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火器对决,为什么明朝军队会输给满清铁骑

很多人在读明清历史的时候,常常会感到奇怪:明朝军队的武器,都是很先进的,可当年为啥就败给了在各方面都落后很多的后金呢?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事实上,当时的满清八旗军最强的,居然就是明军最自豪的优势:火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发自App

  明朝的火器生产,不管是研发力量还是生产规模,都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可自打张居正去世、万历皇帝亲政开始,造火器这事儿啊,就变得越来越水了。明朝这套生产体制,有个大毛病,就是部门太多,相互制约也就多。比如说当时有一种武器,叫做鲁密铳,号称 “又远又毒”,万历二十五年就研发成功了,万历皇帝亲自拍板拨款。可一旦牵扯到具体的制造过程,为了到底是谁说了算,又开始各种吵,工部、户部、兵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互相猛掐。最后吵得这个鲁密铳的发明者都受不了了,主动上书,请求停工。这好好的一个先进武器,被群狼争肉、互相扯皮,就这么着给扯没了。

  同样扯皮的,还有明军的火器训练。军队里好多人员都缺编,在编的也都不训练,使得这个所谓的强大火器,成了“样子货”,真上了战场,马上抓瞎。

  最扯的是,从万历中后期开始,这明军的军费也是一缩再缩。不单火器的产量大减,质量也瞎糊弄。甚至有些军队,一拿到朝廷发的火器,就先倒手卖掉,再拿换来的钱,请工匠造一些质量好点的。更要命的是,朝廷造的这些火器,大多数火器兵,居然从来都没用过,临到打仗了,还得加班加点地现练。哪有不败的道理?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满清八旗,他们的火器水平咋样呢?首先,因为明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太差,大多数火器也都被缴获了,八旗就照着这些火器的样子进行仿制,军队的训练也抓得很紧,所以很快就有了技战术水平很高的火器部队。

图片发自App

  比如天启年间,打辽沈战役的时候,射术精良的八旗火枪兵,用火器战车当掩体,一面冲锋一面射击,对明朝擅长火器的川浙军团,造成了极大的杀伤。而接下来的辽阳大战,明军的火器部队更是惨败,一场战役下来,只活了七个人跑回来。\n那么,看上去处处都落后的八旗军,为啥火器用得比明军还要得心应手呢?这是因为,在后金所管辖的抚顺清河地区,从嘉靖年间起,就是明朝火器的生产基地,而且矿产资源十分充足,工匠和技师也多,所以努尔哈赤一起兵,相当于全捡了现成的。但这些因素还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其实就俩字:效率!后金的火器都用到了刀刃上,个个还都是杀伤力特别强的硬家伙,再加上他们对火器兵的训练也很严格,而对那些归降来的明朝火器兵,如果你练得好就有赏,打仗立了功更有重赏。这么一来,后金的火器杀伤力,自然也就跟着节节飙升了。

  清军在火器使用上,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拥有神机营的明军,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1621年,天启元年,清军攻击辽阳。八旗军来了700人,带着火器,明军出动了1000火器手,双方这次是纯粹拼火器。清军一开始施放了2轮火器,其实都是虚发,没有弹丸。明军一个人都没有损失,一看就开始冲上去了。结果在20-30步的时候。八旗军火器全开,一次轰击,明军1000人,就只剩下了7个人幸存。

  其实这和18-19世纪英军战术类似,英军也喜欢等着对方开枪,而自己就一枪不放,就是抗到对手走到50米距离,所有火枪一起开火。基本上一次这样的齐射,就能轰垮对手。而明军喜欢搞三段射击,还远距离射击,结果一没准头,二没威力,八旗军推着车一冲击就垮了。光是在萨尔浒战役,八旗军就缴获了至少2万件火器,而这2万件火器再加上白刃战战果,也只是杀死八旗军200人。

图片发自App

  明军一看这样可不行啊,所以从天启年间起,就痛下决心,从国外引进了新火器“红夷大炮”。效果立竿见影,憋屈了好久的明军,终于凭这款新型武器,重新确立了火力的优势。但是有意思的是,真正体现出明清两家军事差距的,恰恰也是这红夷大炮。怎么回事呢?明朝是去澳门买大炮,一共买来三十门,可到了北京却又被扣下一大半,拉到前线的只有十一门,效率低又不能物尽其用。到了崇祯年间,朝廷决定自主生产红夷大炮。结果为了在哪建厂的事,又吵得不可开交,闹得崇祯皇帝改变初衷,决定只在登州生产。那后金皇太极这边呢,一直在重金悬赏找能造出这红夷大炮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崇祯四年,找到一名汉人工匠主持,造出了仿制版的红夷大炮。紧接着就开始大规模建造,投入战斗,没有一丝扯皮。

  再看明朝这边,登州发生兵变。当时在登州主持火炮开发的,是巡抚孙元化,他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火器大师。身为巡抚,兵变这事他难辞其咎,但人才难得啊。所以当时就有好些有识之士出来呼吁,说给孙元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但是崇祯皇帝哪能听得进去这个,最终还是把孙元化给弄死了。这就相当于,之前明朝开发红夷大炮的所有成果,又被崇祯皇帝给亲手废了。本来拥有世界顶级火器生产技术的大明朝,就这样被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

  

到了皇太极时期,清军建立了专门的全部配备12磅欧式加农炮的重炮兵部队乌真超哈!全部一个规格的重炮,从松锦会战一直到入关,例如扬州炮战,清军重炮群每天开炮4000-5000发,其重炮轰击密度为中国古代战争之最,明军根本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火器部队。

  历史的吊诡就是,这种事在清朝末年,又一次出现了:曾经拥有过世界先进军火装备的清军,面对甲午战争时期的日军和后来的八国联军,同样是溃败。这两段相似的历史,其实就印证了一句老话,那就是,决定战争的,最终还是使用武器的人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火器对决,为什么明朝军队会输给满清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