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疆梨
“我从2005年喜欢周杰伦,到现在已经15年了。这次听说周杰伦要去麦田音乐节,真的比吃了屎一样难受音乐节我也去过 我也挺喜欢那个氛围。但是我觉得周杰伦去音乐节和那些所谓的音乐人一起就好像科比和街头混混打街篮一样。”
这是最近看到的一个还比较令人挺震惊的观点,这位自称为周杰伦的”粉丝“把周杰伦比作音乐届的”科比“,而把其他的音乐人比作”街头混混“。除此之外,这位“粉丝”还觉得周杰伦去音乐节很掉价,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显然,这种结论错误得让人啼笑皆非,他既没有看清音乐节的魅力,也低估了很多音乐人的实力。借这个机会,圈圈君想要和大家探讨一下现存的一些关于音乐节的误解。
音乐节的本质是否是一场拼盘演唱会?
对于周杰伦这样的顶级艺人来说,观众更愿意接受的现场演出形式或许是个人演唱会。因为在很多人的概念里,音乐节是一场拼盘演唱会,但事实上,音乐节和演唱会的内核和本质却有着根本的区别。
先来看音乐节的诞生。事实上,最早的音乐节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当时是为了记念德国的作曲家韩德尔,而专门举行的。后来,韩德尔音乐节就开始连续不断地举行,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所以,一开始的音乐节是为了发扬某一杰出作曲家的作品,而举行的连续性演出。其特点是将持续数天,或者是更长时间的一种更具有艺术性、可以狂欢的聚会。
然而演唱会就不具备这样的聚会和节日的属性。
当然,在表现形式上拼盘演唱会和音乐节的音乐演出部分有着某种类似,都是由不同的音乐人组合完成演出。但是其中的区别还在于,音乐节会为了整体的调性和音乐节的可看性,而选择具备相同风格的音乐人进行演唱,比如迷笛音乐节主打摇滚阵容,仙人掌音乐节主打独立音乐,还有其他诸如嘻哈音乐节、电子音乐节这样更细分的音乐节,而这些是拼盘演唱会所没有办法保证的。
除此之外,音乐节可以传递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一场演出,而是包含其他更丰富多元的现场体验。比如诞生于音乐节的“开火车”、“跳水”等众多狂欢体验,它只能适用于这样的现场文化。再比如,现在的音乐节都想要努力地突破只能“听音乐”的局限,而想要往吃、喝、玩等其他领域发力。
像简单生活节,虽然它以音乐为载体,但它更多的是要引导消费者往休闲、娱乐这样的方向靠拢。而此前云南的泼水音乐节,也是将当地的风俗文化融入到了音乐节的体验中。所以,音乐节是一场音乐+的休闲娱乐活动,而演唱会是一场纯视听的现场体验。
归结起来,就是演唱会更具音乐性,而音乐节更具娱乐属性。
音乐节是否是独立音乐人的专属?
或许在一部分的认知里,音乐节是独立音乐圈的专属娱乐活动,其实不然,现在的音乐节不仅有众多头部艺人,就连偶像也是其演出的常客。
熟悉音乐节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通常音乐节都会安排一位比较大的“咖”作为压轴嘉宾登场。而这样的大咖一般由独立音乐圈的“大佬”,或者是流行音乐圈“元老”组成,比如最近的麦田音乐节北京站的周杰伦和蔡依林,又或是BBF比特节拍音乐节的两位压轴嘉宾:华晨宇和汪峰,除此之外,像田馥甄、方大同这样的流行歌手也都是音乐节的常客。
更有意思的现象是,如今连偶像歌手都已经多次站上了音乐节的舞台。比如今年5月份的2018京东氧气音乐节就曾请来了偶像练习生的朱星杰,此前的咪豆音乐节也出现了偶像男团——乐华NEXT的身影。所以对音乐节来说,想要让票房最大化,势必会出现这些拓展现场音乐受众画像的举动。然而,如何调和气质和调性毫不相关的艺人粉丝,则是音乐节需要动脑筋思考的问题。
所以,尽管独立音乐人是音乐节的主力,但现在的音乐节都在想往多元化与差异化发展的方向上挤破了脑袋,未来的演出阵容势必会出现更多的花样和可能,唯一能肯定的是,音乐节,真的不是独立音乐人的专属。
参加音乐节会让头部音乐人掉价吗?
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一下无处不在的鄙视链,这个无形的链条真的是存在于各个圈层,大家互相看不上,所以又如何谈得上谁掉了谁的价?
就像这次周杰伦去麦田音乐节,偶尔有极端的杰伦粉丝会认为,像周杰伦这样的身份和地位的人,就该专心写歌开个人演唱会,为什么要和别人挤在一个不算豪华的舞台上,面对一部分可能不是粉丝的人?
然而对部分音乐节的粉丝来说,音乐节会不会因为周杰伦的参与而导致氛围突变?本来开心的蹦迪、跑火车是音乐节的风格,但突然来一场全体大合唱音乐节就变演唱会了?风格会不会太跑偏?会不会让音乐节太掉价?尽管以周杰伦这样的国民度和观众缘,应该期待大过于不满的,但总有一些音乐节的粉丝会持有怀疑态度。
所以就算这个人是周杰伦,这个鄙视链一直都会存在。况且音乐节上的很多音乐人真的也是足够优秀,多听听不一样的音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而音乐节的本质就是一场关于音乐的庆祝与狂欢,玩儿就对了,现场体验也只有审美的差异,没有高度之分,就别让那么多的鄙视链阻碍了音乐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