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中生之第一百一十一天

今日开学第一百一十一天,上课第八十九天。

又逢周一,新的一周又开始了。早早起床烧水做早点,简易三明治加脆皮面包。三明治是两片粗粮吐司中间夹一个煎蛋核桃碎,脆皮中间挖小洞,倒入核桃碎。她爸发的安徽援疆核桃就被我炒饭,炒面,煎饺等,挥霍的差不多了。小李对于坚果没有执着的感情,只好换着花样做。还是那句老话,读书是她的事,我负责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中午我在炒菜,她爸回来了。聊起妹妹进房子,顺带聊起有关妹妹其他的话题。众多姐妹中就数这个妹妹最小,也是看着她长大的。早些年叔叔婶婶总是吵架,给妹妹的婚姻观带来很大的影响,她的婚姻观念里没有所谓的长长久久。其实说白了,她看的很透彻,谁又能保证谁的婚姻一辈子安安稳稳呢?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小妹,聪明上进外向开朗,长相清秀,工作又稳定,我们就对她最大的期望就是找个好婆家,找个好男人,不求大富大贵,只愿平平安安,衣食无忧。看着她为生活各种算计,我总是想起多年前的那一幕。我在阳台上摘菜,告诉她在家做饭要节约很多,她不解的说:“姐,你天天爬起来就是各种精打细算,生活过成这样有什么意思?”我既惊讶又无奈,“你啊,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彼时她才刚出校门自然不能体会生活的艰辛,我和她爸都来自农村,祖上以务农为生,双方家境都不太好,属于那种经济上还要倒贴回去的八零一代。若是可能,谁愿意天天睁眼就为钱发愁?可如今,她在有意无意中走了姐姐的老路,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我们又能说什么呢?即便我们内心一千一万个不舍,也只能闷在肚子里。现在每每提起她,听见最多的都是讲她“做家”(意思是过日子会精打细算),我心里就会难受。她爸提醒我,少管别人家事,尽管油烟机在轰轰的响,但这句话就像刀子一样猛的戳进我心中,突然间疼的不得了。想想他们家时不时的那一堆破事,都是他一个人在管,我小妹怎么就成了别人家?于是我很不客气的冲他一吼:“你才是别人,在我这你还不如别人。”她爸没想到我反应这么激烈,本就不是省油的灯,这下也嗓门大起来了,说什么以后不要怪他没提醒之类的话。正在我一言他一语的争着,小李回来了。看我俩那姿态,就知道肯定吵架了,于是撇撇嘴,不以为然的问:“这又是怎么啦,好端端的又吵啥呢。”我没吱声,她爸连忙堆着笑脸讨好的说:“没吵架没吵架,就是在讨论问题呢?”“那你给说说什么问题?”小李问道。于是她爸立马以特委屈的口气,明面上听起来像是在阐述问题,实际上在控诉我的种种罪行。而我吃着我的饭,不搭理他们,我才不削于跟他一样卖惨,以此来博得小李的同情,从而寻求她的支持。最后小李总结性的说:“爸爸,你好像没错,可我妈妈也没有错啊。”然后她爸夹点菜去阳台吃了。

随后我们开始我们的日常聊天,她边吃边笑着说:“妈妈,我跟你讲啊,我同桌都烦死了。”“为啥?”我不解的问。“他说左边是蒋勋,右边也是蒋勋,你们就那么喜欢蒋勋吗?”原来她讲的是傍晚的课外阅读啊。之前我常常在家听蒋勋的音频,经常做饭的时候听,小李那会念初中,回来时总是能听见那低沉有磁性的声音,我称那声音为魔音,听了会上瘾。所以她对蒋勋的声音自然很熟悉,加上前段时间考语文,考了《蒋勋说唐诗》,估计是没答出来。后来我买《池上日记》的时候,她买了本《蒋勋散文》,近期的课外阅读就是它了。其实长期的阅读是有影响的,以前她喜欢东野圭吾,我常常跟她讲余秋雨的散文,现在开始慢慢喜欢余秋雨,喜欢蒋勋,喜欢余光中,喜欢一切轻松优美的散文。而我有空也会读一读东野的书,如《解忧杂货店》。我喜欢看她在书店流连忘返的样子,喜欢看她安静阅读的样子,喜欢看她低头沉思的样子,喜欢她和我就书中人物情节讨论时认真的样子。虽然有时意见不一,偶尔也会争论不休,过后想想这些都是很有趣的事。

到点她开始午睡,到点我叫醒她,她走了,我还在睡。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有高中生之第一百一十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