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这样做收获更大

按照我以前学习的习惯,通常是看完一整本书后,将要点总结,写一篇长文。这样做的好处是,知识是成体系的,结构完整。但也有问题,总有看了一半没有看完的书,也总有看完了但没有写完的总结。

一周前,我在微信读书上随便听书,听到这么一句:读一本书如果其中有一个触动你的点就是有收获。我顿时有一种顿悟的感觉(上天有一道光打在了我的头上,哈哈哈)。

不用一定要看完一本书,这就给我松了绑。以前也不是不知道,但对于我这种有完美主义+轻微强迫症倾向的人来讲,没有完整,就有缺失感,而且会自我批评和打击。我的这个公众号文章写写停停,很大部分也是这么造成的。

但问题也来了,为什么只要有一个“触动点”就可以了?

原因在于学习成长权重。

周岭《认知觉醒》第1章第3节 图1-5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有收获,能得到成长。决定我们成长效用最大的是什么?如上图所示,是最内层的改变。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做的只是最表层的学习,看很多书,听很多课,参加很多社群。但学习后没有思考,思考后没有行动,行动后没有改变,也就无法以成长。

如果我们有了“触动点”,往往就能推动我们在学习后,积极思考、行动和改变。就像我这次学到触动点这个概念,我开始思考,在做写文章时是不是也可以只从一个触动的出发呢。所以开启了这一周的更新行动,而持续更新也改变了我原有的认知和写作习惯,获得了成长。

再说说我因为“触动点”的另外一个收获。关于每日复盘或者说每日反思

我曾做过3种类型的每日复盘。第1种是晨间日记,九宫格模式,分为多个项目,然后一一填写。第2种是结合滴答清单项目的GRAS,明确目标,记录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第3种是将滴答清单项目转化为六宫格+GRAS+感恩日记。

每种方式我都坚持了一段时间,但又慢慢都放弃了。从1-3,其实是一个慢慢越来越复杂的过程,追求大和全。这样做就是越做越累,难以有持续的动力。

在听书后,我去看了《认知觉醒》的前言和后记。后记讲的就是每日反思。又再一次说到,每日反思也是只要记录触动自己的地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上千字的深入分析,当然如果没有,不记录也没有关系。不用局限于每日这个词。重要的是持续的反思行为,提高自己的知觉敏感度。方式方法也可以更灵活,可以用电子文档。

因此,我现在做的每日反思的方式是用讯飞语记,有触动点就记录。首次发现了自己的话痨倾向,一天比一天多,今天有超过4000字。这也构成了我写作的素材。

因此,学习不要追求大和全,从自己的“触动点”出发,思考、行动和改变,这样就能收获更大的成长!



《易经》中的易,有三层意思,变易,简易和不易。万物变化生生不息为变易,万物有着可套用的简单规律为简易,最终又有不变的道为不易。对应学习这个事情,不同人不同状态又不学习方式,千变万化;学习又有类似学习、思考、行动、改变的路径;学习的目的是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这样做收获更大)