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下,做自己的职场资本家系列之:人力资本

"你可能躲得过疫情,却逃不过失业和裁员。"网络上的一句扎心评论,获得的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惘然若失。大家都在说,2020年很难,连资本都在过冬,作为个体,如何立足?积累提升三大资本,成为自己的职场资本家,不但可以为职场保驾护航,还能扶摇直上。

根据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管理学杰出教授、前美国管理学会主席 Luthans 等(2004)的观点,个体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由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共同构成。 其中,人力资本重点关注的是个人的知识技能等与 “你知道什么”相关的问题,社会资本关注的是外部关系网络的规模及结构等与“你认识谁”相关的问题,而心理资本则关注个体是否具有积极心理状态等与“你是谁”相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三种资本都是可以被测量、开发和管理的,而非一种难以改变的个人特质,这就为我们个人发展、建立竞争优势提供了路径。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样一个VUCA的时代,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职业通道是努力时的选择,也是有选择的努力。随着平台战略和平台经济、激活小微个体的发展,职业通道的外延正逐渐走出一家企业的框架,变成个体能够主动去跨越单个的企业、全面筹划的一件人生大事。

作者吴静女士现任职于世界500强法国液化空气公司,担任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负责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和领导工作。她曾在西门子、贺利氏、固特异等500强企业担任东北亚区人力资源总监、中国区人力人力资源总监、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等高级职务。

除了担任资深高级经理人和高管团队成员的丰富实战,作者在专业上的追求也未曾停止,现为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候选人,因此对职业的发展、进阶有独特且深刻,并能落地实操的见解。

在这本书中,作者也对三大资本有较多的阐述,我们将分为三次来交流。

一、何谓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指的是“个体具备的教育、技能、工作经验、培训,也相当于个体的素质”(梅耶尔等,2016)、“个体的教育、技能、经验和培训,代表了个体对组织的贡献”(索曾等,2016)。

摘自本书

通俗来说,人力资本就是个人本领,如教育背景是“985”大学、“211”大学,还是其他院校;专业在近年来是热门的还是冷门的;过往工作单位是著名的500强企业、富有潜力的新兴行业企业,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工作经验涉及一个行业还是跨越不同的行业;工作表现是优于常人、中规中矩,还是不尽人意;特长爱好是琴棋书画还是甩牌搓麻。

“资本”原是经济学的一个常用术语,最初只局限于能够带来预期收凎的物质资本。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舒尔茨率先突破了“物质资本”的局限,提出个人对于教育、职业培训、保健以及迁移的投入都是一种投资,这和投资的结果形成了“人力资本”,人カ资本能为其拥有者带来经济上的回报。人力资本是指蕴涵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包括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済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等各种要素。它与物质资本的最大差别在于人力资本不能与其所有者分离。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使个人更好地把握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

网上有个很知名的段子:

听说你们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

是的,我就是那条龙。

每每分享这个段子,现场必定一片笑声。如果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扪心自问:我现在是组织/部门里的那条龙吗?如果能欣喜入睡,那么恭喜。如果不是,警钟要敲响了。

来自《掌控关系》

前几天在分舵的学习爱好者群里做了上述小讨论,大家意见出奇的一致,开掉能力最差的“傻白甜”,理由是:这样的人留在团队很讨厌,工作交给TA,不放心,可能完成不了或者出状况;不交给TA,团队其他成员会有想法,慢慢的都会选择少干活,宁愿做能力差的那个。

所以,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让自己成为专家,成为那条龙,然后再吐槽“万恶的领导/老板”对我们的极尽利用。如何做呢?

至少有三条路径可以供我们去尝试:1、成果型专家,2、研究性专家,3、榜样模范人物。

二、实施路径

1、成果型专家

what?我没有什么成果啊。

这是我带拆这个片段时,伙伴们的第一反应:我太普通了,甚至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Loser,哪来的成果?

大概一个月前,深夜回家的我发现车子点不了火,打电话报保险公司来拖车去修理厂。又饿又困的在黑黢黢的停车场等了2个多小时,拖车师父一来就点火成功了:启动时要踩住刹车,这是常识啊。常识?

我那时候的不可思议就跟现在大家的诧异是一样的。我们花钱向别人学习、请教过什么呢?改简历、思维导图、阅读、写作?还有育儿、理财、收纳,甚至,手机贴膜。

生活这条河流里,总有人先行一步,呛过的水、淌过的浪,这些都是经验,我们受过教训,也获得了意义和价值,这些也正是其他人所没有的。我们愿意付出一些代价去得到一些解答,避免走弯路,同样的,别人也是这么看待我们的。

想想,别人向我们请教过什么呢?这些请教的内容里面,是不是就是我们可以继续积累沉淀,有更多成果体现的呢?

