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力是MBA人才必备能力,也是商学院选拔考核的重要内容。六六学社商业洞察系列,旨在收集经典商业案例,培养MBA院校面试者商业洞察力、提升战略格局▎
今年5月份,法国电视频道M6的一档纪录片引起中国网友的广大反响。视频拍摄到亚马逊在法国仓库销毁滞销商品的画面,这种行为被网友骂上热搜榜。
据透露,去年亚马逊在法国销毁的商品数量多达300万件。一年销毁300万商品,亚马逊为何会如此丧心病狂?
高成本压力,亚马逊商家被迫销毁产品
首先要明确一点,亚马逊只是销毁商品的执行者,而并非决策者。所有的销毁行为都是卖家在后台自行申请的,与亚马逊并没有直接关系。
亚马逊一直标榜自己拥有“零库存运转”的优势,这是亚马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然而产品的销量是不可控的,亚马逊只能够通过自己的严格管控来实现“零库存”。
当产品滞销,IPI低于350,亚马逊就会限制FBA的发货计划。同时随着产品在仓库存放时间的增长,其收取的仓储费也会越来越高。
据亚马逊的中国商家透露,亚马逊的存放租金刚开始一平米只需要22英镑(约人民币190元)的费用,到六个月后增加到430英镑,而在一年后更是达到夸张的860英镑(约人民币7500元)。
产品滞销时,其仓租增加了30多倍。商家的产品利润,不足以支付亚马逊的租金。与其放在亚马逊的仓库中,还不如产品退回来。
而海外物流成本很高,从海外退货要缴纳每件17英镑(151元)的退货费,这还是会给商家带来很大的压力。
这个时候亚马逊贴心地为客户提供第三种选择:就地销毁,每件商品只收0.2美元的人工费。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商家都会选择将滞销的产品进行销毁。
虽然是商家被迫选择放弃商品,但是处理滞销商品的权利还在亚马逊手中。除了销毁以外,难道亚马逊就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了吗?
滞销产品的其他解决方案
很多人都会想,这么多的产品被毁实在是太可惜了,为什么亚马逊不将这些滞销产品进行废物利用呢?
我们先来讨论将这些产品进行降价甩卖!
亚马逊的AWS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即便如此仍无法解决供大于求的问题。仅通过降价真的就能够让产品迅速销售出去吗?
如果销售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太久,依然会有高额的仓租费用。
另外,亚马逊每年滞销的产品数百万之多,这些产品的降价已经足够扰乱整个价格体系。这种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场竞争,对其他商家利益造成一定的损伤,还有可能被当作倾销,触犯法律条款!
既然降价行不通,为何不把产品捐给穷人做慈善呢?
首先,数量如此之多产品陆续发出,需要巨额的运费,这个费用不见得比产品本身便宜。
其次,捐赠的过程中存在着统计数据,筛选穷人,派发产品等诸多环节,如此繁琐的管理工作需要耗费不少人力成本。
另外,捐赠的全过程会耗费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仍会产生很大的仓储费用。
最后,法国的法律还要对捐赠的物品征收增值税,这又是一笔不俗的费用!
如此做慈善,竟有这么高的成本,也难怪亚马逊宁愿销毁产品。
如果亚马逊将本该销毁的产品,当作福利发给自己的员工又将如何呢?
把本该销毁的产品,直接分发给本仓库的员工,这个方法在各方面的成本都会稍微低一些,还不会造成浪费,但其本质上与降价甩卖类似。
员工拿到了大量产品后,必然只会保留一小部分,会把更多的产品降价卖出去,赚一点外快。这会对市场上原有的产品造成冲击,形成劣币驱良币的现象。
综合比较来看,销毁反而是最省时省力省钱的办法!
全世界都在销毁产品,这是一种自救之举
亚马逊销毁商品的行为,连英国政府的高官都看不下去了。英国就业和养老金部大臣盖伊·奥伯曼表示:亚马逊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这是不正当的商业行为!
然而,这种“不正当的商业行为”,是商界的常态。
2017年,英国著名奢侈品牌Burberry,销毁了自己价值2800万英镑的服装、配饰和化妆品。
奢侈手表品牌卡地亚和万宝龙,最近两年间销毁了价值近5亿英镑的手表。它们今年回购了近9吨库存,准备把上面名贵的钻石和配件拆下来再把剩余的拿去销毁。
快销品牌巨头H&M也被爆料,从2013年以来已经烧毁了60吨全新未售的衣服。
这些大牌们如此疯狂得销毁自己的产品,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产品过多会丧失“稀缺感”,影响到自己高端品牌的定位。
当年,纽约州的奶农们将牛奶倒入河中也是类似的逻辑。
1931年1月,每100磅3.5%乳脂含量牛奶2.25美元,到了1933年4月降到了每100磅0.99美元。这意味着奶农们已经无法维持奶农的基本生活,甚至面临着倾家荡产。
这个时候将牛奶倒入河中,通过浪费人为地造成稀缺,拉高了牛奶的价格,反而能够让奶农逃过一劫。
真实的经典案例告诉我们,降价带来的结果是价格的无底线下跌,最终导致卖的越多,亏得越多。有的时候人为的进行销毁,反而是一种自救之举。
做好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
很多网友都认为,亚马逊应该把滞销产品送给需要的人,这有利于慈善事业!
其实不然,慈善是一回事,免费赠送滞销品又是另一回事。企业家需要做慈善,但绝对不能用慈善来指导市场。
比如一个商人经营一家餐厅,他为了更多的利润,会努力的把菜做得更好吃,把服务做得更好,对消费者来说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吸引到消费者之后,商人开始开分店,为了让店铺名声更好,商人开始捐款。这片“慈善心”赢得更多的消费者,这时生意会变得越来越好,慈善事业也会越来越大。
以慈善推动事业,用事业进行更大的慈善,这才是正常的商业逻辑。
回想这些年,农夫山泉、百威啤酒、营养快线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活动:每卖一瓶,都给慈善事业捐赠一定金额的现金。
随着它们销量的越来越高,用作慈善的金额也越来越多。如果它们一开始本着做慈善的心去经营企业,结果会怎样?
最后多半是企业倒了,慈善也做不了。
另外,商业带动了消费,它能拉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了就业率,这远比纯粹的做慈善活动强得多。
发现没有,做好商业,比单纯的以“慈善心”推动慈善事业效果更好!
亚马逊销毁商品的行为符合商业逻辑,它有利于企业的经营。但这次事件对亚马逊的企业形象有很大的损失,希望亚马逊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价值,来挽回自己的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