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8.1.15-1.19《三国志》(每日思考)

一、2018.1.12思考:古人要历史书有什么用?

答:简言之:最初是实用的的档案,后来成为政治的附庸。

沿着古人的历史观一路探寻过来

1、原始状态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高度实用性的档案。

(比如,借据、盟约、册命、封赏、人口普查的数据、大家族嫡系子孙的出生记录、占卜记录、打仗的功劳簿、祭祀的规格登记、征兵和征税……)

2、档案记录人员真的没有让后人以史为鉴的意图。

(比如《春秋》的第一年,只有一句话“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3、但后人总喜欢根据这样的历史档案寻根溯源,凭着脑补来追怀往昔的各种美好。

(“今不如古”的思想,在任何时代都存在的。)

(所以秦始皇焚书的时候特意烧掉了各国的历史书,让那些借古讽今的人从此没了本钱。)

(后来的朝代不焚书了,但总还是用编史书的方式,告诉大家旧时代是如何的坏,新时代是如何的好。)

(史书还要告诉大家的是:虽然朝代更替了,但“正统”依然延续,新时代是一个正统朝代,大家都要安心过日子,不要对改朝换代大惊小怪。)

4、历史的现实意义就这样出现了,无论毁掉历史,篡改历史还是保存历史,都是为了安定人心。

——档案学变成了历史学。

(所以历史学是政治学的附庸,要以政治正确为导向。新王朝会用“三统”、“五行”这些理论给自己正名,说五行轮流转,转到新位置了,所以才发生了改朝换代的事。)

5、及至后来,当历史的经验教训已足够多,无论是国家兴衰还是个人发展,都提倡要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所谓“以史为鉴,鉴古知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6、站在今天的我们,回望两千多年的历史,会总结出:历史既会开阔人的眼界,也会束缚人的眼界。

(开阔眼界,是让你不仅仅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束缚眼界,是因为它不会给你无限的可能性,而太有限的可能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人的想象力,这是一种无形的“历史包袱”。)

7、开阔眼界?束缚眼界?孰是孰非,还要取决于我们站在哪个角度。

(站在千年之后来议论历史是容易的,但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当代的、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我们又陷入茫然,那就一定会希望有历史经验可以参考。)}

二、2018.1.15今日思考:当你弄清楚这些背景之后,就会发现编修历史书是一项高危工作,稍不小心就会犯下严重的政治错误。尤其对于三国这种历史,魏、蜀、吴三足鼎立,如果让你来写,到底把谁写成正统呢?曹丕的传记要不要算“本纪”,如果算的话,刘备和孙权的传记又该叫什么呢?如果都叫本纪的话,那就违背了正统理论,如果把它们都算作割据政权,那就意味着正统在三国时代断绝了,这也不对,因为这就不方便解释三国之后的晋朝的正统性。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这就是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

答:1、尤其对于三国这种历史,魏、蜀、吴三足鼎立,如果让你来写,到底把谁写成正统呢?

——魏是正统。

(作者陈寿原是蜀人,但后来又做了西晋的官)

从名义上说,汉、魏、晋三朝一脉相承,如果要确保晋的正统性,就必须承认魏的正统性,而承认了曹的正统性,也就意味着必须取消蜀汉和东吴政权的正统性

2、曹丕的传记要不要算“本纪”,如果算的话,刘备和孙权的传记又该叫什么呢?

——曹丕的传记算“本纪”。

——刘备和孙权的传记叫“传记”

(而且《蜀书》的开篇竟然还不是《先主传》,而是在刘备之前拥据四川的刘焉和刘璋的传记。这种非同寻常的写法,就是为了让蜀汉“去正统化”。)

三、2018.1.16今日思考:那么,三部书是如何变成一部的呢?明天再讲。你可以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正统皇帝的空缺与否和孝道有什么关系?

答:1、三部书是如何变成一部的呢?

——早在晋朝,已经有人把这三部书合称为《三国志》,但大约要到宋朝以后,三部书才合刊成为一部《三国志》,整个归入正史系统。

(这是因为只有时间隔得久了,当初很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才变得不那么敏感了。)

2、正统皇帝的空缺与否和孝道有什么关系?

