贯之。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诗歌做为最精练的语言艺术,朗读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一切皆由心生。”朗读应用于诗歌教学之中,就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让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感悟诗歌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凝练的语言、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诗歌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也给老师们强调下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1.朗读有助于把握诗歌生动的形象。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古典诗歌,含而不露,质而不华。朗读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形象。进入诗中的角色。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中的一部分。仔细品味,体验,与诗人产生共鸣,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加深对整首诗的感悟和理解。

2.朗读有助于感悟诗歌丰富的情感。“诗是最精炼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结构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而被看做是艺术中的艺术”,我们读诗,实际上就是通过对诗歌字句的品味。通过悟还原诗人当时的情感。好的诵读就可以体现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感情。古人读诗常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毛诗序》)。这正是领悟到诗中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我们教学诗歌,也尽量避免教师用烦琐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把参考书上和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一股脑地塞给学生。这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缺少的是自己的心灵触动。此很难让学生走进诗歌,走近诗人。学习诗歌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体验。因此,朗读就显的至关重要。当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一首诗歌时,对于诗歌的内涵也掌握的八九不离十了。怎么读呢?专业指导组成员马婉怡老师刚才已经给了大家详细的解读。

3.朗读有助于欣赏诗歌深邃的意境

意境是作家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韵味,一种氛围。鉴赏诗歌意境可以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进入作品深层。并由此获得自己的感悟。在朗读吟诵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会受到诗歌情感的感染,情操的陶冶。优秀的诗歌都有美的意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壮豪迈;“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婉凄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远开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宁静寂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开朗豁达之美。不同的情感抒发需要不同的意境来展现。怎样让学生去感受意境呢?王朝闻说过:“没有想像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也能产生特定的美的感受。”可见,想象是形象思维的核心。通过想象,让学生把凝练的诗歌语言转化为生动的画面。

【教学建议

一、教师上网课一定要露脸

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教师要率先做到。

第二,提高网课课堂的亲和度,跨越时空的界限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得让学生看到可亲的老师,这样能构建融洽、和谐、可亲的师生关系。

第三,听课的师生看不到老师,感觉很缥缈、屏幕显头像的小方块,灰蒙蒙一片,妨碍了师生视线。老师每节课上课之前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坐在屏幕前和学生进行目光传情的语文课堂。

二、有必要让学生明白这首诗的体裁,引导学生感知歌行体的文体特征。

回顾已学,比较杜甫的歌行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解歌行体的文体特征。歌行体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清代的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中有言:“歌行本出于乐府,然指事咏物。凡七言及长短句不用古题者,通谓之歌行体。”其形式较自由,大抵模拟乐府诗的风格,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其主要特点有:

1.诗人常以“歌”“行”或“歌行”来命名;2.篇幅可长可短;

3.音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中途可以换韵;

4.句式灵活,多为七言,也可穿插三、五、九言;

5.表达方式类似于古乐府的叙事方法,将刻画的人物,记录言谈,发表议论、抒发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这些知识我们不一定要全部交给学生,但我们心中一定要有所了解,课堂中适时穿插进取,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比如最后吟唱环节,也可更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三、要着眼单元目标,整体推进本单元教学教学

本单元古诗词,有感情诵读诗歌作品,了解不同诗歌类型以及三者源同流分的关系,明确其内容上共同的主题——战争。应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角度对诗歌进行鉴赏,掌握不同诗歌的特点、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引导学生读出几首诗歌独特的感情基调与意蕴。在初中所学古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梳理古代诗词曲的不同艺术特点,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比如老师示例让学生赏析“瀚海雪景图”后可以放手放学生用老师教的方法来重点赏析“雪中送别”老师给的思维导图是亮点,如果敢于放手,就可以锦上添花。

四、注意小的细节,让课堂教学更完美

1.诗歌内容的把握不要理解成疏通文意,且文意的“意”老师书写有误。

古诗词的理解和文言文的疏通文意还不能混为一谈。诗歌如果要按照疏通文意的方法,一句一句的翻译,就失去了诗歌的整体美。诗歌整体上把握诗句的内容,理解大意即可。

2.PPT最后一页,不要写“感谢聆听”,可换成“谢谢指导”“感谢倾听”“期待再次相见”“感恩遇见”等。说课结束时也不能说“感谢聆听”。徐卫逢老师的表达是正确的:“我聆听了余晓芳老师的课”。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聆听”是“敬辞”还是“谦辞”?

3.我们的教材是统编版,不是部编版。

4.说课过程中的环节不能说“说教学的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可换成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我班学情,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采用了XXX学习方法和XXX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我用XXX导入,旨在······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看法,再次感谢余晓芳老师的精彩展示,期待水寨乡中能在秦校长的带领下,凝神聚力、奋力拼搏,决战2023年中考,再创佳绩!

你可能感兴趣的:(【毓秀红林】||寒冬中的温暖之约——叶县教研室初中语文线上听评课活动水寨乡中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