2、研究型专家

我们去医院看病,专家一定是得过那个病的吗?显然不是。

图片来自网络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简直是职场的圣经之一,可史蒂芬.柯维博士不是在上学就是在教书,根本没跨入职场,可他坚持在教学的同时深入研究领导力、组织行为,最终形成的研究成果超越了商界的应用,惠及到整个社会的各个人群之中。

成为研究专家有这样一个大致的过程:选择并研究人们认为有价值的话题,采访其他专家,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然后将成果出售,供别人学习,帮他们改善生活。理解这一点后,我们就会发现无数个值得开拓的领域,只要研究的足够透彻,就可以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也可以选择想帮助自己或者别人的领域,然后精通这个领域。

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让大家钻研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者通过百度搜索一些资料,假装自己是专家。相反,是因为愿意脚踏实地、投入心血和精力去钻研,诚恳的用心的去服务他人。

在走向研究型专家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看不懂的天书”,会遇到很多超越我们本来认知的新世界,不必恐慌或者担心别人不信任我们,毕竟,专家也都是从学生开始的,而且也会一直在向他人学习着。

3、榜样模范人物

为什么老人就不信医生的,而是听三姑八姨的?李佳琦不是对口红最在行吗,怎么连平底锅也要跟着他买呢?因为人们会倾向于听从、跟随自己喜欢、信任、尊重、仰慕的人。

再比如,为什么很多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保健器材的都会努力建议跟老人之间的熟悉、亲近关系呢?照顾起居,投入大精力陪伴左右,就是为了获得对方的信任。这种信任,是一对一之间建立的。

还有一种信任,是无心栽树柳成荫式的“建立影响力”,网络、社群的发达,使得每个人都有分享、呈现的平台和机会,做个好人,做个有正向影响力的人。比如能坚持早起、自律,慢慢就有了影响力,其他人就会倾向于跟随。

当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时,我建立了对这条路径的信心。上个月分舵有个伙伴找到我,想让我帮她做做职业生涯规划,因为她当下感到迷茫、恐慌又困惑。我虽然一直做人力资源工作,也会经常跟同事、朋友聊到职业发展,但真没有正儿八经的以“职业生涯规划”的“项目类别”开展过,可她很希望能当面交流,我抱着陪伴她,帮帮她也锻炼锻炼自己的想法就上场了。在近3小时的交流中,综合运用倾听、家庭图谱回顾、内在小孩、提问等多种方式,结果打开了她的思维,她自己内心的智慧浮现出现,满足又愉悦。

三、成长办法

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育资本、技术与知识资本、健康资本以及迁移与流动资本等是其主要形式。技术与知识资本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它是主要通过专业业学习、在职培训以及“干中学”等途径取得的。

受益于在校教育和个人IP的繁荣发展,使得我们有非常多的学习成长的选择,开卷固然有益,却也有一个误区:我干的这份工作本身,是没有成长学习的。上上周周六,分舵训练营中一个伙伴小A无意提的一个问题引发了临时的“私董会”,从她的故事中可以见微知著。

就职于银行系统的小A有个烦恼:她升职了,但是工作变多了变复杂了,而且路途远了,路上单程要1小时,这使得她不像以前那边有较多的精力投入到“个人成长”中,各类在线学习的打卡、作业、互动等都有力不从心之感,群内的伙伴又很好心的鼓励她,不能放弃个人成长,要保持高质量的学习。

多好的A1(过往的经历或案例)啊!拆书帮八大问走起来,先来进行“前因后果”:

拆书帮版权

经过热心的学习爱好者们有逻辑有目标有组织的追问,不到3个回合,小A就从一开始的奋力解释到“我明白了”。

明白了什么?小A正在的问题是她在新岗位上力不从心,还没能胜任,不能轻松驾驭,又给了自己一个美丽的未来规划(幻想):银行系统这种枯燥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我只是靠着这份工在养活自己,我真正的目标是要个人成长,等我厉害了之后,我就(诸如头也不回的炒了行长鱿鱼之类)........

可能吗?将一份按时发薪、让自己升职的工作早早的就定义为“没有意义、没有前途”的临时工?只是去追逐所谓工作八小时外的个人成长?学习固然是好的,那是为了什么呢?按拆书帮“功利性的成人学习理论”:成人学习的知识都要转化为能力,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现在做的所有的学习成长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现在正在做的工作岗位就是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契机,去思考去解决,本身就是在成长,抱着临时工的想法,真正是劳心劳力,努力到感动自己,却很可能没能成为超厉害的个人IP,就被HR约谈了,毕竟,企业是资本啊,资本不是做慈善给我们做备胎的。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A1引发了讨论,更引出了A2((规划应用):成长的方式千万种,不变的是初心“我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目标而学习”。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职业复利曲线”:

在职场中,前期人力和人际关系的积累都会在未来给我们带来回报,职场人从中收获的不仅是工资和经历,还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得的未来收益和发展空间。职场人的收获如同复利。

对此,非常非常的认同。作为HR,都会知道一个35岁魔鬼线,尤其是女性,过了这个年龄,就业、升职都并不容易,所以曾经有想法:一定要在35岁之前找一个可以退休的工作。实际上这两年学习、成长后,反倒不恐慌年龄,常常还有:老夫聊发少年狂,或者“有意识的在职场拼搏才刚开始”的期待。

但我不会停下脚步

不在意到底是前浪还是后浪,怀着一颗想浪的心,逐浪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本寒冬下,做自己的职场资本家系列之: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