——孝道是儒家最高意识形态准绳。

——在古代世界,皇帝是天子,顾名思义,是天的儿子,所以应该孝顺上天。

——如果天下全是不合法的割据政权(没有“正统”),那就意味着上天没了儿子,也就没有人来祭祀上天了,天就会“挨饿”了。所以,让上天得不到祭祀,这是最大的不孝。

——正统皇帝(天子)的空缺就这样和孝道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四、2018.1.17今日思考:读《三国志》,有两份参考资料是必备的:一个是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释,一个是“前四史”当中的《后汉书》。《后汉书》记载后汉的历史。我们知道,刘邦建立汉朝,然后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新朝很短暂,刘秀又恢复了汉朝。为了区别,刘邦一系的汉朝称为前汉或西汉,刘秀一系的汉朝称为后汉或东汉。后汉之后就是三国,也就是说,从书的内容来看,《后汉书》要排在《三国志》的前边。但是,《后汉书》写曹操阵营里的历史,忌讳反而比《三国志》更少,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

答:1、虽然从朝代顺序上看,《后汉书》之后才是《三国志》,但从写作时间上看,《后汉书》比《三国志》晚了大约一百年。

2、而且在范晔写《后汉书》的时候,晋朝已经亡了,时代进入南北朝,范晔是南朝刘宋时代的人,比陶渊明还小四十多岁。

3、一百年的时间,再加上朝代的更迭,陈寿时代的很多敏感问题到了范晔时代已经不再敏感了。

4、而陈寿见过的史料或者档案到了范晔时代还保存着很多,所以《后汉书》处理三国年间的历史和人物往往比《三国志》的忌讳更少,客观性更高。

五、2018.118今日思考:接下来,你可以从时代观念的角度重新想想三国历史上的两大著名公案:(1)蜀国的综合国力明显不如魏国,诸葛亮为什么多次兴兵北伐?(2)魏延提出用奇兵出子午谷偷袭魏国腹地,诸葛亮为什么不同意?

答:(1)蜀国的综合国力明显不如魏国,诸葛亮为什么多次兴兵北伐?

1、 因为北伐首先打的是政治仗。

2、刘备父子的蜀汉政权在四川并没有稳固的根基,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中兴汉朝”这面旗帜的正义性。

3、如果关起门来过安安稳稳的太平日子,那就意味着合法性的消解,意味着蜀汉皇帝无非是个割据军阀。

4、一旦合法性消解,内忧马上就会严峻起来,任何臣民都不再有效忠蜀汉政权的义务。

5、刘备败死白帝城之后,恰恰又是主少国疑的状态,内忧其实远比外患来得迫切。

6、如何平息内忧,对外作战是最经典的办法,诸葛亮必须努力标榜蜀汉政权的正统性,这当然需要讨伐“汉贼”。

(7、打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了一个绝对充足的理由来使全国进入紧张状态,而只有在紧张状态里,才方便用非同常规的手段调配人手,重新部署人事结构。)

(2)魏延提出用奇兵出子午谷偷袭魏国腹地,诸葛亮为什么不同意?

1、简言之:这是诸葛亮的不得已。

2、 还是上面提到的,因为北伐首先打的是政治仗。

3、政治就是:在所有人面前,坚持宣称蜀汉政权是“正统”的。

4、为了标明自己的“正统”,就必须高举“中兴汉朝”这面旗帜。

5、为何要高举“中兴汉朝”这面旗帜?——(上面讲过的)刘备父子的蜀汉政权在四川并没有稳固的根基,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中兴汉朝”这面旗帜的正义性。

6、当我们换到政治角度来看这个军事问题,就会明白:既然诸葛亮的北伐是在打政治仗,是在高调宣示蜀汉政权的正统性,那么任何形式的奇袭,哪怕成功的可能性再高,也是不应该的。

3、为何不能偷袭?——底层逻辑源于儒家的意识形态:真命天子出兵讨伐叛乱分子,历来都有一套标准的作战流程,原则上是所谓“有征无战”。这个原则从周礼演变为儒家的意识形态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力。

(儒家意识形态害死人:比如明明偷袭就能成功……)

(儒家意识形态很有用:势单力薄的刘备集团就是利用自己是汉室“正统”的身份,才……)

4、如果诸葛亮用了魏延的计划,“王者之师”的光环也就自然褪色了,北伐战争就变成了两个军阀抢夺地盘的“交战”,而不再是从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上讨贼伐罪的“征伐”。

(5、诸葛亮源于政治上的考虑,不同意魏延的方案,后人有各种误解。

……有人觉得诸葛亮不是很好的军事人才,也有人觉得“诸葛一生唯谨慎”,性格谨慎的人不愿意做冒险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8.1.15-1.19《三国志》(每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