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第一次谈话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话说战国时期,战乱纷纷,强国吞弱国,大国吃小国,这样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家时常连饭都吃不上,又兼有时发生水灾或其他天灾,说那时候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一点都不为过。本来那时的环境就已经够乱了,更加上那时候人们常常为了利益,上演着一幕幕“子杀父,臣弑君”等的伦理悲剧,社会可谓更加的动荡不安了。

在这样的乱世当中,我们的主人公孟子登场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看到社会重新安定繁荣起来,孟子只有周游列国,游说当时的国君实行仁政,重视民意,从而“王天下”。

本篇是《孟子》中开章的第一篇,下面我就开始介绍这一篇的故事了:

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有一天,他来到了梁国,经过了一番介绍,他见到了梁国国王梁惠王。

梁惠王接见了孟子,一开口就不客气地问:“嘿,这位老头!你大老远跑来见我,将要对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吗?”

孟子不卑不亢地回答说:“大王何必总是想着利益呢?说实话,我并不能给您的国家带来任何利益,我能带给您的,就只有仁义的治国之理而已。”

孟子略停了一下,又接着说:“如果大王只是关心能为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大夫只是关心能为我的家族带来什么利益,底层官员和平民百姓只是关心能为我自身带来什么利益,国家上下关心的只是利益,那么国家就非常危险了。”

“为什么呢?”,孟子接着说:“大王难道没看到现在社会的乱象吗?在万乘之国弑君篡位的,必然是千乘之国的国君;杀千乘之国君主的,必然也是百乘之家的主人。反过来,万乘之国攻取千乘之国,千乘之国攻取百乘之家的现象,就更是多不胜数了。”

“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孟子接着说:“造成这种乱象,根本原因在于大家都将利益放到前头,而忘记了仁义的道理了。为了自身的欲望,为了利益,社会上只要见到了有利可图,就一定要把利益搞到手才能够满足。因此,就发生了很多‘不君不臣,不父不子,不仁不义的’的社会乱象。”

“那应该怎么做呢?”,孟子激情昂扬地说下去:“那就应该要推行仁义,实行仁政了。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哪位仁人会抛妻弃子的,没有听说过哪位义士会谋朝篡位,背叛君主的。所以说应该更关心的是仁义和仁政,不要总是想着利益。”

最终,梁惠王一时也想不出强有力的理由来反驳孟子,大家就散了,孟子和梁惠王的第一次谈话就到此为止。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把第一个故事翻译出来了,哈哈。而上面的翻译并不是完全对着原文直译的,中间自己脑补了一点场景,因为我觉得这样读古文会更加有趣。

好了,接下来就要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了,文中孟子主张的仁证,在当时来说,确实是切到了那时社会之痛,孟子希望那时候能够出现一个宽厚仁慈,不但自身修养好,而且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家族,然后能够对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实行仁政,最后能够把仁政推行到全天下,这样就能够天下太平,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了。这样的主张在当时来说,可谓是非常正确的,也是那时的时代所需。

但是,如果现在来看,这也只是将希望全托付于一个人(某位君主)身上,或一个君王家族身上。历史上,周朝的存续时间够长吧,《三国演义》经常提到“兴周八百年的张子房”,但是过了几代圣人治世后,难免出现文中所说的各种社会现象,最后也只有通过战争流血,牺牲无数人的生命,强并弱,大并小,才换来一个全新的王朝,而新的王朝也同样重复着发生着相同的佛家所说的“成住坏灭”的过程。那孟子这样的仁政主张,虽然能解决一时的问题,长期的制度问题还是照样存在!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子见梁惠王--第一次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